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监狱里那颗未爆炸的炮弹
日俄监狱里那颗未爆炸的炮弹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df74db01008wv0.html
文/雄舞天下
那是颗280毫米,重达560斤的炸弹。
2004年,当我在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参观时,看见陈列室里的这个庞然大物,一下子就震惊了。这颗整整100年前由日本发射的炮弹——当时世界上威力最大的炮弹,竟然没有爆炸,黑黝黝的,呆楞楞地看着我......
1904年2月8日,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东乡平八郎率领的海军舰队,突袭了旅顺港内的俄国太平洋舰队。日俄战争爆发了。
隆隆炮声,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在中国的土地上,两个强盗大打出手,而这块土地的主人,腐败至极的清政府,却无力约束交战双方,于是置身事外,屈辱地宣布“局外中立”:让出东北地区作为战场,坐视日俄两国在中国境内为争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而厮杀。
这场不义的战争,是惨烈的,战争从1904年一直打到1905年(清朝光绪三十年至三十一年)。
中国东北作为双方交锋的战场,当地人民蒙受了极大的灾难,生命财产遭到空前的浩劫。日、俄都强拉中国老百姓为他们运送弹药,服劳役,许多人冤死在两国侵略者的炮火之下,更有成批的中国平民被日俄双方当作“间谍”,惨遭杀害。光流离失所的难民就有几十万人。
旅顺终于换了一个新的统治者。而这片土地的真正主人,只是做了回超级看客。 当日本的皇帝节衣缩食,用省下的钱打造强国利器的时候,中国的皇帝却在拼命搜刮老百姓的血汗,嫁接一个一个自虐的幻梦。那些官宦和所谓的社会精英,吸鸦片、逛妓院,用占世界30%的GDP,闲适地梳理着那根油光可鉴的尾巴......即使龙已经被抽筋剥皮,他们永远也不会有痛彻心腑的时候。
日俄监狱位于旅顺向阳街139号。
这座监狱是1902年由沙皇俄国始建,1907年日本扩建而成,因此可以说是东西技术“合璧”的绝作。
监狱围墙内,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有各种牢房275间,可同时关押2000多人。还有检身室、刑讯室、绞刑室和15座工场。监狱围墙外,有强迫被关押者服苦役的窑场、林场、果园、菜地等。总占地面积22.6万平方米。
牢房建筑呈“大”字形放射状,灰砖部分系沙俄早期修建,红砖部分则是日本后期扩建。每层牢房都是并列两排,在走廊地面中间安装铁箅子,除供看守监视外,还可以透光和上下空气流通。三面牢房的连接处设有看守台,看守可同时监视左中右三面牢房。
这座监狱是专门用来关押中国人的。
也有许多朝鲜、日本、俄罗斯、埃及等国家的人民曾被囚禁和屠杀于此。 这座监狱关押过的最著名的犯人,应该是朝鲜民族英雄安重根。
1909年10月26日,安重根在哈尔滨火车站,枪毙了双手沾满中朝两国人民鲜血的日本军国主义头子——伊藤博文。
对于伊藤博文这个狂热的侵略分子,中国人应该不会忘记。
明治二十七年(1894年),在伊藤内阁主持下,日本终于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
在整个中日甲午战争的过程中,所有日本明治政府和大本营作出的重大决策,他无一不参与,并且出谋划策,亲自作出重大决议,对于整个战争起了决定性作用。
藤博文不仅是在幕后制订重大战略方针的决策者,而且曾两次充任日本政府的和谈代表,通过谈判取得战场上得不到的侵略权益。1895年4月17日,伊藤博文、陆奥宗光和中国和谈代表李鸿章签订了《马关条约》,在谈及台湾问题时,伊藤博文要求一个月交割,李鸿章认为“一月之限过促”,要求展限两月,并云“贵国何必急急?台湾已是口中之物”,伊藤博文回答道“尚未下咽,饥甚”,一句话,充分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凶残贪婪的本性。
安重根被捕后,1月3日,被押解到旅顺监狱。
