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洲际经济开发区)人民币经济圈反转美圆霸权

火烧 2010-06-19 00:00:00 国际纵横 1027
人民币经济圈通过实业基础挑战美元霸权,结合亚非拉资源与欧日韩技术,形成不同于金融和军工主导的新型经济模式,引发欧亚金融混战与美元地位动摇。

(洲际经济开发区)人民币经济圈反转美圆霸权  

俄总统最近指出:人民币已是否升值不只是中国的问题了,也是东亚经济圈的问题、也包括俄罗斯……西亚的问题。此前,王建在关于“亚圆”的提议中以欧元对美元霸权的冲击为例,指出1998年以来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产业链所造成的“世界工厂”之势(中国对美国的顺差里包含着中国对东南亚的逆差)。    当前美国金融集团对欧元的攻击是以东亚的美债为后援所取得的(正如英国以亚非拉殖民地为后盾对清帝国的攻击),期间还包括投机基金(高盛、量子)海盗袭击,也包括美国评级机构心理战。考虑到次贷危机以来欧元区的兴起和亚洲美元的大转移,这种金融攻击结合加沙、伊拉克(伊朗)阿富汗—巴基-吉尔斯坦、泰国、朝鲜的市场环境恐慌甚至韩日的颜色革命(金大中-卢武铉,小泽-鸠山),使得欧亚大混战(二战资产对美-金的造成)为美圆赢得了残喘之机。  

人民币经济圈的世界性意义在于它是建筑在世界工厂的实业基础之上的(这是当前中国罢工导致加薪而欧美不能的劳动力(剩余价值)源泉),而这种经济组织因着亚非拉的原材料与欧日韩的生产设备的依托,完全不同于纯粹以金融(偷)和军工(抢)为基础加勒比海盗(正如东非海盗在印度洋的生存之道)。正如阿瑞吉所说,资本的中心从荷兰-英国到美国都随着地域面积的扩大(国家资本主义),而这次(指中国)则是在人口上超越(国家社会主义),新的世界工厂的出现因为有了苏联革命的经验而有了更广泛的亚非拉统一战线。  

《东亚的复兴:500、150、50年》(美日合著)   

但是在朝鲜战争却反映出,西方的霸权地位并不像它看起来那样牢固,这使得美国不经意间走上了过去东亚贸易体系的老路——帝国与臣属国之间建立的“进贡”和贸易关系,这种关系从经济上将对臣属国更加有力。(亚洲四小龙的冷战背景及现在的中华回归丛) 美国在越战的失利迫使它重新接受了中国和东亚其它国家的正常的商业和外交往来(1972),并对美国主导的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崩溃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日本在地区经济发展与调整过程中的领导作用源自美日之间的一种劳动分工,即美国专注于追求霸权而日本追求利润。日本企业逐渐取代美国政府而 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这种国家关系可能更接近与(东亚)本土模式,而不是外来的(西方)模式。……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国共合作:1921年列宁把苏俄转向他的新经济政策以后……(认为)西方资本主义正在利用亚洲的落后国家,作为获得利润的源泉,以支持资本主义体系。如果没有帝国主义对亚洲的剥削,使西方工人仍能得到较高工资,资本主义就会垮得更快。亚洲的民族主义革命会夺去帝国主义列强的有利市场和原料供应,从而在西方资本主义最脆弱之处对其发动“侧攻”。(二战后是扩展到柏林墙和38线)  

从正反两方面都可以看到,经济因素比军事因素(狩猎经济)能更加有效地决定世界霸权。(伊拉克战争是最近的证据)日本80年代在国际政治中日益增加的影响力主要来自于其政府和企业为世界提供了大量的贷款和商品,帮助美国保住了其摇摇欲坠的权力宝座。如果没有这些贷款和商品,里根政府要想大幅削减国内税收的同时展示于前苏联的大规模军备竞赛,即使不会完全不可能,至少也会使其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剧增,并进一步削弱美元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的地位。(美日由附属关系转为依存关系) 而此间,中国政府很好地利用了在台湾、香港、东南亚及北美的华人资本家群体的作用(相当于明末清初在东南亚与荷兰殖民贸易抗衡的郑氏集团),这些群体似乎开始承担起中国和东亚经济的领导责任,而与此伴随的则是日本经济停滞的10年(近年因重回东亚有所恢复、国内政治版图也如台湾发生变动)。   

阿里吉《21世纪的谱系》:  

20世纪70年代末期,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相继加入了它们的队伍(华侨都在700万人以上),随后,中国大陆也步入了这一行列。世界上还从来没有出现过如此之快的增长速度。1820~1870年,英国的GDP年增长率仅超过2%,而美国同一时期的年增长率也刚刚略高于4.2%。(后期得益于二战遗产)此外,后来的亚洲新兴国家——中国,甚至创造了比先前亚洲四小龙还要高的增长率。(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结果是,一个拥有大约20亿人口的地区完成了快速和积极的转型,东亚地区的贫困水平下降到2007年的不到25%(该数字在2006年是29.5%1990年是69%)马丁@雅克《当中国统治世界》:东亚现代性的兴起

