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俄巨富多巧取豪夺

火烧 2010-06-18 00:00:00 国际纵横 1025
文章分析俄罗斯富豪如何通过关系与权力积累财富,揭示其崛起过程及对社会的影响,强调非传统资本主义发展路径。

   俄罗斯走上经济开放之路后,产生不少暴发户,他们当中有靠巧取豪夺,有靠关系投机倒把,几乎所有俄罗斯富豪都依附权利结合资本,赚得数以百亿计的财富,由于分配不公,使俄罗斯社会出现两极化。

    20世纪90年代,在俄罗斯制度变迁过程中,伴随着国家经济衰退、大多数老百姓生活水平的下降,俄罗斯暴富群体和金融寡头开始迅速崛起。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俄罗斯富豪和寡头走完了老牌资本主义财团用几十年乃至上百年时间才能完成的发展过程,他们“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把握国家经济脉、左右政局......

《俄巨富多巧取豪夺》

 

俄罗斯前首富霍多尔科夫斯基锒铛入狱

    富豪的出现几乎普片存在于转型国家内,但发展成为能够左右政治经济的寡头却是俄罗斯独特的社会经济现象。

    俄罗斯富豪与寡头的崛起并没有延续传统的资本原始积累之路,而是改革前的政治官僚和技术官僚利用原料掌握的权力和其他社会资源更方便地获取了市场中的机会。在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中,这些拥有权力的干部利用自己掌握的权力,将自己重构为一个“摄取财富的阶级”。

    根据俄罗斯科学院社会学所精英研究室调查,当前75%以上的政治精英和60%以上的经济精英是从原来的苏维埃官员中产生的。另有一项有关富人阶层巨大财富形成的社会调查结论认为,通往富裕阶层之门主要有三:

    一是在改革开始之前的职务和曾在国家机关工作;

    二是有各种各样的关系;亲戚、朋友、工作和私人,其中包括与外国公司和犯罪机构的关系;

    三是个人在经营领域的能力。

    而社会调查的另一个重要结论是:俄罗斯的资本主义不是按美国方式, 而是按照俄罗斯方式,主要是靠已有的关系、优势,靠已经取得的社会地位,而不是靠个人的能力发展的。

 

来源:博客精选
阅读:334 次
日期:2010-6-8
                              

《俄巨富多巧取豪夺》之二

《俄巨富多巧取豪夺》

 

俄罗斯富豪米哈伊尔·普罗霍罗夫

    如阿尔法集团总裁阿文曾担任盖达尔政府的对外经贸部部长、尤科斯公司总裁霍多尔科夫斯基1980年代是共青团莫斯科市委第二书记、卢卡伊尔石油公司总裁阿列科别罗夫自1990年担任苏联石油天然气工业部副部长和第一副部长。

 

    俄罗斯富豪米哈伊尔·普罗霍罗夫近日以高达4.96亿欧元的价格买下了法国南部滨海阿尔卑斯省一幢建于20世纪初的别墅,这座交价最高的私人住宅。 《俄巨富多巧取豪夺》

    这些权势阶层把改革当成自己致富的工具,用各种非法手段牟取暴利。 

    他们不仅利用手中权力,在市场化和私有化的各个环节营私舞弊,中饱私囊,而且相互结成专门利益集团,凭籍地区、行政、关系、资源的优势,并打通政府、议会主管部门各关节,捞取配额、许可证、关税、贷款等方面的优惠,共同瓜分全民利益,从而使这一群体迅速成为社会的暴富阶层。

    有材料称,在俄罗斯官员的收入中50%来自受贿,而黑手党支出中的50%是用于向官员行贿。

    20世纪90年代,“经互会”瓦解、原苏联解体和实行“休克疗法”各国内经济带来了巨大混乱,当各个企业因对外对内经济联系和再生产中不断而不知所措时,那些柏府的经济工作人员站出来从事企业的委托经营,利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各种关系网,收购原材料,推销产品,并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代理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积累了资金,以积累的资金为基础组建了各类股份公司和金融机构。

    从此,他们不再从事“委托经营”,而是搞起了投资贷欺。这些机构和批发商直接联系,从事进出口买卖,轻而易举地赚了大量的钱。他们迅速进入新的经营领域,开辟金融产品。

      在经济转轨中,俄罗斯力图通过扩大出口来保证国家的积累能力,并在这一基础上支撑和稳定整个经济。为保证出口部门的信贷资金,国家实行了相当于政府的一种全权机构,俄罗斯约有100多家大银行被批准为“全权委托银行”。

来源:博客精选
阅读:294 次
日期:2010-6-10
俄巨富多巧取豪夺 之三

《俄巨富多巧取豪夺》

俄罗斯富豪喜欢前往消费的场所--巴黎Montaigne大道

俄罗斯的私有化是观察富豪和寡头的一面镜子。

       回顾苏联经济改革的历史,他们的真正迅速发迹史载俄罗斯宣布实行私有化和自由市场经济、实施全面向资本主义过渡以后。俄罗斯私有化经过了“证卷私有化”、“现金私有化”和“个案私有化”三段式。从19927月至1994年6月为“证卷私有化”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做法是通过发给居民私有化证卷无偿地转让国有资产。“证卷私有化”并没有实现是每个人都成为私有者的初衷,反倒成了官僚通过大量低价收购居民手中的私有化证卷不记名,可以自由买卖,自1992年10月发行私有化证卷以来,经过合法的和不合法买卖,又50%以上的私有化证卷集中到600多家投资基金会。一些大企业利用所有的宣传手段展开了收集私有化证卷的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寡头公司“天然气工业公司”、“诺里尔斯克汞业”等都曾公开在府上搜集私有化证卷。在“证卷私有化”结束的1994年,俄企业的股份已集中于10%-15%的少数人之手。

      

 


《俄巨富多巧取豪夺》

俄罗斯首富阿布拉莫维奇

       从1994年7月开始转入“货币私有化”阶段,主要做法是通过出售企业股票有偿地转让国有资产。由于巨额国有资产与资本短缺的矛盾使现金私有化难以进行。在现金私有化进展不顺的情况下,已经成为俄罗斯政府第一副总理、主管着俄罗斯经济的金融巨头波塔宁向政府提出了抵押拍卖的办法:即政府通过国有资产委员会提供国有企业的控股权进行拍卖,拥有闲置资金的银行和金融公司以这些控股权为抵押向政府提供贷款,合同期为3年,3年后国家通过还贷可以收回股票,否则股权归买主所有。他们提出,政府用这种方式可以得到20亿美元用于弥补国家预算赤字。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