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制造了一场杀戮 伊战开销都进了谁的腰包?
他们制造了一场杀戮 伊战开销都进了谁的腰包?
原载《卫报》1月6日,作者Terry Jones 译者:刘波
伊拉克战争是典型的只有少数人获益,大多数人受损的例子。受害最大的是国破家亡、朝不保夕的伊拉克人。受害在其次的是美英等国联军在伊拉克战死或受伤的士兵及其家人。再其次是为伊战“埋单”的美国、英国等国的纳税人。而他们是在为谁“埋单”?钱都进了那些人的腰包?《卫报》此文给伊战算了笔经济账。谁杀了人,谁拿了钱?谁炸毁基础设施,谁“修复”基础设施?谁受损,谁得益?白宫和在伊拉克“从事重建工作”的那些美国公司之间是什么关系?大量资料显示,哈利伯顿公司和美国副总统切尼的故事,此文揭发的只是冰山一角。
今年上半年布什政府将请求国会再拨款1000亿美元用于在伊拉克的艰巨行动——一场让伊拉克人无比痛苦的行动。那将使白宫的战争花费达到接近5000亿美元,相当于平均每位美国公民得到1600美元。不知选民会在这两个选项之间如何抉择:(1)每位美国人得到1600美元;(2)用这笔钱在一个不用厕纸的中东国家(译注:此为穆斯林风俗)轰炸不休。
当然乔治·布什还可以以另一种方式用这笔钱:给每位伊拉克人1.87万美元。我想这至少应该会减少些国际恐怖主义的威胁吧。你可以说我思维老套,但我还是忍不住这样想,要拉拢别人最好是给别人1.87万美元,而不是把他炸得稀巴烂。1.87万美元肯定能买好多厕纸。
2002年,美国众议院预算委员会和国会预算办公室估计,入侵伊拉克的花费将约为500亿美元——现在的5000亿美元未免太过头了。不仅如此,还有超过50万人死亡,这意味着,在每位被打死的伊拉克人身上,世界第一军事强国平均花费了100万美元。这钱花得太不值了!
究竟怎么会如此浪费呢?无论如何美国总算是个有理财意识的国家。然而在2003年,白宫决定在伊拉克的合同不进行竞标——对于一个倡导自由企业制度的国家而言这多么奇怪。然后白宫又采取措施让具体的花费无法得到监管。根据最早的伊拉克开支法案(该法案规定了最初的870亿开支)的一项条款,应由美国国家审计总署监督开支,但后来该条款却被从法案中删除了——尽管参议院之前是以97票对0票通过该法案。
但我想知道的是:这些钱到底是怎么花掉的?答案却是:真正花的没那么多。根据"哈利伯顿观察"(Halliburtonwatch)网站,根据哈利伯顿公司的子公司KBR给美国纳税人开的账单,他们雇用的驻伊拉克工人每天的工资是50-80美元,但实际上这些工人的日工资只有5-16美元。哈利伯顿公司本身也深谙此道。2003年12月,美国陆军发现,该公司在伊拉克为陆军提供的燃料运输服务多收了6100万美元,饮食服务多收了6700万美元。
还有一些老套的白拿不干的例子。就拿"法塔赫管道"来说:KBR从纳税人那里收了7570万美元,其名义是修复这条穿越第格里斯河的管道,这条管道之前就是被美军炸毁的。时至今日他们也没有完成工作,但仍在不断得到报酬。
有这么多坑蒙拐骗、白拿不干的事情,那些责任人应该已经遭到惩戒了吧?更神秘的事正发生在这里。像哈利伯顿及其子公司这样的公司从未遭到惩罚。2006年1月,布什政府介入了五角大楼和哈利伯顿公司的一场纠纷,同意支付该公司1.99亿美元,尽管五角大楼对支付这笔钱有不同意见。2006年1月26日,哈利伯顿公司宣布其2005年的利润是"公司86年历史上最好的"。迄今为止DBR已经从其在伊拉克的合同中拿到了约160亿美元。
对于副总统迪克·切尼、哈利伯顿公司的前首席执行官而言,这场战争可真不坏。他2005年的捐税收入显示,单从在哈利伯顿公司的股票期权他就赚了19.4862万美元。然而,和他离开该公司时得到的3600万美元报酬相比,这不过是九牛一毛。3600万美元是为了奖励他过去的贡献,还是哈利伯顿公司期待未来的美国副总统继续为它服务?也许正是为了这个,白宫在2003年才从伊拉克开支法案中删除了一些条款,这些条款本可惩罚那些发战争财、欺骗美国纳税人的人。(选自刘波的博客:http://liubo.blshe.com/)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