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毛主席咋算生活帐?

火烧 2011-06-29 00:00:00 网友杂谈 1027
文章讲述毛主席如何精打细算生活账,从毛巾、黄瓜到玉米蕊、饼干,展现其简朴作风与节约精神。突出毛主席生活细节与省钱故事,适合关注历史人物生活细节的读者。

毛主席咋算生活帐?  

   

   

  maozhuxi.jpg 

   

毛主席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用旧毛巾、旧棉布补了73次,穿了20年!三年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毛主席在生活上如此“抠门”,“抠门”得近乎苛刻。  

本文摘取了毛主席生活“抠门”的几朵花瓣,看看毛主席是怎么算生活账的。  

一、一条毛巾  

    转战陕北时,毛主席平常洗脸、擦脚,用的都是一条毛巾,时间长了,毛巾就象个麻布片。看到这种状况,卫士长李银桥建议毛主席领条新毛巾,把旧的留作擦脚用,并说擦脚、擦脸的毛巾应该分开。  

毛主席听后,诙谐地说:“分开就不平等了。现在每天行军打仗,脚比脸辛苦多了。我看不要分了,分开脚会有意见。”  

听了毛主席这么说,李银桥扑哧一声笑了,说:“那就新毛巾擦脚,旧毛巾擦脸。”  

毛主席摇摇头,说:“账还不能这么算。我领一条新毛巾好像不值多少钱,如果我们的干部、战士每人节约一条毛巾,这笔钱就够打一个沙家店战役了。”  

二、一条黄瓜  

1950年初,卫士武象廷担任了毛主席的生活管理员。一次他正在新六所干活,毛主席来到小灶厨房里,看见武象廷正在厨房里忙碌,便走过来问他:“武象廷,你在这里干什么?”   

“给小灶厨房买菜哩。” 武象廷答道。  

“你改行了?好啊,我告诉你,只要你们饭菜做得干净卫生就可以了,不必买一些贵重的东西给我吃。比方说,现在是冬天,你就别买那些西红柿、黄瓜之类的新鲜蔬菜,现在买一条黄瓜的钱,到了夏天就能买一筐黄瓜,冬天买一条黄瓜只能吃一顿,夏天买一筐黄瓜能吃几十顿。”  

三、一盘嫩玉米蕊  

    一次,武象廷有事请了几天假,就临时让卫士王振海替他给毛主席买菜。王振海头一次上街买菜,由于不了解毛主席的生活特性,尽挑新鲜的有营养价值的买。结果,他买回来一些嫩玉米蕊,也就是那刚刚开过花,还没有结粒的小玉米笋。王振海满以为这下给毛泽东买回来好吃的了。炊事员做好后,端去给毛泽东吃。  

没想到,毛泽东皱起了眉头。任凭工作人员怎么讲,他就是坚决不吃。并且,毛泽东有点不悦地说:“炒这一盘菜需要多少棵玉米?要是这些玉米长熟了能打多少粮食?叫我吃这样的菜,这不是破坏生产吗?把这个菜端回去,谁买的就叫谁去吃。”  

四、一包饼干  

    上世纪三年困难时期,毛主席的女儿李讷正在北京大学读书,和学校里所有的人一样,她也重新申报了粮食的定量。回家时,毛主席向她问起学校的情况。她告诉毛主席,出于自己是共青团员应该多为国家分担困难的考虑,申报时把定量压到了21斤。李讷接着说:“学校考虑我们正处在成长发育期,将学生的定量统一定为27斤。”  

“这我就放心了,这个定量基本能保证学生的营养了。”但毛主席随即又说:“井冈山时期,打仗的战士还吃不上这个定量。”   

李讷明白毛主席的心思,想想前辈度过的更艰苦的岁月,眼前的难关就能挺过去了。  

困难的日子并没有很快过去,而且仿佛在加重着。一次,有个卫士到北大看李讷,李讷告诉他,在学校里吃不饱,又没有油水,老觉着饿得慌。卫士回到中南海,把情况反映给李银桥。李银桥自作主张,让卫士悄悄给李讷送去了一包饼干。  

不料此事被毛主席得知了,他严厉批评李银桥道:“三令五申,为什么还要搞特殊化?别人我不管,我的孩子一块饼干也不许送!”  

