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铅笔社”探讨经济危机成因
与“铅笔社”探讨经济危机成因
作者:游走游走继续游走
“铅笔社”以强烈的市场崇拜情结著名。在这里向大家推荐“铅笔社”李子旸先生的一篇论证经济危机成因的雄文(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develop/1/290917.shtml)
原文的观点,我简单归纳如下:
1、通货膨胀是货币中加入了“合法伪钞”。
****
2、“合法伪钞有两种来源:一是政府加印钞票,也就是纸币膨胀。二是银行部分准备制度。”
****
3、通货膨胀导致经济危机。具体过程如下:
“假设真实的储蓄-消费比例是2比8,通胀增加了4万亿合法伪钞,通胀制造出来的虚假储蓄-消费比例是6比8,这个虚假的6比8支撑着企业家进行投资。钱投出去以后,通过各种渠道,经过一段时间,作为各种收入,到达更广泛的社会成员手中。这个过程,就是通胀流传开、蔓延开的过程。钱到了社会成员手中以后,大家会按照哪种储蓄-消费比例进行分配呢?
如果人们还没有意识到通胀已经发生,就会按照原有的储蓄-消费比例安排自己的支出,也就是继续花掉8个,存起来2个。他们的不耐并没有改变。
在真实的2比8储蓄-消费比例下,生产要想盈利,就要符合这个比例的要求,生产出相应比例的资本品和消费品,也应该是2比8。真实的利率将调节生产比例,使之符合市场需求。合法伪钞制造出虚假的储蓄-消费比例,改变了真实的利率,这会增加对资本品的需求——资本品的价格不是大涨吗?并改变生产出来的资本品和消费品比例,使这个比例也趋向6比8,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资本品生产过多了,消费品生产则不足。
当广大社会成员按照真实的2比8储蓄-消费安排自己的收入时,问题就会暴露。他们将把更多的钱用于消费,而不是用于储蓄。储蓄的缺乏,将导致后续投资的不足。没有投资,就不会有那么多资金用于购买资本品。许多生产资本品的企业就会感到销售困难。他们发现,原来预期的盈利没有了,他们过去的投资计划可能失败了,他们将迎来亏损、破产和失业。
如果人们意识到通胀已经发生,情况会进一布恶化。在通胀预期下,人们会更多地消费,更少的储蓄。结果,对资本品的需求进一步减少,对消费品的需求更多。更多的资本品生产企业将亏损、破产和失业。
...这就是危机爆发的状况。资本品的价格一落千丈,和繁荣期的大幅上涨恰成对应关系。整个市场人心惶惶。生意很不好做,钱一下子难挣了。银行很难如期收回贷款,放贷多的银行甚至会破产倒闭。
...企业家之所以会犯集体错误,是因为通胀扭曲了利率这个至关重要的价格信号,因此企业家必然作出错误决策。这其实不是企业家的错,而是通胀制造者的错。”
****
4、政府为什么要制造通胀呢?
“由于通胀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在经济体中蔓延开。这样一来,就有一个效果,越早拿到合法伪钞的人,越占便宜。这些人拿到钱时,其他人还不知道通胀发生了,合法伪钞基本上可以当作等值真钞来使用。市场上的各种价格还没有上调,以抵消通胀。过一段时间,越来越多的人对通胀已经有所感觉,市场价格会出现上涨。稍后拿到钱的人能占到的便宜就小多了。最后拿到钱的人最可怜,他基本上只能承受损失了。
这是对通胀的一般分析。现实中的通胀大多来自于政府增印钞票和信贷扩张。政府增印钞票,最先拿到这些合法伪钞的人当然是政府官员。他们可以用合法伪钞支付各种开支。这实际上是从社会其他人那里变相征税,或者说抢钱。
那么,在信贷扩张中,谁先拿到合法伪钞?是那些有机会得到银行贷款的人。这些人是谁?不管在哪个国家,不管是民主国家还是专制国家,能够从银行拿到大笔贷款的人都绝不会是社会底层人士,而往往是和政府官员有各种各样关系的企业家和投资人。
也就是说,从通胀中得到好处的大多是两种人:政府官员和他们的朋友。
这就是政府官员总是热衷于制造通胀的根本原因。”
****
5、怎样消灭通货膨胀,从而消灭经济危机呢?
“通胀是一种很难被彻底控制的现象。通胀对政府官员和银行家,有着非常强的诱惑力。通胀深深地植根于人的某些劣根性,比如总是想要掠夺他人。通胀实际上就是对财富进行掠夺性的再分配,再分配的结果非常有利于通胀制造者。他们可以借机获取本来属于他人的财富。因此,至今为止,人类并未找到能彻底预防通胀的良策。
既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通胀,人们就只好准备迎接一次又一次周期性的经济繁荣和危机——商业周期,并同时接受经济波动必然带来的巨大的资源浪费。”
如果李先生的通胀导致经济危机理论成立,继凯恩斯后的新一代大师就非李先生莫属了,捧个诺奖回来也只当是探囊取物。
不过我这个无名小卒先要来煞煞风景。
李先生论证过程很精彩,可惜马脚最终还是露了出来---其结论十分让人费解:经济危机是通胀造成的-->而通胀是人为造成的-->而人为造成的东西,却又是无法避免的,因此只能忍受!
