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群氓和专家学者鄙陋识见的轻蔑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群氓和专家学者鄙陋识见的轻蔑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群氓和专家学者鄙陋识见的轻蔑
[下午三点马蹄湖畔,相约与上学期选修过现代人生哲学课的陈**同学(她本约5,1,但我昨天无暇)在鲜花满园的南开园里畅游聊天。谈了很多很多,甚是愉快。其中,谈到了对众人皆知的成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理解问题,大意简记如下——]
国人几乎皆理解与认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周易·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的说法,多不加反思而视其为真知灼见;更有专家学者将其教条化,作为“真理多元论”的理论根据。事实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种说法,是站在超越性立场上的得道高人对无知群氓嘈杂喧嚣的人生识见的一种极为深刻的理解与表达,其本意是对这种自以为是、毫无自知之明的浅陋识见的轻蔑。让得道高人们万万想不到的是,他们的这种本意,被群氓们再次误读,并谬种流传至今。
道理很简单。
试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说的,不正是寓言“盲人摸象”中众瞎子对“象”的认识吗?而那些走出盲目状态的人,还能继续认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说法吗?换言之,那些睁开智慧之眼的人,即君子或英雄,他们的认识不是已经超越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达于“君子(或英雄)所见略同”的境界了吗?
故此,“真理多元论”是一个假命题,是一些处于人生低级阶段的群氓和专家学者的嘈杂喧嚣。
真理是“一元”的。只有那些精神真正觉悟起来的个体,才能理解并认同“真理一元论”。而当下所谓的专家学者,几乎都持“真理多元论”的立场,可见,他们是多么鄙陋,他们与嘈杂喧嚣的群氓何异?其实,当下所谓的专家学者,实乃庄子笔下的“曲士”也:在尚未城市化的古代社会,其专家学者就是乡曲之士即“曲士”;而当今时代的专家学者,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曲士”。他们各各执一孔之见,如井蛙不可语海,如夏虫不可语冰。至为可悲的是,他们没有丝毫自知之明,相反,他们还会群起而狂吠那些睁开智慧之眼的人,将与他们的“仁智之见”相左的真知灼见斥之为谬误。
2010,5,2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