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信用卡改革法》通过之后
美《信用卡改革法》通过之后
《信用卡改革法》之所以能够很快通过,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用卡业务不是高盛等券商的生财之道,并不涉及他们的根本利益。而在华尔街这块地盘上,券商是主帅、是灵魂,只要券商没有坚决反对,事情做起来就比较容易
□朱伟一
金融改革最容易说,真正做到却很难。奥巴马举步维艰,一筹莫展。但在信用卡方面他倒是进展神速,颇有斩获。2009年5月22日,奥巴马签署了将在2010年2月生效的《信用卡改革法》(CreditCardRe-formAct)。
说是《信用卡改革法》,但看上去颇似“未成年人”保护法。比如,该法规定,21岁以下者申请信用卡,须有年满21岁者担保。这条规定旨在保护美国大学生。金融危机爆发时,美国84%的大学生至少持有一张信用卡,其中四分之三的大学生2008年因透支而交纳高昂费用。在过去,美国许多大学的校方更是推波助澜,鬼鬼祟祟地与信用卡推销人签订秘密协议,得了好处之后便让他们在校园里到处乱跑,以各种方式推销信用卡。
中、美两国的文化深处确有相通之处。不错,信用卡业务在中国仍然是风平浪静,波澜不惊———信用卡透支的上限很低。中国传统文化中不相信个人,官办银行很难在没有抵押的情况下允许个人大量举债。但中、美两国在对待下一代方面却是五十步与一百步的关系。我们这里是用“奥数”以及种种有用无用的学习和考试来折磨自己的子女;美国那边是让下一代背上沉重的债务,今生今世不得安宁。死罪可逃,活罪难免。
奥巴马和他的同志们古道热肠,推出新法,力求消除弊端。但在年龄方面下如此功夫似乎逻辑不通。不错,年龄和阅历影响判断力。美国《宪法》就明文规定,众议员必须年满25岁,参议员必须年满30岁,而总统则必须年满34岁。可奇怪的是,美国法律不许21岁以下者单独申请信用卡,却允许年满18岁者投票选举总统,允许他们结婚。加利福尼亚州、佛罗里达州和阿拉斯加州还有议员提出建议,要把公民投票的年龄降低到16岁。按照常理,选举总统和婚姻大事远比如何使用信用卡来得重要。还有,华尔街各大银行的掌门人早已步入中年,阅人无数,洞穿时世。庞氏大王麦道夫更是一位到了智叟年龄的长者。但正是这些舵手和导师们,把美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引入了金融危机的歧途。试问年长何用?当然,从另一方面说,这也并不奇怪。金融危机之患,是华尔街的“老少爷们”去抄别人的后路,去“劫掠”别人的钱财。从“老少爷们”的角度出发,那当然是合理的选择。
除了保护“亚”成年者之外,《信用卡改革法》还规定:信用卡公司提高利息之前,必须提前45天通知持卡人。还有,信用卡公司不得上调现有账户的利率,除非借贷者延迟还款60天以上。以上措施都是很有针对性的。比如,美国银行的信用卡透支利息高达19%,而且只要持卡人一次未能按期支付,利息立刻跳到25%。这样的高利贷,真是有点人吃人的意思了。也有持卡人奋起抗争,干脆不再交纳任何费用。美国银行失误亏损,政府就撒钱相助,但消费者有难,政府便坐视不救———持卡人委实不服。银行一时拿他们也没有办法。金融危机之后,人们对大银行普遍比较反感。这种情况下,如果银行大规模起诉消费者追讨欠款,似难获得法官的同情和支持,胜算把握不大。如果再弄个陪审团审判,由普通百姓组成的陪审团绝难判银行胜诉。
信用卡业务当初银行要价太高,过后又难以收回欠款,相关银行的损失自然可观。以美国银行为例:2009年5月,美国银行信用卡的违约率是12.5%,6月份就增加到13.8%。提供信用卡业务的其他各大银行的情况也大同小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在美国总额1.914万亿美元消费者债务中,约有14%将成为坏账。花旗集团(Citigroup)、美国银行(BankofAmerica)、摩根大通(JPMorganChase)、富国银行(WellsFargo)以及美国运通(AmericanExpress)等发卡机构的信用卡资产组合,已遭受数十亿美元的损失。据说欧洲那边也是暗流汹涌:欧洲2.467万亿美元消费者债务中,将有7%无法收回。
《信用卡改革法》又是一记重拳,打在了银行的痛处。发卡银行鬼哭狼嚎,哀声一片。美富律师事务所(Morrison&Foester)的研究表明,《信用卡改革法》的问世,对商业银行打击很大,银行业每年可能损失逾100亿美元的利息收入。同时由于放贷标准的提高,4500万消费者无法得到信用卡,贷款额度将减少9310亿美元。2009年7月16日,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JamieDimon)发飙,声称新法将导致摩根大通在2010年出现至多7亿美元的损失。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各家银行损失惨重,说话都不太硬气,但摩根大通和高盛除外。2009年第二季度摩根大通的收益达27亿美元,同比增长36%,超出分析师的预期。戴蒙先生踌躇满志,很有“欲治天下舍我其谁”的意思。凡有华尔街向政府叫板之事,大多由戴蒙先生打头阵。更何况,摩根大通是美国最大的信用卡发行机构之一,反对《信用卡改革法》,戴蒙先生自是当仁不让,不惜撕破脸皮抨击奥巴马政府。
戴蒙先生单打独斗,还是有些孤掌难鸣。《信用卡改革法》之所以能够很快通过,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用卡业务不是高盛等券商的生财之道,并不涉及他们的根本利益。而在华尔街这块地盘上,券商是主帅、是灵魂,只要券商没有坚决反对,事情做起来就比较容易。
不过细想起来,戴蒙先生也并不是全无道理。还是以年龄为例。美国从军的最低年龄为16岁。根据美国法律,未满18岁者不能被派往海外作战,但海湾战争期间美国人权组织发现,伊拉克前线居然有60名17岁的美军士兵。美国是募兵制,而且兵源紧张。美国军方以股票路演的热情招募青年入伍。未满21岁者能够决定是否当兵赴死,却无权单独申请信用卡,的确让人不好理解。其实,信用卡业务也好,古今中外的其他金融业务也好,不骗年轻人,不骗弱者,哪里能有大钱可赚?马不吃夜草不肥嘛。
好在美国信用卡业固然问题严重,但主要是消化后果的问题,重演骗局的可能性较小。美国人反正是要过紧日子了,赊账的可能性减小。2009年,美国预算赤字预期将达到1.84万亿美元。持有8000亿美元美国财政部债券的中国政府很担心,一再敦促美国政府不要乱来。中美经济战略对话上,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也信誓旦旦地表示:“我们决心采取措施增加储蓄,减少联邦赤字,在2013年使赤字达到可持续水准。”只是,政府官员的话不好随便相信的。盖特纳的诚信度就比较低,他当上大官之后还偷过税。这回盖特纳大谈“可持续性”债务,但什么是可持续性债务,谁也不清楚。现在是一笔糊涂账,到时候更是一笔糊涂账。但即便美国政府无法降下赤字,普通百姓也还是要过紧日子。
美国普通家庭已债台高筑。1990年代初,美国家庭的债务总额是美国国内生产总额的三分之二,2001年达四分之三,2008年则达到100%。要想回到2001年的负债水准,美国家庭平均要偿还其所欠债务的25%,约合3.5万亿美元。看来,不过几年紧日子是不行了。当然还有《信用卡改革法》,该法对消费者和发卡公司都是不小的限制。
(作者系社科院法学所兼职教授)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