在日本设在旅顺的关东都督府高等法院的法庭上,安重根宣布伊藤博文15条罪状,包括杀死明成皇后、逼签乙巳条约等。安重根说:“我是为了具有四千年历史的祖国和两千万同胞,一举处决蹂躏朝鲜主权、扰乱东洋和平的奸贼。正因如此,我的目的是正大光明的。我是作为一个国家的人民,尽了自己应尽的义务。”
在关押期间,他还写了两本书,一本《狱中记》,记述了他32年生活和斗争的里程。揭露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另一本是《东洋和平论》,书中呼吁亚洲人民联合起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争取独立,保卫和平。
关押了5个月,1910年3月26日上午9时4分,安重根在旅顺监狱内身着纯白传统朝鲜服装被绞死,年仅32岁。
安重根临刑前作汉诗:
丈夫处世兮,其志大矣。
时造英雄兮,英雄造时。
雄视天下兮,何日成业。
东风渐寒兮,壮士义烈。
愤慨一去兮,必成目的。
鼠窃伊藤兮,岂肯比命。
岂度至此兮,事势固然。
同胞同胞兮,速成大业。
万岁万岁兮,大韩独立。
万岁万岁兮,大韩同胞。
不能不提的另一个人是东乡平八郎。
东乡平八郎1848年1月27日生于萨摩藩鹿儿岛加治屋町。身高1.59米。幼名仲五郎,十五岁元服时改名平八郎实良。其父东乡吉左卫门热心于海军,对东乡平八郎有很大的影响。
东乡平八郎1863年从军萨摩藩,参加萨英战争(对英国的战争)。
1866年参加萨摩藩新成立的海军。
1871年到1878年,在英国留学军事,后来成为一艘轻巡洋舰的建造监督。
1894年7月25日,中日甲午战争前夕,丰岛海战中,作为“浪速”舰舰长,东乡平八郎突然袭击并且击沉清朝政府租用英国的运兵船“高升”号,殉难清军达1000余人。
1894年9月17日,中日甲午海战中,指挥“浪速”舰作战。
1894年日本侵占澎湖时,指挥第一游击队以火力支援步兵登陆。
1895年晋升海军中将并出任海军大学校长。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时任日本常备舰队司令。
1904年2月8日,任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的东乡平八郎,突袭旅顺港内的俄国舰队,日本很快地夺得了制海权。
1904年6月6日晋升为海军大将。
1904年8月10日组织黄海海战,击败旅顺的俄国海军的突围。
1905年5月27日指挥对马海峡海战,东乡平八郎在旗舰“三笠”号悬挂起著名的战斗旗帜——“皇国兴废在此一战,各君努力奋勇杀敌”。歼灭俄国增援的第二太平洋舰队。此役决定了日俄战争中日本的最后胜利。成为了在近代史上东方黄种人打败西方白种人的先例,使他得到“东方纳尔逊”之誉。
1905年12月,被任命为海军军令部部长兼海军将官会议议员,成为日本海军第四任首脑,参与日本军国主义对外扩张政策的制定。
1913年,大正时期被赐予帝国元帅称号。
1934年昭和时期病危时封侯爵。5月30日病死于东京,终年86岁。
与陆军的乃木希典并称日本军国主义的“军神”的东乡平八郎,双手沾满了中国人民的鲜血。
然而,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东乡平八郎却是个中华文化的狂热爱好者。尤其是深受王阳明学说的影响。
据姚业鑫著《名邑余姚》所载,东乡平八郎随身携带的一颗印章上刻着“一生低首拜阳明”七字。
这个被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哺育”“征服”过的洋人,在吃饱喝足后,反手给了他的养母——中国,给了中华文化一个脆响的痛彻心腑的永远的记忆。
中华文化多的是娱乐,少的是反思。特别是在自以为是的所谓盛世,在全民娱乐的时代,有一种君临世界的虚无和自大,他似乎总是抽不出时间,把自己房子的地基打牢!
某TV的一档节目,到了高潮就是砸“金蛋”,砸中有奖.....
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想起了日俄监狱里的那颗炮弹。也许,它是因为阴错阳差,才未爆炸的......
引2004年《北行杂草 》的一章结束此文:
旅顺日俄战争纪念馆
历史在这里窒息
两个强盗的
丑剧
一个柔弱民族的
哀伤
我没有眼泪
昂首
步出大厅
极目
雄浑无际的
北中国海
中国
你将
站得更高
看得更远 2008.4.15
景山那棵歪脖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df74db01009k9m.
