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私有制的“民主”和公有制的“民主”
民主是个好东西。
民主最实质性的意义,就是人民的统治,人民的选择。
人民的范围很大,人民的统治不是直接进行的,是通过人民的选择,委托一少部分人来间接进行的。委托的方式是举手或者投票。
然而,在“私有制”的社会,必然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必然导致人的经济条件、政治地位、信息话语权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因此,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平等和自由。
曾在美国留学的钱学森在谈到美国的教育时说:“就以加里福尼亚州来说吧,那里控制州立学校的是教育委员会,而教育委员会的成员是选举的。这里就有文章可做了。选举是需要把候选人名单向选民介绍的,候选人自己也可以作演说来竞选。谁来介绍候选人名单呢?报纸;而报纸是谁在控制着呢?资本家!候选人作竞选也得到处跑,跑就得花钱、花时间,谁有钱,谁有时间?资本家所支持的人!所以一般来说,只有被资产阶级的统治者所赏识的人才能选上教育委员会,他们是绝对控制着加州教育委员会的。好了,有了这么一个反动的控制机构,任何有一点点进步成分的措施都是难以通过的。例如:记得在1953—1954年就发生过在加州‘派萨厅那’市的中、小学校里要不要介绍联合国工作的问题,其实这至多也不过是说在今天的世界中,我们需要国际间的合作,和平共处。但是当地的资产阶级统治者就大为震怒,通过教育委员会撤了该市的教育局负责人。本来么,要制造国际的紧张局势又怎么能容许人说国际合作与和平共处呢? ”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凡是社会上一部分人享有生产资料垄断权的地方,劳动者,无论是自由的或不自由的,都必须在维持自身生活所必需的劳动时间以外,追加超额的劳动时间来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生产生活资料,不论这些所有者是雅典的贵族,伊特剌斯坎的僧侣,罗马的市民,诺曼的男爵,美国的奴隶主,瓦拉几亚的领主,现代的地主,还是资本家。”
只有真正实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人人享有经济上的平等,才能实现政治上的平等,才能实现真正的民主。
何新说:一党制与民主制度不矛盾
“再谈关于政治改革和民主问题。当今中国‘吏政’不良,有目共睹。中国确实需要改革政治制度。
但是对这种改革,自由派主张从宏观入手,引入美国模式,让共产党下台,搞多党制、直选制。
而我则认为,一党制度与民主并不矛盾。民主制度涉及形式与实质。拉美、非洲的许多国家,以及像南美的海地、亚洲的菲律宾那种垃圾国家,都早就引入了形式化的美国模式政治民主,但是那里的民生极其贫穷,穷人众多,灾难频发,百姓连基本生存权都难以维系,何谈其他公民权利?
我认为,判断民主水平的尺度是实践与实证。一种制度只要能使得经济繁荣,民生幸福,社会和睦就是好制度。西方既有总统制下的民主,也有君主制下的民主。归根结底,政治好坏不是看总统是否民选,而是看社会是否安定,民气是否祥和,经济是否发展,阶级矛盾是否缓和。
在一党执政的体制下,也可以实行有实质内容的人民民主。20世纪亚洲著名的新加坡就是实施独裁政治和民主兼容的公认实例。
民主不民主,不应当引进西方政治模式作为判断的尺度。当前中国政治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无法通过外来模式解决,而是应当针对当前的政治弊端,从改革基层组织制度和权力结构的配置入手解决。削弱诸侯的权力,建立各级集体领导制度(实际也是分权制度),建立有效、有威慑力的监察制度,弹劾制度,强化对各级官员特别是地(市)、县(市)、乡级官员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这才是符合中国国情而会为老百姓欢迎的良性政治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