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请问:洋大人的“丁丁保卫战”算哪门子“人民至上”?

火烧 2022-04-03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批评某医院宣传‘洋大人丁丁保卫战’引发舆论不满,质疑其是否真正体现人民至上,呼吁宣传部门关注普通民众,而非特权群体,引发对医疗资源分配与舆论监督的讨论。

  昨天我在微博的那贴转发“外省”第某人民医院宣传稿的网文,把原文中的“丁丁保卫战”——这个中心词拎出来,果真大多数网友和我一样,对此深恶痛绝。没多久引爆该话题,某院自己就找《某某新闻》删了贴,也删了自己的公众号文。

  甚至大概率是“外省”有关部门,还工作做到夹总那里,让我的帖子消失了。

  于是随之问题来了:

  有人说你混淆时间,手术是3月2日,所以没啥大不了的,这算问题吗?

  是的,手术很成功没啥问题,也许填补了技术空白这也没问题,救治黑人病患也没啥问题,做手术的时间也没啥问题,问题是你拖到4月1日发布是什么原因?

  那我就只能说你,不是蠢就是坏了,时间背景太敏感了,你此时发出来是啥意思?邀功请赏,还是找骂?

  还有朋友说,可能是某院公号小编,看不下去目前状况,给院领导埋了个雷。问题是公号文章有审核发布流程,某院负责宣传的院领导不预审过目吗?无论审了,还是没审,都说明负责管宣传的相关领导,已经蠢到脱离群众舆情、是非不辨、香臭不分的地步了!

图片

  作为曾经的宣传干部,我也想就这个话题,展开多说几句。

  我们河南有句俗话,叫“不打勤不打懒,专打不长眼的。”在“外省”疫情因为共存派的瞎胡闹而愈演愈烈,医疗资源被大量挤占,很多老人和病人继续救治的情况下,你们宣传的是啥?

  是洋大人优先,是一见洋大人,从上到下就都跪下了,各级领导重视,甚至《某某新闻》,还要在公众号文章的基础上加个“市领导批示”。咱不知真假,只是想问问,换位思考下,您如果不是宣传干部,不是主管宣传的领导,而是小老百姓,特别是老旧小区老人和病人的亲属,你怎么看某院和《某某新闻》,大肆宣传的这场洋大人的“丁丁保卫战”?

  喊好喝彩吗?

  想必多数正常的中国人都不会!因为我们一定对超国民待遇的,各种高看一眼,深恶痛绝了。这里是人民的中国,你们口口声声的人民至上(文章里说的,可不是我故意上纲上线),那么什么是人民?

  当然中国人民是首先要“至上”的“人民”吧?否则那就真成“洋茎梆”和“爱丁堡”了。

  如果作为宣传部门的同志,认可我说的这个“人民至上”的话,那么我就建议未来的宣传,应该真正关注人民,做到真正的人民至上。

  举个例子,如果昨天你们的新闻,是救治一位老旧小区的独居老人,或者一位来自苏北、皖北的民工师傅,再或者是一线的护士、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那么这就没有任何问题,大多数网友不但不会骂,还会称赞你们做得好。

  这是人民啊,最广泛的普通劳动人民,也是广大网友的身边人,大家能感觉到温暖,能不称赞你们吗?这还用你们四处删帖吗?

图片

  说到这里,建议你们好好重温下六十二年前,一篇著名的新闻报道《为了61个阶级兄弟》,虽然已经从课本里被删除很久了。

  1960年,山西平陆修公路的民工师傅出了事,全国军民齐救治,这里面当然包括伟大的上海人民。里面提到的特效药——二巯基丙醇,就是国营上海第一制药厂,打破外国垄断和所谓科技神话,研制生产出来的。正因为上海人民,它再也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儿,它的身价,已经从特种药品降为普通药品,所以需要就有,才能及时挽救群众性命。

  所以说到底,做新闻不能眼睛朝上,唯洋宣传,动不动就是洋大人挑大拇指OKOK,普通群众说你好,那才是真的好!

  说到这里,想必又有人抬杠,说这样的宣传偏好,并非“外省”一家,以前这样的多了。某地洋人丢了辆自行车,就缇骑四处,翻遍全市,最后还大肆宣传,功德无量。

  是的,我不否认,原先这样的事情很多,但问题是现在的中国老百姓,已经对这种“宣传”深恶痛绝。您再搞这样的宣传,除了滚滚骂名,还能引来什么?流量吗?如果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就当我没说。如果您觉得心有所动,还拿自己当中国老百姓之一分子,那就听我一句劝:

  为群众,为基层劳动者和一线工作者做新闻。也许目前没啥效果,可是久久为功,春风终有唤回来的一天,毕竟——大人,时代变了!

  附:奇文共欣赏一篇。

图片

图片

图片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