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张五常的《新卖橘者言》,有篇提到“二十多年前被迫作评审,决定一个助理教授应否升级。见该教授专于产出函数研究,我问:「当你在街头让一个孩子替你擦皮鞋,擦好后给他一元。这一元是购买孩子的劳力呢?还是购买皮鞋给擦亮了?」他答不出来,不能升级。”不禁想到张五常在其它文章中多次提到的,自己口试的“典故”。不同的文章有些出入,我们这里引《求学奇遇记》:
“口试问的当然是经济理论,我对答如流。不到一个小时,赫师说:「差不多吧。」然后翻阅我的档案,说:「全部是A?我没有见过。高级理论是难不倒你的了,让我问初级的吧。在竞争市场上,行内的产出者不会有盈利,为什么他们还要竞争下去呢?」我回应:「因为成本是最高的代价。」赫师说:「对!」站起来,要走了。殊不知另一位教授(R. Baron)说:「等一等,我要问为什么在最高的代价下会有竞争?」这问题难倒了我。其实答案是浅的:最高代价是说竞争者不会另谋高就。当时我答不出来。
该口试不通过,没有补考这回事,要离校了。同学哗然,几位教授找我,希望我留下来,说他们决定让我补考。后来我在初级理念上痛下三个月功夫,补考是谈天气,说家事。据说几年后因为我的「典故」,加大经济系取消了那个口试。”
那位助理教授当然是没有张教授的天才了,但如果给个“痛下三个月功夫”的机会,有点小成也说不定。我不由感叹万千,人心不古啊!而且我还想知道,这助理教授是否张教授的学生?这是很关键的一个问题,因为张教授也说了,他自己的理论和传统分析不同的。如果这助理教授是张教授的学生,那么不升级是应该的;但如果不是,仅仅因为这个问题而不能升级,就不太妥当。
我们这里不妨模拟个哲学教授的升级评审。主张“白马非马”的公孙龙,就是要参加升级评审的哲学助理教授;至于评审官,就是主张“白马是马”的区区在下了。我的问题是:“公孙龙先生,你是人么?”如果公孙龙答“不是”,虽不合我的逻辑,但和他自己的逻辑一致,可以升级。如果他答“是”,虽合我的逻辑,但和他自己的逻辑不一致,对己对马标准不一,还有点耍滑头拍马屁的嫌疑,不可以升级。请问张教授,可怜的公孙龙要怎么回答,你才可以叫他升级呢?
【补记】说实话,加大经济系口试过关的标准我没搞太清楚:是只有过与不过两种情况,还是过关也分优秀与及格之类?照张五常的描述似乎是这样:只要有一个问题答不上来,其它再怎么对答如流都没用。好些年后,赫说「当时大家觉得你锋芒毕露,希望你能收敛一下,但我们是做得太过分了。」这话是说,他不让张五常过关是故意的。我就有点搞不太清楚了,根据张五常的描述:赫都已经说「对!」站起来,要走了,显然是要过关的意思;过分的最多也就是那个殊不知的另一位教授。而且张五常说了,这个口试是没有补考这回事的,那么在我看来:先故意使其不过关,再破没有补考的例,就不但没有“希望你能收敛一下”的意思,倒是有要刻意制造一段神话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