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真学问”?何谓“伪学问”? 何谓“真学问”?何谓“伪学问”?
何谓“真学问”?何谓“伪学问”?
学问分真假。那么,何谓“真学问”?何谓“伪学问”?这是个问题。
有些人把自己所掌握的一些“宇宙之象”的“象毛”当成“真学问”,而把那些与他们不同的认为“象毛”不是“真学问”的人的学问称之为“伪学问”。“伪学问”不是学问。这样,他们就以“同一化逻辑”达到了阿多尔诺所说的扼杀“非同一物”的目的。这就是现代社会及其制度的逻辑——以同一性逻辑吞噬、消灭非同一物。
可是,把一种与他们的学问非同一的学问打上“伪学问”的标签,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这种学问的真伪问题,因为,这种学问的真伪问题,归根结底是需要由这种学问的性质来证明。就像我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群氓和专家学者鄙陋识见的轻蔑》和《何谓知识?——谈谈“大知”与“小知”》两篇文章中用“盲人摸象”的寓言所阐释的,某些人所拥有的学问、知识,乃是些“象毛”之类的“小知”,它们通常被人们称之为“学问”、“知识”,这并无不可,可是,这类学问、知识,并非“象本身”,它们仅仅是“象”的“皮毛”而已,因而,严格说来,它们算不上“真知识”。相反,那些清醒地意识到“象毛”不是“真知识”,从而自觉地超越和扬弃“象毛”之类的“表象知识”之后而达到的知识,才是“真知识”——“大知”。“小知不及大知”(庄子)。
至此,何谓“真学问”,何谓“伪学问”的问题,不是一目了然吗?
《现代人生哲学》之所以被某些学者们打上“伪学问”的标签,其原因就在于它不同于某些学者所拥有的“象毛”之类的“知识”,而是一种可能他们终生都不可企及的“大知”的缘故。亦正因此,《现代人生哲学》就成了现代社会知识学术体系中的异类、非同一物。
可是,《现代人生哲学》坚决地拒绝现代学术的驯化,拒绝被同一化。因此,它被打成“伪学问”的标签从而被逐出“学问”的殿堂是不足为奇的。但,阿多尔诺的否定的辩证法告诉我们,“非同一物”作为一个有巨大生命力的新事物是不可能被扼杀的,它是杀不死的,它只能被暂时地遮蔽。一俟时机成熟,“非同一物”必会彰显出自己的真实存在。——不幸的人有呼喊出自己的痛苦的权利。
由于现代社会是按照绝对同一化的逻辑即“等价交换”的市场经济逻辑构造的,故,非同一物遭受现代社会体制的打压是其必然的命运。非同一物正是在与现代社会同一化的体制的博弈中获得自己的现实存在的。
作为非同一物、异类的现代人生哲学,是现代中国大学体制中的一个“不和谐音”,正因此,它“被和谐”掉,是理所当然的。相反,它曾堂而皇之如入无人之境地在南开大学疯狂讲授了十年(2000-2010。其中有两年[07、08]“被和谐”过,还有两年在天津大学和泰达学院开过课),真是奇迹。这种奇迹说明,只要在绝对同一性的逻辑不是特别严密即现有大一统的体制出现盲点的地方,它就有蓬勃生长的可能。可是,随着它的力量的壮大,目前的大学体制的恐惧与日俱增。直到有一天——就是今天,大学体制再也无法容忍它的存在了。如是,现代人生哲学就完美地完成了它的凤凰涅磐。
万岁!——现代人生哲学!
2010,5,8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