五、一天3元  

50年代,毛主席每个月都要检查家庭的收支账。有一次,李银桥把计划开支的明细表交给毛主席看,包括穿衣、吃饭、房租、支援困难同志等项。毛主席对其他开支表示赞同,只是对他家里的伙食费有意见:  

“一天3元高了吧?”  

“不高,一家大小,还要招待客人。”李银桥回答。  

毛主席挥笔批示:“照办。”  

1953年,毛主席对王鹤滨说:“伙食费用能不能压下来些?”左算右算,伙食费仍然压不下来,王鹤滨表示为难。  

“这么难啊!看样子你非要下狠心向下压才行啦!”毛泽东用手心向下使劲压了两下,示意要用力把伙食开支的费用降些下来。  

外地出差,毛泽东也严格掌握标准。到庐山的第4天,毛泽东找来了秘书:“高智,你与李师傅核计一下,看我的伙食费超支没有?超过了不能补贴。”  

李师傅认认真真地一笔一笔算了一遍,对秘书说:“没有超过。”秘书向毛主席如实作了汇报。  

毛主席又问:“煤钱算了没有?”  

“算了。”高智说。  

毛主席最后叮咛道:“超过了,不能叫当地补贴。”  

六、一个火柴盒  

毛主席喜欢抽烟,因而火柴用的也多。毛主席划火柴,有两个特性,一是特别注意讲礼貌,从来不冲着别人划火柴,都是背着人划火柴;二是这半边用完了,再用那半边。  

“中国第一红色管家”吴连登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当年的火柴是2分钱一盒。有一天工作人员打扫卫生的时候,把火柴盒扔掉了。主席发现后,就问:“旧的哪儿去了?”当他得知旧火柴盒扔了之后,就对工作人员说:“那盒子还是好的嘛。”他要求工作人员“想点办法”,废物利用。  

后来,工作人员就从北京火柴厂买火柴头再装进去。毛主席很高兴,对工作人员说:“不要小看这个,我们大家要提倡这种精神,这种美德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美德。即使生活好了,也不能忘,在任何时候不能忘记艰苦奋斗、勤俭简朴的基本方针。”  

……  

毛主席曾对身边工作人员这样说过:“中国不缺我毛泽东一个人吃的,花的。可是,我要是生活上不检点,随随便便吃了,拿了,那些部长们、省长们、市长们、县长们都可以吃了拿了。那这个国家还怎么治理呢?” 毛主席就是这样算自己的生活账。他算的账,不是有利于自己,有利于家人,而是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在他的心里,在任何时刻、任何情况下,人民的利益、党和国家的利益,都是至高无上的,决不能以牺牲人民、党和国家的利益为代价,谋取个人私利,那怕是一丁点也不行!  

本文摘取的毛主席算生活账的几朵花瓣,足以折射出毛主席“试问天下谁能比”的人格魅力,足以折射出毛主席“古今中外第一人”的精神境界。  

   

您或许对下列文章有兴趣:  

   

【转帖】毛泽东历史真相专题导读  

【转帖】毛主席虚怀若谷谁羞颜?  

【原创】世界咋为毛主席痴狂?  

【原创】毛主席7个诘问谁猛省?  

【原创】毛主席读书与邓小平打牌  

【原创】毛主席的魅力何以天长地久?  

【转帖】毛主席66岁生日是咋过的?  

【转帖】毛主席是最大的“汉奸”?、  

【转帖】毛主席的坐骑驮着谁?  

【转帖】毛主席咋对待地主?  

【转帖】薄熙来“逆风领唱”全民“众庆”   

【转帖】组织部长的发言有点“不靠谱”?   

【转帖】用实际行动为党唱颂歌  

【转帖】没有人民支持就没有共产党的胜利  

【转帖】“黑名单”事件本可以不这么被动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