文/雄舞天下
历代亡国之君中,明代的崇祯帝朱由检死得最为凄凉。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八日,京城被李自成的大顺军攻陷,崇祯皇帝叫太监撞响紧急状态下召集官兵勤王的大钟。可是,那些平常言必忠心的大臣们,没有一个人来到皇帝的身边,他们早已逃得无影无踪了。只有太监王承恩陪伴在旁边,这时的皇帝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于是,他哭着对周皇后说:“你是国母,理应殉国。”周皇后也哭着说:“妾跟从你18年,陛下没有听过妾一句话,以致有今日。”说完解带自缢而亡。朱由检转身对袁贵妃说:“你也随皇后去吧!”袁贵妃哭着拜别,也自缢而死。朱由忙又召来15岁的长公主,流着泪说:“你为什么要降生到帝王家来啊!”说完左袖遮脸,右手拔刀将她砍死。十九日凌晨,李自成起义军从彰义门杀入北京城。朱由检咬破手指写了一道给李自成的血书,说自己所以有今天,都是被臣下所误,现在死了也无脸去见祖宗,只有取下皇冠,披发遮面,任你们分割尸身,只是不要去伤害百姓。他将血书藏入衣襟,登上煤山(今景山),自缢于一棵歪脖老槐树上。王承恩也在对面树上吊死。
景山,我去过两次,崇祯自缢处的那棵歪脖树虽然有文字介绍,却很让人怀疑。崇祯难道就是在这棵歪脖树“上吊”的吗?
关于崇祯,有人这样评价:
一个中国历史上活的最辛苦的帝王。
一个中国历史上最生不逢时的帝王。
一个中国历史上极勤政的帝王。
一个中国历史上最倒霉的帝王。
一个欲意中兴却成亡国之君的帝王。
一个胸怀大志却又性格偏狭的帝王。
一个屡次任用贤能而又亲手抹煞的帝王。
一个视天朝体面胜过自己生命的帝王。
一个想要和议却又不敢当众提出的帝王。
一个剿灭阉党却又无奈再次信任宦官的帝王。
褒扬他的说:崇祯皇帝是一名中兴之主。凭着自己中兴大明的决心,和与大明共存亡的信念,在位十七年,从未享受过一天应有的奢华生活,励精图治,日日早朝,夜夜批折。十八岁登基,勤于政事,雄心勃勃,打击党争,想有所作为,无奈却国库空虚。每日周旋于阉党、奸臣之间,还要面对起义军、鞑子兵的侵略。能将大明江山延续了17年之久,也算是一个不小的奇迹了。
贬斥他的说:崇祯帝刚愎自用,事必躬身,又自断肱骨之臣,又复轻信小人!让满清入主中原的罪魁祸首、千古罪人就是他!作为一名亡国之君是不值得有丝毫的同情的!
崇祯自己评价曰:“朕非亡国之君”。
寥寥六个字,发自肺腑,是对兵败如山倒,无可奈何花落去,内心有所不甘的自然流露。这句话中的那份苍凉和悲壮非个中人所能体会!每次看到崇祯皇帝手书的九思——那苍劲有力的笔迹中透漏出的无限苍凉和无奈,总会让我有种突然间想流泪的感觉!那字迹中分明就带着仇恨和无奈!能不恨吗?恨自己将祖宗的万里大好河山就这样丢在自己手中,无颜见列祖列宗!能不无奈吗?天不佑明,我之奈何?回天无术啊!
