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香港:领汇事件及私有化的后果

火烧 2009-08-14 00:00:00 国际纵横 1025
文章分析香港领汇私有化事件及其后果,揭示公屋租金上涨与私营化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强调私有化对公共服务质量的冲击。

香港:领汇事件及私有化的后果
星期四, 13 八月 2009.

只有劳工团结斗争才能击败私有化之“罂粟”

草根(香港) 中国劳工论坛 (chinaworker.info)

自冷战结束后,新自由主义者当道,资本主义之风横扫全球。冷战的最后几年,各国的领导人都纷纷成为亲资本主义的右翼或完全之实用主义者,彷佛大局已定,廿一世纪将是资本主义的世纪,社会主义已死亡。

在这背景下,英、美、德等欧美各国将其国营的公共服务私有化以减低在冷战时期高昂的公共开支。在当时,人们还以为这是个发财的良机,而大力支持政府的右倾政策。可不过几年,公共服务私有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让政府的如意算盘打不响了。私营公司为追逐利润而压低成本,造成公共服务质素低下。而面对承担社会责任的要求却以股东利益为由去拒绝。素以自由经济闻名的香港亦面临相同命运。

2004年房屋委员会(下称:房委会)以财政困难为由,决定分拆旗下商场物业和停车场组成领汇房地产基金(简称:领汇)上市。一石激起千层浪,消息传出后立刻激起极大反响。中产阶级视之为赚钱途径,商机无限。可是公屋居民等十分忧虑。原因有二,一、公屋商场租金一向是房委会的重要收入来源,若将商场分拆出售予领汇,房委会为填补财源或会大幅增加公屋租金,令低收入人士雪上加霜;二公屋商场私有化后,领汇为提升利润必然大幅加租,压力自然会转价至公屋居民。

当时社会主流并未察觉到这个危机,反视阻止领汇上市的人为阻人发财。2004年公屋居民卢少兰婆婆和一众社会人士如立法会议员郑经翰、陈伟业等,向高等法院提出司法复核阻止领汇上市,被判败诉。卢婆婆之后上诉,可惜最后依然败诉。可是,社会因此而关注公共资产私有化。房委会亦搁置上市领汇。 惜领汇2005年终得上市。而终审庭亦判房委会胜诉,人民无力循法律途径阻止领汇上市。

领汇上市后,以商业原则运作,将旗下商场重新包装翻新,并且以此作借口大幅提升商场和停车场车位租金。除大幅加租外,更停止与小商户续约,把铺位租给连锁式经营的大财团,如李家诚旗下的百佳咖啡餐厅(pokka cafe)和消费较高的星巴克咖啡(starbucks)等等。这无疑扼杀了小商户和草根阶层的生计。公屋商场再不是以提供价廉物美产品予公屋居民为目的,反而是为了赚钱而让公屋居民承担贵价产品。

2006年12月,领汇旗下重点商场慈云山中心,于完成商场改善计划后拒绝与凤德楼海鲜酒家续约,然后再把铺位招标予符合商场形象的商户,结果服务街坊多年的凤德楼海鲜酒家不敌连锁经营的裕满人家。

根据领汇监察(link watch)近期调查领汇其中14间商场的报告指出,2009年比起2008年连锁经营店铺比起2008年有约5成的增长,其中近半的商场有逾倍升幅。而刚完成翻新工程的将军澳厚德商场和天水围天耀商场甚至升逾两倍。这反映领汇倾向把商铺租予大财团,以吸引人流,增加租金收入。可是,这无疑扼杀了小商户的生存空间。

即便如此,公屋商场毕竟最终也是公屋商场。公屋居民收入微薄(申请虽经入息审查,申请一人单位月入不能超过大约6200港元(约合620欧罗),负担不起昂贵消费品。所以连锁店如吉之岛(jusco)、实惠(pricerite)等亦抵受不住领汇的加租压力被迫结业。

小商户面对领汇吸血鬼般疯狂加租近倍,难逃一死。2009年7月15日,小商户马汉龙于自身寓所跳楼身亡。他生前为商户代表,与领汇谈判达成不大幅加租的协议,岂料领汇出尔反尔,令死者遭受埋怨。领汇却对此等消息视若无睹,可以预料,类此事件将陆续有来。除大刀阔斧向商户加租开源外,领汇还透过裁员、减薪、外判工作予承包商等节流措施提高利润。

