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网络声音, 领导听得见吗

火烧 2008-09-24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网络声音是否被领导听见,列举多位省委书记重视网络舆论,通过网络平台与网民互动,体现网络成为政府了解民意的重要渠道。

                   网络声音, 领导听得见吗  

                         郑明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渗透到中国民众的生活中,日益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基本工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借助网络评论和参与重大事件,反映社情民意,表达自身诉求,网民群体已经成为推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倾听网络民声,是各级领导干部联系广大群众的一个重要平台,是党和政府关注民生的重要的渠道。   

最近几年,汪洋、张春贤、强卫、卫留成、苏荣、徐光春等多位省委书记对网络舆论的重视早已给网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各级领导干部重视网络的事举不胜举。  

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说:“领导干部懂不懂网、上不上网、用不用网,是具不具有现代意识、能不能跟上时代潮流的一个重要体现。”2007年2月,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在红网论坛用实名注册,发帖向所有红网网友拜年。2008年7月16日,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在看到一位网友发在新闻跟帖上的关于省属高校干部任命的意见之后,张春贤立即了解情况,迅速作出指示。  

2008年,青海省省委书记强卫更是表达了这样一种理念:今天,不上网、不重视网络建设、不会利用网络的领导,不能算是一个现代化的领导。作为地方领导干部,除了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外,我们还要养成上网的习惯,让上网成为我们的“第五习惯”。  

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则成为全国第一个有QQ号的省委书记,表示网友可以通过QQ留言与他沟通。他在2008年春节,通过省内主要新闻网站发布了《致广东网民朋友的一封信》,向网民拜年。公开信表示,对于共同关心的话题,愿意和大家一起灌水;对于工作和决策中的不完善之处,也欢迎大家拍砖。  

2008年初,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做客新华网与网友交流,坦承自己也是一位网友,几乎每天都上网,会用半个小时在网上浏览。  

2008年6月2日,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和二十多位为江西发展建言献策的网友展开了一场面对面的交流。网上交流又变成了网下对话。  

2008年6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网与网友展开在线交流,指出“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   

。。。。。。。。。。。。。。。。  

从中央到地方,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通过网络与人民群众直接对话,希望借助网络掌握第一手的材料,了解民情民意,从而有针对性地做好群众工作,满足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毫无疑问,这些领导成了网络上的明星,也提高了自己的名气,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政坛的新风气。  

但各级领导干部能否听得到网络声音,这恐怕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得清楚的。倾听网络民意,只不过是开了个好头。真正要做的事还有很多。  

其一,作为一名领导,一天的时间大都花在各种各样的会议、接见、会见、陪同等事务上,上网的时间未必就有保证,一天真正有一个小时时间上网的领导干部可能不会太多。保证有一定的时间上网是真正倾听民声,了解民意的重要前提,如果连上网的时间都没有,想利用网络了解民意无疑是一句空话。  

其二,假使领导一天至少有一个小时上网,可是网上的消息真的是多如牛毛,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信息看得你眼花缭乱,不知道哪些信息是真正所需要的。哪些是真民意,哪些是假民意,真假难辨!更何况,网络上那种无中生有、造谣生事的也不少见。利用网络攻击他人的事也是时有发生。更糟糕的是,有人花钱请枪手,制造假民意,还说得有鼻子有眼的。  

其三,新闻网站的新闻,各个论坛、社区的帖子更新特别快,加之一些网管可能会对一些敏感的文章进行过滤,到头来,领导看到的是清一色的歌舞升平文章,那些揭露社会黑暗面,对当地政府有负面影响的消息,早已被网管“枪毙”了。这种情形,听到的民意也是打折的民意。  

从人性的弱点来看,大家都愿意被赞美、被吹捧。同时,趋利避害又是人的一种本性。有些领导可能只喜欢网络上的吹捧,网站编辑保留这些对领导赞美的文章,恰恰迎合了领导的心理需要。再说了,某个网站对某个领导的杂音太多的话,可能对这个领导的仕途有一定的影响,也可能会影响其所在行政区域的形象。  

举个例子,比方在A省,那么A省的网民可能根本就看不到任何对A省党政领导批评的文章,其批评的文章涉及批评的级别等多是厅级干部,但是如果你在其他省的一些论坛上,也许会偶尔看到一些对A省党政领导批评的帖子。  

其四,就算是领导积极利用互联网优势,公开电子邮箱,开设博客,面对五花八门的民意,领导能考虑那么多吗,领导能解决那么多的问题吗?难!确切地说,不是领导不知道真正的民意,而是问题太多,任何领导根本就没有这种能力站在庞大的官僚阶层的对立面,网民发出了自己的呼声,领导也听到了真正的呼声,可又能怎么样?  

在网络上会不时看到对一些腐败分子的检举揭发,有的还是实名举报,并且将被举报人的各种腐败事实也都一一列举出来,网民义愤填膺,自然希望严惩腐败分子,可结果怎么样,过了一段时间,也未见有任何动静,腐败分子还不照样当官。象这种情况,你要说纪检、反贪局等部门一无所知那是不可能的,关键在于这些部门根本就没有将这种民意当一回事。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网民的增多,网络民意社区以其特有的形式吸引了众多网民,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这是每一个领导都应该高度重视的。如果所有的领导都能重视网络民意,“常上网看看”,经常倾听民众的呼声,关注并积极采纳来自网上的意见和建议,我想我们党和政府即使面对再大的困难也是能克服的。领导干部多听听网络声音,对自身、对所在的行政区域,对我们这个国家,都是有利的。  

话说回来,网络民意只是民意来源的一种,领导要重视,但也不能只重视网络民意。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