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农之声

农民工生存状况实录

火烧 2009-08-27 00:00:00 工农之声 1025
记录农民工在车站和工地的真实生存状态,揭示他们的工作强度、生活条件及经济压力,展现他们在高温下坚持工作的艰辛与无奈。

农民工生存状况实录

      

(一)车站和街道所见

下了火车,是凌晨十二点多。从火车站到义桥还有很远,而公交车又得等到凌晨五点以后才有,所以我决定在车站等候。

几乎在每个车站,都能遇到农民工,这次也一样。在车站大厅里,我又见到了他们。他们有男有女,有头发微白的中年,有初涉社会的少年,有大姑娘,有小伙子,也许有的在等待天亮进城找工作,也许有的刚失业要去别处另寻工作。在大厅地面上,有的人铺上席子在睡觉,有几个小伙子在席子上坐着打牌,没有席子的人,有的在大厅的椅子上坐着,而大部分是躺睡在椅子上,他们也许真的太疲倦了。穿行在他们之中,有脚臭气和汗臭气,有蚊子的嗡嗡声和打鼾的轰轰声。车站有许多小旅社来拉客,然而不会想到去拉他们,他们也是不会住旅社的,再便宜的旅社,对他们来说,还是没有在车站里将就一下划算。放眼望去,城市灯火辉煌高大宏伟,和眼前这一幅身体横陈相互枕藉的景象比较起来,使人莫名的心酸和悲哀。

出了车站,在一段正在施工的街道上,我又遇到了两个中年的农民工,一个年纪稍大,大约五十岁了,另一个大约四十刚出头。他们正在拌水泥,他们肩头上各搭着一条毛巾,在他们旁边,放着两个水壶,他们渴的时候,就端起来咕嘟咕嘟猛喝一通。我上前去问道:“你们在晚上怎么还工作呢?”他们答:“要工作,要工作。”他们方言太重,和他们交谈很费力气,我只听出来他们是江苏人,在杭州打工很长时间了等这些信息。

                      (二)农民工的工作,生活等

在一个农民工聚集的出租院子里,有两排低矮的小平房,每间大约十平方。在这十平方的房子里,一般住着两个人,有的是夫妻,有的是老乡,这十平方既是他们的卧室又是他们的厨房。在他们中,我选取了一对夫妻作为调查对象。他们在一家塑料厂工作,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大约可以挣60~70元。有夜班和白班,每星期调换一次。他们的生活内容一般都是这样的:上班,下班,吃饭,睡觉,再上班。没有其他内容。一般也没有任何休息日。

他们说上班非常辛苦,在车间里温度非常高,从进入车间到下班,身上汗水从来没有干过。所以他们每人上班都带一个水杯,上班期间要喝十多杯水。受伤的事情也经常发生,不过因为厂里职工办有工伤保险,工伤医疗的费用是报销的。在这高温的天气,他们厂里有每人每天两块钱的高温费,有的厂里还什么都没有呢,他们说。他们说,他们扣除房租生活费用等,每月大约可以剩2000多块钱,刚好够他们一个儿子的大学学费和生活费。现在小儿子也上了大学,学费只能靠贷款了。他们说,得很节省很节省才勉强够花,他们一般不买菜,只吃从家里带过来的一些咸菜。还有更苦的呢,他们说,他们厂里的一个不到二十岁样子的小伙子,连油也舍不得买,每天就吃些白水煮面条,吃不下去的时候,加些辣椒面再吃。小伙子在塑料厂干搬运的活,有一次饿得搬不动了,出去买了一袋方便面,吃了又接着干。他们说,小伙子因为家里穷,所以拼命挣钱攒钱,说是为了盖房子娶媳妇,现在娶媳妇可不简单,家里没有楼是不行的,娶一个媳妇最少也得十来万。小伙子弟兄两个就得二十多万。小伙子的妈妈为了两个儿子,更是含辛茹苦,有时候一天只吃一个鸡蛋维持。他们接着说,前天一个义桥街上不知道是锅炉厂还是热处理厂的工人,在中午别人都去吃饭,他一个人留下看着的时候,竟然活活热死了。老板赔些钱就过去了,天这么热,农民工还是得继续干。而且还都是主动要求干,因为不干就没有钱。他们厂里有一个八小时的班就没有人愿意干,都愿意干十二个小时的,因为八小时的工作钱少。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