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医改失败之---望闻问切与CT

火烧 2011-06-3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通过对比过去赤脚医生的望闻问切与现代医院的CT检查,揭示医改中的问题,如过度检查、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和费用高昂,引发对医疗体系的反思。

医改失败之---望闻问切与CT  

   

记得儿时看病常去的是大队卫生室或者是赤脚医生家或者是公社医院,也是在赤脚医生家看到过赤脚医生手册的,好像上面还有几条毛主席语录。那时俺们大队的赤脚医生可不似现在的“好猫”李一,也不似深圳免费赠送痔疮手术的护士,当病人到了大队卫生室时,赤脚医生可是要摆出医生的谱来,听筒听一听,手腕上搭一搭(不是咸猪手),睁大眼睛张大嘴,甚至还请将舌头伸出来看一看,望闻问切一招不落下;赤脚医生更是啬吝得很,针灸推拿不离手,几颗药片数着走,能吃药就不打针,好像这药片是赤脚医生自己家里的,而且还常常用中药偏方代替。说也奇怪,那时的疾病就是怕赤脚医生,很少听说谁病得赤脚医生治不了要到县上医院治疗的。俺们大队的赤脚医生现在仍然在本地提供医疗服务,更有外地的慕名而来求医问药的,当然了,在市场经济下,这诊疗费自然要高一点,不过,望闻问切的要求一点也不少。  

   

再说一件最近的求医的事,俺爱人感觉有点喘,于是来到本地的一家三甲医院,找了熟人,挂了专家号,开始治喘了。等了老半天,挨上号,专家说是先找找病因来个对症下药,看,到底是专家而且是熟人打过招呼的专家,真是周到。于是乎心电图(先几天刚做过还抓在手里呢)、血常规、核磁共振外加CT,因为这核磁共振和CT预约和排号,只好先住院检查了(订个床位吧,但床未铺,因为不需要),缴上费四千元,开始近两周的检查等待和等待检查,俺看到在俺们前面就诊的病人基本上和俺们的检查单差不多,都免不了有核磁共振和CT,看着专家开检查单开得手酸让俺真佩服专家的敬业精神。在核磁共振检查室附近,俺还看到了一大堆进口自德国、美国、日本的还未拆封的大型医疗仪器,知道这一大堆医疗器械一旦装配好又将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医院提供更亮的亮点,想想就诊的那天,那位专家开了近三十位病人的那些检查单,以一个病人三千元算,那专家一个上午半天就创造了九万元的狗的屁,而从后来检查时看到的医疗设备来看全是TMD洋文满天飞的,不知道这九万元是如何分成的?医院、医生、洋人各得几何?  

   

还好,检查结果终于出来了,问题不大,就是血液粘度有一点点大,买了药,谢谢专家,谢谢熟人,回家服药治疗吧。一个月后再复诊。  

   

一个月后,喘依然,专家说是慢慢来。俺回家后,气得逼着爱人每天晚上在跑步机上跑上三五千米,想看电视就跑步,哈,不跑步就不许看电视。这不,现在基本不喘了。  

   

医改的失败,是否可以从望闻问切到CT的改变看出来么?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