领汇上市之始,其旗下商场的清洁工工资之低已经是臭名远播,即使清洁工每天工时达10.5小时甚至长达15小时,时薪亦不过大约15港元(约合1.5欧罗)。马克思认为资本家会剥削剩余价值,今天在香港,资本家更剥削非剩余价值的部份。

可是,这不过是开始。领汇为进一步压低成本,更把多个商场的清洁工作、街市的管理工作外判予承包商。承包商为求赚钱亦妄顾工友权益,甚至无视法纪。外判工人高工时、低工资、老板亦没有提供安全工具,须工人自掏腰包。更甚的是,他们须面对老板刻意侵犯劳工条例,赤裸裸的剥削。工人的强积金、劳工保险、劳工假期均被老板克扣。

2007年,领汇外判将军澳厚德街市予承包商翻新。可是,承包商于工程进行时关掉自动洒水系统,于是一场小火变成燎原大火。这显示出领汇对承包商缺乏监管。街市商户损失惨重,可是领汇及承包商均拒绝承担责任。

2009年6月领汇公布全年业绩前, 178个停车场外判管理合约于2009年7月中届满,新合约生效后,每日工时由8小时增至12小时,时薪由原来28港元(约合2.8欧罗)减至约23港元(2.3欧罗)。此外,部份停车场员工2009年7月中后不再受聘。涉及的停车场包括屯门、天水围、将军澳、深水、大埔等。每个场地平均裁减半数员工,其中一个场地原有15名护员,减至只有3人,估计总共有百多名员工被裁减。 但6月26日,停车场的保安员进行了罢工抗议,之后在工联会和员工的一再抗议下,领汇于7月8日收回了改制的决定。之后工会又与员工组织抗议活动以迫使外判商信和管业优势停止已经实施的二更制,重新召回被解雇的保安员。

“相当称职的”领汇一次又一次向香港人民展示何谓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资本家,而工人抗争的成功也充分证明只有团结的斗争才是争取工人权益的唯一出路。

除了房管会下属的领汇外,香港的铁路服务亦被私有化。随着私营的地下铁路公司和政府全资拥有的九广铁路合并为香港铁路有限公司(下称港铁),香港的铁路服务亦被私有化。同时,港铁亦垄断全港的铁路服务。

港铁作为一个每天载客量位居全球第7、达430万人次的唯一服务供货商,港铁的任何一个决策均影响许多人。

首先,两铁合并时,港铁裁减了为数不少的因合并而工作重迭的员工。而其票价可加可减机制亦因通涨及综合消费物价指数水涨船高变得只加不减。原两铁分别提供的优惠亦遭削减。西铁九龙南线通车后票价更加至三成。两铁合并不过两年,相信其余恶果将会逐步浮面。

政府将公共资产出售,并且对其缺乏监管,任其压迫剥削人民而助长资本家的茁长。就如领汇,它压迫驱赶小商户被将铺位租给大财团,减低阶级间的流动性,加深贫富悬殊。

很多时公共服务行业由于其本身特性都是自然垄断的。将其私有化后,私营公司便得以垄断市场。加上私营公司不受公众监管,成为独立王国。它们只需对股东负责,而非对人民负责。面对利润,它们拒绝承担社会责任。恶果便由人民去承担。

公共服务私有化后,私营公司为谋利润,必然会尽可能压低成本。其中便包括压迫工人。以领汇为例,它年利润达1亿8千万,仍然裁员、减薪、加工时。原因无他,只为「对股东交待」而已。

无论政府将公共资产出售,抑或将公共服务控制权外判都是不可接受的,无论从任何观点看亦说不通,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相违背的。


坚决反对将公共服务私有化。人民缴纳税金予政府, 政府即应供给人民优质合理廉价之公共服务,政府有责任向所有的普罗大众不分贫富贵贱提供相同的服务。国有化公共资产必须牢牢地控制在人民的手中,以免资本家垄断社会资本,抢劫人民。我们不但坚决反对私有化公共服务,更支持国有化公共服务和公共资产,以及尽快落实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等保障工人的法案对抗资本家蚕食,确保工人阶级的生计。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