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警惕“个人主义”的陷阱

火烧 2011-06-28 00:00:00 网友时评 1033
文章批评丁咚对李娜式个人主义的过度赞扬,指出其逻辑漏洞与夸大其词,强调个人主义并非中国发展的唯一动力,呼吁理性看待个人主义与国家发展的关系。

警惕“个人主义”的陷阱  

――评丁咚《李娜式个人主义是中国的未来》  

方略  

   

李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经意说的一句话:“不要说我为国争光,我是为我自己”。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最为引人关注的是知名时事评论员丁咚的评说:“著名网球运动员李娜,为我们提供了好的个人主义的最佳范本。”并撰文为“李娜式个人主义”大唱赞歌。 (见丁咚,《李娜式个人主义是中国的未来》,《中国选举与治理网》、《凤凰网》等,2011年6月15日)  

不难看出,此文对“个人主义”有着明显的倾向性,对一些热衷于个人奋斗的人很有蛊惑性。不过,丁先生关于“个人主义”的断言过于草率。正如有的网友所言,“犯了以偏概全,以己度人的错误。作者认为李娜说为了挣钱就是真话,为了国家就是撒谎,其实是,别人说了自己不愿意听的,就认定别人撒谎。说了自己愿意听的,就认为是真话。作者可以主张个人主义,但不能只允许个人主义”。  

此文还有牵强附会之嫌。文章开宗明义讲,“总结中国过去三十余年的经验,其中重要的一条往往被人所忽视,即所有政策举措的出发点,都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民众的个人积极性和主动性,参与经济建设。中国经济能够在较短时间里取得显著成绩,并跃居全球第二,个人主义的推动力量功不可没。”这种把改革举措等同于个人主义,把改革成绩归功于个人主义,无非是想拿改革经验为“个人主义”的找由头、作铺垫,难免给人“偷梁换柱”之感。  

此文尚有言过其实的缺憾。例如:“迄今为止,没有任何文献对此予以肯定乃至强调,可见‘个人主义’在话语领域,仍然属于禁区,虽然实质上它在过去的岁月里是中国发展的强大原动力。”在主流意识形态中,对个人主义未予肯定确是事实,但也从未禁止个人主义。尤其说个人主义是“中国发展的强大原动力”,未免有些夸大其词。   

应该说,丁先生的文章不乏创新点,且有前瞻性,却因思维不够缜密,文理欠缺推敲,未能自圆其说。在丁先生看来,只要说的是“心里的话,是真话”,哪怕离经叛道,哪怕与主流意识格格不入,也是做得夸赞的;相反,“如果她说,她的成功是因为国家的力量”,就是“虚无的精神在起作用”。这种是非混淆、价值颠倒的断言,近似于一种蛊惑,难以令人置信。至于文尾振振有词强调“个人主义是永恒不变的人性,也是促进个人和社会的源动力”。“国家和社会,对待个人主义,首先以宽容的态度鼓励好的个人主义发展,同时为坏的个人主义制定底线。”这些无非是在为兜售个人主义寻找托辞罢了。  

为什么在我们的主流意识中赞成集体主义、而不赞成个人主义?因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始终存在着两种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在价值理念上,也始终存在着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两种价值观念的碰撞、搏弈与交锋。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价值观。个人主义强调,以个人为中心,把个人看作唯一的目的;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把社会、集体、和他人看作是实现个人目的的手段;鼓吹“合理的利己主义”、“为别人是手段,为自己是目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虽非水火不容,但也是相对立的。集体主义强调,把社会、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统一起来,社会、集体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充分尊重个人正当利益,当社会、集体的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应服从社会、集体利益。社会主义崇尚集体主义,这是由其经济基础和生产方式决定的。抛开集体主义搞个人主义,不仅不符合中国实情,也会偏离社会主义的轨道。  

此文的谬误在于把个人主义的作用夸大到不切实际的程度,并妄断“李娜式个人主义是中国的未来”。其危害无异于教唆人们背弃社会公德和公义,背离集体主义原则,一味追求个人价值。 正如文中直言不讳的表白:“就是想表达两层意思,一是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承认个人主义的存在,肯定个人主义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伟大作用;二是我们应该大张旗鼓地宣传个人主义的作用,为个人主义创造良好的法律制度和体制机制环境。”这也就再明白不过地表明,丁先生此文就是想把人们引导到崇尚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道路上去。这与某位大学教授要求学生““当你40岁时,没有4千万身价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有着异曲同工之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遗憾的是,如今我们有的师者、学者,竟也成了金钱崇拜者。不仅如此,还担当起了误人子弟、误国误民的角色。那些所谓的“专家”、“教授”,扯着“言论自由”的幌子,打着“民主、自由、人权”的旗号,于有意无意间干着贩卖资本主义价值观的营生,实际上自觉不自觉地扮演了“西化”、“分化”中国社会价值体系的角色。勿宁说他们是在为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摇旗呐喊,倒不如说他们的真实面目是在充当资本主义的吹鼓手和社会主义的掘墓人。  

这绝非危言耸听,亦非上纲上线。正是在这样一些人的蛊惑下,当今中国社会价值观严重扭曲,重个人轻集体、重物质轻精神、重实惠轻荣誉,成为一种价值取向。由此带来的是信仰迷失、道德缺失、思想迷惘,不少人陷入金钱崇拜、个人利益至上的怪圈。比如:公器私用、唯利是图,为达个人目的不择手段,甚至以身拭法,致使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  

或许,丁先生会说,这些都是拜金主义惹的祸,与个人主义没有必然联系。问题在于,拜金主义与个人主义从来就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同属于资本主义价值体系。以个人利益为支点的个人主义必然导致拜金主义。在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财富决定一切,决定个人的自由度、社会地位和人权水平;如果没有对金钱的崇拜,没有对享乐、消费的贪欲,没有在财富欲望驱动下的“个人奋斗”,资本主义发展就会失去动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个人主义的本质,曾经给予深刻的揭示和批判。  

倘若像丁先生预期的那样,个人主义真的成为中国的未来,众人掉进个人主义的陷阱,社会还有什么指望!中国还有什么希望!历史和现实雄辩地证明,资本主义是邪路,个人主义是歧途,拜金主义是黑道,惟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才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正道。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