     尽管中国购买了大量美国国库券,担在把南方国家顺差转投南方目的地方面,在向邻国和遥远的南方国家提供有关贸易、投资以及北方国家和金融机构的援助的有吸引力替代选择方面,中国都发挥了主要作用。在中国宣布向菲律宾提供每年20亿美元的一揽子特别贷款,使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提供的2亿美元相形见拙,遮盖了华盛顿因阿罗约总统从伊拉克撤军而给予的冷遇。中国通过向南方国家提供有关天然资源开采的更慷慨条款,以更少的政治附加条件并免除昂贵的咨询费提供更大额的贷款,并且以只占北方竞争者一半的成本在偏远地区兴建复杂的大型基础设施等,不断在与北方机构的竞争中胜出。
石油国家也将顺差转向了南方国家,对中国带头的行动起到了补充和弥补的作用。委内瑞拉利用高油价带来的意外之财使拉美国家摆脱了对北方利益的从属,这具有巨大的政治和象征意义。(美洲人的美洲)沙特等西亚国家进来表现出有意将至少部分顺差从美国和欧洲转投东南亚,并且在破坏北方国家金融主导地位上潜力更大。原因部分是政治的:不得人心的伊拉克战争以及在美国的对抗情绪等,后者迫使杜拜的港口公司在收购英国港口运营商后,抛售了在美国的股份。但更令人信服的原因却是纯经济的:中国和所有迅速增长的亚洲经济体都需要西亚的石油,而石油带来的西亚资本和流动资本也在寻找收益高于美国国库券的投资机会。(这也减少了加勒比海盗的掠夺后援)
洲际经济开发区的资本构成对全球化的贡献  

陶希圣《中国社会之史的分析》:民族意识与阶级意识 依一切独占的撤废,竞争得以自由,费本迅速集中于大工业家之手,小市民阶级迅速消灭,并且资本独占国英吉利迅速隶属其周围各国于本国工业支配之下。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的资本阶级独占权打破了:德意志、法兰西,及意大利,对于并吞一切的英吉利资本阶级,衰落为一介无产阶级。和一个个英吉利资本家对一个个英吉利无产者所行的压迫一样的压迫,英吉利资本阶级全体对于德意志、法兰西及意大利实施起来。尤其在这个情形之下吃苦的,便是这诸国的小市民阶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由世界大战到冷战,是社会国对资本国的一种胜利与制衡;而中国的第三世界理论,则是世界范围内的农村包围城市。)  

      一、资本有机构成的经济基础部分
  (关于技术构成: 煤油相对于人力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在煤油减少而价格爆涨之下,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源优势显现; 还有国家间的福利差异造成能源有效配置的问题,即物质能源的社会普及率鸿沟所造成的是社会损耗(浪费)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在于社会消费和社会生产对油价爆涨的双重抵消)
  2007世行和IMF年会意外聚焦中国 (与中国的诺贝尔奖获得率很不成比例)
  IMF总裁拉托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毫不掩饰地夸奖说,经过过去20年的高速增长,中国不仅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体,而且今年还是“世界增长的最大推动力”。拉托此前在报告中表示,在发达国家受信贷危机冲击之时,中国等国“正成为世界经济稳定的来源”。IMF的报告显示,现在世界经济正越来越依赖中国、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的经济表现,中印俄三国去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50%。  
  二、资本有机构成的上层建筑部分
  (社会组织的信息传递也存在一种路径损耗,专业生产者对企业管理的参与程度影响到企业的经济运行成本,即资源在每一个生产环节得到有效配置)
  工人自己的合作工厂,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对立在这种场内已经被扬弃,即工人作为联合体是他们自己的资本家,他们利用生产资料来使他们自己的劳动增殖。……资本主义的股份企业,也和合作工厂一样,应当被看作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化为联合的生产方式的过渡形式,只不过在后者那里,对立是积极地扬弃的。”(《资本论》)
    三、生产实践
  (肯尼亚)商报:最新购买后注意力转向中国(资本国家的无能不在货币而是人力资源的生产成本)
    郑云峰:中国在非洲实践开发区模式输出
       自由贸易区带来双赢结果
   近年来,尼日利亚政府意识到要大力发展本国工业经济,提高本土化生产能力,并逐步出台了一些限制进口鼓励出口的法规。目前,尼限制进口的产品主要是我国技术成熟、产能过剩的纺织品、服装、鞋帽、家具、箱包等,从而对中国有关产品顺利出口尼日利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和冲击。    陈晓星告诉记者,“中国与国外的贸易摩擦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所以单纯的商品出口不会对解决这个问题提供帮助,而建立自由贸易区可以缓解这个矛盾。同时,我们这样做也给当地带来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带来了财政收入,所以完全是双赢的,而且我们能做的正是尼日利亚所缺乏的。”   
    大力发展小额信贷激活农村金融体系      
          发展小额贷款业务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