这是河南省纪委的惰性?还是忽悠?
今天的中国青年网上,有一篇题为《河南省纪委:吃喝问题向内部食堂、农家乐转移》新闻报道(见http://news.youth.cn/sz/201504/t20150402_6558855.htm),其中有这样一段话:【省纪委会同省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组织的30.68万个样本调查统计显示:97.6%的被访者认为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身边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有改进;79.4%的被访者对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感到满意;87.2%的受访者认为目前公款大吃大喝明显减少……】
看了这个新闻报道,我不禁想说:这究竟是河南省纪委的惰性?还是其故意的忽悠?
我为什么要这样说?理由如下:
在这个新闻报道中所说的,河南省纪委这个民意调查的三个数据中,其前后两个数据,就我周围普通百姓的反映来说,大体上是符合事实的。但是,中间这个【79.4%】的数据,其水分恐怕就太大了吧?
须知,普通百姓其所以会觉得这前后两个数据比较符合事实,这自然是由于中央对“八项规定”认真的必然结果。而认真,正是共产党党风回归的一种表现,从而,使新中央的工作作风确有改进。
然而,中央工作作风的改进,并不等于地方党政官员工作作风的改进。否则的话,中央反腐败的工作为什么还在升级而不是降级呢?被查出来的腐败分子的数量人数为什么是还在增加而不是在减少呢?更何况这篇新闻报道的标题中就有着“吃喝问题向内部食堂、农家乐转移”的情节?试想,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使得高达【79.4%的被访者对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感到满意】吗?再试想,在邓小平的“猫论”事实上把“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推向了极致,从而所造成的腐败前腐后继的根源并没有得到起码清算的情况下,许多官员面对中央的八项规定,在很大程度上就很可能只是等待、观望式的收敛,而绝不可能已经达到真正党性的回归。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所作所为,又怎么可能会使79.4%的人民群众满意呢?
所以,我觉得这个【79.4%】的数据,如果不是在调查对象上做了手脚,那就是对数据的制假。而这个毛病正是当前许多官员的通病。所以我才说,河南省纪委这个很不符合事实的数据,是源于对当前许多官员通病的惰性,否则的话,那就是其故意的忽悠。
秦川牛
20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