平心而论,在明朝十七个皇帝之中,他不但算不上是最为昏庸的一个,而且完全可以和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相媲美,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正如他自己所说:“朕自御极以来,夙夜焦劳。”清朝国史馆编撰的《明史》对崇祯大多都持同情的态度,评价他“在位十有七年,不迩声色,忧勤惕厉,殚心治理。”但又对他执政能力和用人的尺度颇有贬斥。
由此可见,他的自我评价“朕非亡国之君”,并不是文过饰非的夸张之词。
明王朝腐朽不堪,但正因为腐朽不堪,才成为新生力量的催生剂——犹如腐烂的木质上生出了嫩芽,正待以蓬勃成长。
崇祯皇帝所在的明末,工商业已经很发达,这从崇祯十年(1637年),江西举人宋应星著成的《天工开物》就可以看出。该书三卷十八篇,收录了农业、手工业、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尤其是机械,更是有详细的记述。《天工开物》一书的出现,说明当时的社会即将迎来工商业快速度发展的一种转机。
其实早在万历以前的嘉靖年间,工商业已经很成气候,采矿业在民间已经不是零零星星,一些地方还有一定的规模。到了万历时期,万历皇帝朱羽钧迷恋财货,派了大量的太监到各地征收税银,所去之地不是繁荣的市场就是上规模的矿场。史书说万历皇帝派的八大太监所到之处无不民怨沸腾,江苏苏州、山东临清等地甚至激起“民变”,说“民变”其实已经不妥,因为这些“民”已经脱离了土地和其他常见的行业,变成了一些作坊的雇佣工。正是这些太监们欲壑难填的横征暴敛,使得众多的行业作坊纷纷停工关门,也就使得这些雇佣工失去了生存的依靠。
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可是由于社会长期集累的问题得不带解决,一个良好发展的历史机遇就这样错过了。
官场的彻底腐败,已经让天下人民失去信心和赖心。
崇祯一年十一月,陕西延安府一带因为年荒,爆发了农民大起义,领头的是一位从边塞逃亡回乡的军人,其余的便是饥民。正恰似干柴遇烈火,火很快就烧大了,附近饥肠辘辘的农民纷纷加入不说,与此同时,有人又在附近的宜川起事,又一堆火山燃烧起来。
好像“熊熊燃烧”得还不够,崇祯并没有真正意识到陕西农民起义这把火的严重性,仍以为是区区几个毛贼为饥饿而啸聚山林,打家劫舍。当然,新君即位,百废待兴,崇祯自己定下要做的事很多。到处是补不完的窟窿,很多事如果不用心去做,都可能有使王朝覆灭的危险。当时,有那么多的烂摊子事已经把崇祯搞得焦头烂额,他哪有那么多的精力来洞察天下?
其实不光农民忍饥挨饿,就是吃粮当兵的日子也十分难过。明朝边关重镇要塞一半在关中,这里面有陕西的大量士兵。根据史料记载,因朝廷财政困顿,从天启末年到崇祯二年二月,延绥、宁夏、固原三镇兵饷已积欠整整三十六个月!于是,士兵因无衣无食大量逃亡。但明政府为节省开支又打起了驿卒的注意,从崇祯二年起欲从中“节金钱数十万”而裁驿站。这些被裁的驿卒无衣无食,大多回乡加入了造反者的行列,其中就包括曾在宁夏当驿卒的李自成。而另一个陕西人张献忠,本是延绥镇的一名军卒,因被陷害而逃跑,于崇祯三年在米脂也拉起一帮小兄弟跃跃欲试,在匪气十足、拥有着众多类似水浒人物混号的大小队伍里,也拉起了属于自己的一面造反大旗。张献忠因身长面黄而被称为“黄虎”,他本人则自称“八大王”。闯王、黄虎、革里眼、点灯子、满天星、双翅虎、紫金梁、不沾泥、扫地王、混天猴、独行狼、曹操、马回回……正是这些逃亡士兵、失业驿卒和饥民,演绎着那个时代被逼上梁山的故事,成为最终冲垮明王朝社稷大厦的巨大洪流。
当大顺军冲进后宫时,宫女们在一片混乱中开始四散逃奔。其中,有一个宫女魏氏大呼:我们抓着必会受到污辱,有志气的人要早作决断。说完跃入御河而亡。在她的带动下,一、二百宫人集体跳河而死,场面十分惨烈。有一个姓费的宫娥年仅16岁,来不及跳河殉节,便投入一口枯井中隐藏。不料被人发现,军人用挂钩将她钩出,见她长得漂亮,即有争夺之意。费氏灵机一动,对着众人大喊:“不许胡来,我是皇帝的长公主!”众人被她的凛然正气吓住,不敢贸然戏辱,便将她带来拜见李自成。李自成命中官审视,中官回报费氏不是长公主,李自成就把她赏给了部下罗姓将军。罗将军喜不自禁,恨不得即刻成欢。费氏推开罗将军,说:“婚烟大事,不能草率苟合。将军既然喜欢我,就该挑一个良辰吉日拜堂成亲。”罗听后万分欢喜,遂择吉日举行了婚宴。席间,罗将军被灌得烂醉如泥,费氏见之,忙从怀中掏出利刃,对着喉咙一刀将其剌死。费氏自言道:“我一弱女子,杀一贼帅足矣。”言毕费氏举刀,猛然朝自己的喉咙刺去,当即身亡。
宫人尚且知道国破家亡的耻辱,她们不愿被敌人捕掠欺凌,以集体跳河的方式表示对暴力的反抗,以身殉国。特别是费氏,一个弱女子也能用自己的智勇,与贼将同归于尽,这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献身精神,令人肃然起敬。而那些享受国家俸禄的朝廷官员,平常嘴边挂着“为国为民,掬躬尽瘁”,却在国家危难之时鸟兽散,实在令人汗颜!