如果说“通胀深深地植根于人的某些劣根性”,因此就无法避免只能忍受,那么偷盗、抢劫、强奸、独裁、专制、奴役,哪个不是人性劣根性的结果,我们是不是也只能忍受?
如果李先生的“忍受论”成立,我们现在大概还生活在奴隶制度下吧。
一面说经济危机是人为造成的,对那些造成经济危机的人正颜厉色,一面却反对努力去消灭经济危机,反对与那些造成经济危机的人进行斗争,反对改变造成危机的制度,劝导大家只能忍受。以李先生的大智慧,似乎不该有这样驴头不对马嘴的逻辑。
常常以批评者姿态出现的“铅笔社”,其逻辑与行为也根本不符---既然口口声声要忍受,那为什么还要批评?闭着嘴忍受,省省力气多好。
通胀真的没有办法吗?
就在该文中,李先生亲口说“如果以黄金为货币,是很难有什么通胀的”。怎么又说没有办法呢?
至于银行的部分准备制度,改成“全额准备制度”不就行了?
储蓄转化为投资,需要经过低利率的价格信号引导,如果施行固定利率政策不就行了?
如果经济危机源于通胀引导出来的投资-消费比例失调,那么施行计划经济或者宏观调控,控制投资消费比例不就行了?
---办法很多,怎么就只能忍受呢?
看了李先生的文章,让我想起赵本山卖拐。
先把你的病情说得头头是道,然后你就说:病了就上医院吧。他说医院不好使。你说:病了就吃药吧。他说吃药不好使。那怎么办啊---就他的拐最好使。
李先生的“拐”就是市场经济,“铅笔社”崇拜如神灵的市场经济。虽然能带来经济危机,但仍然完美无缺的市场经济。虽然被人性劣根性扭曲,但却禁止人为纠正的市场经济。
预防通胀的方法是有的,比如金本位,但是包括李先生在内的所有资本主义的维护者,都不会施行。如果看完李先生的文章你就成为金本位的拥护者,成为全额准备制度和固定利率制度的拥护者,那么你也就成了“铅笔社”的敌人---是不是很奇怪?
找到了病因,却不让你救治,让你硬挺。“铅笔社”的逻辑就是这么奇怪。
李先生以及“铅笔社”以及许小年等,经常推销任由经济自由调整的理论,该理论不会被任何国家的政府所接受,对此结局李先生以及“铅笔社”以及许小年比谁都明白。三五年一次的经济危机,任由经济自由落体式的调整,资本主义只有一个结局:灭亡,而且是迅速灭亡。
那么李先生以及“铅笔社”以及许小年等人,为什么还要一再推销自己的理论呢?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不是希望政府接受,而是希望老百姓接受---希望老百姓能无怨无悔的忍受经济危机的悲惨后果,希望老百姓把怨言发在官员身上,发在“人性劣根性”上,而不是选择革命,选择改变经济和政治制度。
他们鼓励忍受,让老百姓忍受经济危机“带来的巨大的资源浪费”。但他们自己一丝一毫也不愿意忍受---他们强烈批评任何试图消除经济危机的行动!
他们要向读者推销这样的观念:经济危机很坏,人性劣根性作怪,但是,市场经济完美,资本主义无罪---说了半天,无非是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辩护,几百年来的老套子而已。(这一点我在《看看剥削阶级的觉悟》中有说明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4b03b30100dah7.html)
该文的结论露了马脚,所以我们如果反过头用怀疑的眼光看看论证过程,谬误也就一目了然。
历史事实证明,通胀根本不是经济危机的原因,就好像放松监管根本不是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经济学家众口一词批评监管不力,不过是掩人耳目而已。
有兴趣的朋友自己去了解一下金本位制度的历史,就什么都明白了。篇幅所限,不多说。
事实是什么呢?
1、剥削造成贫富悬殊,资本家产能过剩,老百姓没钱花,产品卖不出,工厂关门,银行坏账倒闭,工人失业。形成经济危机。
2、为了缓解经济危机,政府赤字,银行扩大信贷,刺激老百姓消费,形成通胀。
3、为了应对通胀,资本家大量在股市、债市、期市、汇市、地产、大宗商品上进行投机,投机泡沫破灭形成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深化,又扩展成实体经济危机。
4、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只能被延缓,无法被消除。
就是这么简单。
其实李先生大可不必那样复杂,胡扯什么通胀造成经济危机。
就算剥削造成经济危机,但以李先生的逻辑,仍然可以这样说啊---“*剥削*深深地植根于人的某些劣根性...既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剥削*,人们就只好准备迎接一次又一次周期性的经济繁荣和危机——商业周期,并同时接受经济波动必然带来的巨大的资源浪费。”
---是吧?
消除剥削比消除通胀更难,“剥削忍受论”也明显比“通胀忍受论”更能站得住脚。
为什么放弃“剥削忍受论”,而要推销“通胀忍受论”呢?
资本主义经济学家什么都肯承认,除了剥削。什么都敢骂,也除了剥削。
因为剥削,跟马克思主义有关。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