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旱涝急转说起
一周之前,各类媒体纷纷报道;长江流域旱情严重,人畜饮水困难,大湖变草原,碧波荡漾成了无边绿原。当时就这种现象的发生归罪与大自然,说是“埃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等等,预测这种旱情将会持续……,可是老天爷不帮忙,开了个小小的“玩笑”,转眼间暴雨如注,城镇被淹,村庄冲毁,万倾良田变成汪洋一片。不知道现在这个情况又要归罪于谁呢?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早在1934年,毛泽东同志就提出的著名论断。来自农村的毛主席,深知水利对农业的影响,历来十分重视水利;作为领袖,他真正地把准了水利的命脉,开创了中国水利事业最伟大辉煌的时代。新中国成立以后,毛主席先后作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一定要根治海河”的题词,1953年2月19日他在“长江号”军舰上意味深长地说:“水治我,我治水,我若不治水,水就要治我,我必须治水!”。遵照这一指示,在1949至1978年间,全国建成大中小型水库86,268座,有效的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与此同时,每年全国农村在冬季农闲时节,在“人民公社“的统一组织下,开沟挖渠,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为以后的连续农业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综观近30年,从实现分田到户以后,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集体所有制荡然无存,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成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30年只修各类水库827座。村,乡级别的水利基本建设投入可想而知了。大批农民以每年几百元一亩的代价承包给“种田大户”,自己则进城打工。留在农村的都是老弱妇孺。而这些“种田大户”只管种,只管收,为了提高产量和收入,大量采用化肥,对土地采取了掠夺性的种植方式,使土地肥力下降,含水量降低。他们一旦秋收结束,粮食卖完即打道回府,至于水利设施完善,农田基本建设等等一概不管,而进城打工的人们,春节回家,节后返城,对于水利设施完善,农田基本建设根本不在他们考虑的范围内,而留守的老弱妇孺就是想去干,也力不从心。更有甚者,为了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地方官僚实施强征强拆,造房建楼,完全不顾水系的完整性,将原来的活水,变成了死水,将原来的水渠,变成了干沟。他们的作为,把27年建立起来的水利基础设施基本摧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真理必须经得起时间的验证,必须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今天发生的旱涝急转说明了什么?旱,水无方通过水利设施进行灌溉,涝,水无法通过水利设施进行排出。我们又回到了靠天吃饭的时代,靠一家一户,小农经济能完善一个村,一个乡的水利基础设施吗?如果说我们近几年农业丰收,有一大部分是在吃27年水利设施老本,再过十年我们还有这些老本可吃吗?遵循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的法则,建立合理的设施,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都江堰,郑国渠是如此,毛主席的“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也是如此。遵循自然规律,就是遵循科学规律。否则就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