明朝虽大力提倡理学,读书人从小接受忠义仁孝的教育。可他们培养不出宋代文天祥和陆秀夫这样的英雄,倒是培养了许多洪承畴和钱谦益这样的精英。明时的文人、官员贪生怕死何其多!原因在于统治者并没有真正尊重人才,而是把文人当成奴才。朝廷培养的是对皇家一门之忠,而不是爱社稷、爱百姓的大忠。只能培养讲大话、讲假话和逢场作戏的文人、大臣。这是一个连恶贯满盈的坏人都满口仁义道德的虚伪时代,一面是卑劣行径让人作呕,一面却是圣人言辞的滔滔不绝。官场的腐烂气息既令他十分不满,又让他感觉到窒息,一个国家沦落到如此地步,即使崇祯“朕自御极以来,夙夜焦劳。”“在位十有七年,不迩声色,忧勤惕厉,殚心治理。”已然是无可救药,苍天不佑了。
在历经了一个黑暗无比的阉人时代,急欲中兴振作的朱由检在用人方面确实大动了一番脑筋。然而,让他失望的是,经过那个肮脏时代的人们,好像大家都刚刚趟过一条臭水沟一般,有几人身上不沾有污点?于是,他开始像粮店里的新掌柜那样清理着自己的粮食,却发现自己簸萁里扬来扬去竟有那么多的秕糠,难见几粒丰实饱满的谷物,而更多没来得及清理的粮食却正在继续发霉。崇祯首先是失望,继而便是对整个官宦集团的多疑。于是,面临着熊熊燃烧的农民起义大火,面对着虎视眈眈的关外饿虎,崇祯只能手忙脚乱而又徒劳无功地一遍遍涂写“罪诏己”。十七年的帝王生涯,终于使他的路途越走越窘迫,越走越狭窄,最终走向了那棵吊着绳环的树。
最后殉葬只有太监和宫人。文人、官员的气节不如宫人也就不足为奇了!可以说,是那个腐朽的时代埋葬了他和他的王朝。
顾炎武是那个时代清醒的思想家,在明亡以后做总结时这样认为:其实有亡国与亡天下之分,亡国只是君王姓氏的轮换和朝代的更替,而亡天下则是整个社会风尚的没落与沦丧。这样也可以说,明朝是先亡天下而后亡国。
“桃花扇底送南朝”, 历史常常这样证明:那些腐朽的东西,并不以太监和宫人的殉葬而死去,崇祯可以在歪脖树“上吊”,只留下一冢黄土,腐朽的东西一遇合适的土壤,就会复活,就象不尽野草,这样的故事,我们在满清末年又得以见到......
帝王也好,布衣也罢,不过是时间的过客,崇祯也可以安息了!只是景山的那棵歪脖树,还经历着风风雨雨......
17:52 2008-9-13
鲁迅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我写不出文章,因录两篇旧作。
相关文章
- 微信朋友圈回复加图片 微信朋友圈的微信营销活动是怎么做出来的
- 微信朋友圈怎么评论图片 微信朋友圈别人的网络视频是怎么发出去的?(不是私人的小视频)
- 朋友圈评论 微信发了朋友圈,别人评论了,我单单只回复了某一个人,其他人能看到我回复的内容吗?好像不能吧!
- 微信朋友圈怎么评论图片 微信朋友圈里,自己写的内容.别人评价了.问,如何删除别人的评论
- 微信朋友圈回复加图片 为什么我微信的小视频拍出来发朋友圈的时候速度会快很多,大概是1.5倍的原画速度
- 微信朋友圈评论怎么发图片 我想发一个微信朋友圈,这条动态我想给领导看见的,让领导知道我很感谢他,不是很明显的那种!
- 微信朋友圈回复加图片 朋友圈说说配图,带图片的朋友圈微信说说短语-感人的情话
- 蚩尤是黄帝儿子?“猛料”爆出
- 天上人间 管仲 美利奸
- 白银时代·核弹本记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