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中国建筑发行价提前“上涨” 重演中石油悲剧?

火烧 2009-07-26 00:00:00 时代观察 1031
中国建筑发行价提前上涨,市盈率高达51倍,引发市场热议。其IPO融资规模达501.6亿元,被指可能重演中石油悲剧,引发投资者警惕。

 2007年11月5日 对于绝大多数股民来说应该是一个永远难忘的日子,因为这一天超级大盘股“中国石油”隆重上市,开盘价格48.60元,多么美好的数字,多么美好期盼,48.60元的价格让没有能够在一级市场上认购到“中国石油”的股民着实兴奋起来,于是纷纷掏空自己口袋,抢,抢,再晚就来不及了……,但是,随后在不到4个小时的时间里,“中国石油”就象过山车一样,滑落到43.96元,接下来的日子里,一路走来滑到10.56元,让40元以上吃进“中国石油”的人到如今还是永远的伤痛。    

也许,好了伤疤忘了痛,是中国人的习惯。    

今天号称中国第五大IPO的“中国建筑”又以每股4.18元在一级市场发行,融资规模将达501.6亿元,隆重地在一级市场隆重登陆了,该股对应2008年盈利水平的市盈率为51.29倍。当然二级市场的最终价格是多少,今天还是个密。  

这是美丽,还是馅饼,今天谁也说不清楚。    

但是,今天的疯狂同2007年11月的疯狂有着太多的相同。    

“中国石油” 超级大盘股上市后沪深股市的一路走低;2007年10月沪深股市的最高疯狂到6124.04点和今天, 2009年7月24日 的3372.60点多么的相似。如此疯狂,如此相似告诉人们什么?难道不应该警惕?    

但是,我们应该清楚最后的疯狂往往是一个时间段的结束,今天的疯狂是不是意味着,股市、楼市疯狂的终结的到了?    

冷静地思考吧,朋友!    

附:中国建筑发行价提前“上涨” 重演中石油悲剧?    

来源:中国新闻网    

17.7%!虽然还未正式上市,但中国建筑的IPO发行价就已经提前“上涨”。  

作为A股史上第五大规模IPO,中国建筑120亿股的发行量已经引发整个股市的震动。 7月23日晚间 ,中国建筑发布公告称,网上发行最终中签率为2.8%,以此计算,网上冻结资金约为8876亿元,加上网下冻结的9694亿元,中国建筑共冻结资金18570亿元。    

在投资者疯狂的热捧下,中国建筑开始主动“提价”。根据中国建筑最新公告,其招股价格区间最终确定为每股3.96元~4.18元,按发行120亿股、每股4.18元计算,融资规模将达501.6亿元。在此前中国建筑招股说明书(申报稿)中,其融资规模还只有426亿元。而每股3.96元~4.18元的发行价格对应2008年盈利水平的市盈率为48.59倍至51.29倍。  

中国建筑真的如此“值钱”?以如此高的市盈率发行是否意味其将重蹈当年中石油覆辙?  

“巨套”隐忧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满仓中石油。”2008年,创意十足的中国股民用这样一条经典语句诉说着自己的遭遇。和今天的中国建筑一样,2007年11月中石油也是以“巨无霸”的姿态登陆A股。头顶“全球市值第二”、“亚洲最赚钱公司”等光环,融资规模为667亿元的中石油引来3.37万亿元资金的认购。  

然而其上市后股价一路下跌,并于2008年4月跌破发行价,套牢、割肉资金高达千亿元。中国石油甚至因此被指为2008年熊市的罪魁祸首。时至今日,其股价仍盘旋在15元左右。  

在股市刚刚回暖的敏感时期,中国建筑是否会成为“中石油第二”成为各方热议的话题,而争论的焦点,便是中国建筑高出市盈率51.29倍的定价。  

统计显示,中国建筑51.29倍发行市盈率位列A股第四位。前三位为中国远洋、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分别为98.67倍、97.8倍、76.18倍。  

如此之高的发行价无疑将为整个股市埋下隐患,按照中国建筑当前的盈利水平很难为其股价上涨提供坚实基础。而一旦上市后该股进入下行空间,势必套牢大量资金。这对于刚刚回暖的A股将是沉重打击。  

于是,在中国建筑公布4.18元的最高发行价后,市场质疑声不断。连证监会也罕见地出手干预,要求中国建筑就高市盈率发行作出解释。  

对此中国建筑董事长孙文杰表示:发行价合理偏低,公司拥有两大核心资源,一是储备的廉价土地,二是建筑业的利润增长。随着2009年公司各项业务环境的回暖,投资者普遍看好公司的成长性,才给出这一价格。  

不过也有投资分析师认为中国建筑定价是遵循市场的表现:“追随的资金如此之多,不发高价对不起自己。”  

投资者收益何在?  

中国建筑依靠高发行价获得巨额融资,那么谁又来保证股民的投资回报呢?  

对此,孙文杰表示,在不影响业务发展资金需求的前提下会充分、合理地考虑股东分红,公司拟按照20%~30%的分红派息率进行利润分配。  

但相比于高股价,这样额度的分红也许会显得微不足道。  

此前中石油每年拿出净利润的45%向投资者分红,2008年每股分红0.15元。但对于40元以上套牢的投资者来说,其回报率低于同期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需要100年才能收回投资成本。  

 7月23日 ,中国建筑也在其特别公告中提醒:“本次发行有可能出现发行价格偏高导致上市后即跌破发行价的风险,投资者应当避免盲目炒作。”但在资金热捧的背景下,这样一段空泛的文字多少有些欲擒故纵的味道。  

尽管,自2005年以来,中国建筑房建部分利润年均增长15.6%。今年从上半年营业收入增长16.9%,全年利润趋势向好。  

但业内人士也表示,中国建筑这样的垄断企业会不断拓展重点工程,需要大量资金用于基础项目投资和补充流动资金。“所以这些公司大多数是吸金机器,他们回馈投资者的红利与发展所需资金相比,不过是沧海一粟。”(记者朱艺) (来源:投资者报) (责任编辑:廖恒)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