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博书院思考题:为什么在汉奸猖獗的时期更要防止极左?
这是东博书院最近一期的思考题,类似问题孔和尚在不同场合提过多次,借着这个题目这次把自己相关的留言和思考片段贯穿起来。
(一)、汉奸与极左必然同时出现
汉奸活动猖獗是由内外两种因素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以抗战为例就会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一是有强大的外敌觊觎,大肆招降纳叛。二是执政当工具的民族立场不坚定,与外敌眉来眼去,两种因素同时出现就会催生大量的汉奸,汉奸活动就会猖獗起来。由于外敌强大,利益集团中就会担心既得利益可能保不住;由于民族立场不彻底、不坚定,一部分人就会先行一步。汪精卫这一部分人当汉奸,当得很着急,何尝没有怕别人抢了头功的心理!民族立场不彻底的原因也是集团私利在作怪,国民党够比较好地贯彻“节制资本、平均地权”的革命路线,而不是迅速演变成官僚资本的垄断集团,它的民族立场就不会动摇。以蒋介石为首的这个垄断集团如果不是感觉到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最终会威胁到它的执政地位,就会不断妥协,也就也很难和汪伪汉奸区别开来。由于同样上内外原因因,也会催生极左,在革命阵营中一方面要对抗外敌,同时又要与民族立场立场不坚定的执政当局开展斗争,在两面受敌的情况下,就会出现极左。幻想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一并解决,不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极左的表现就是把矛头对准内部矛盾,而损害民族利益,极端主张就是联合汉奸推翻现政权,充当带路党,做出岗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来。需要指出的是极左不仅出现在左翼,在内、外矛盾不断加剧和激化下,在右翼也会出现极左的现象,比如西安事变中的孙铭九等人,就提出了“反蒋就是抗日”的口号。现实的例子可以看利比亚,由于卡扎菲一段时间里民族立场不坚定,极左和极右就都出现了,在大国武装干涉之下,执政集团内部的一大批人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纷纷投敌,而在反政府的阵营中又不乏反美的左派,但他们做法却是联合菲奸借助外敌来解决国内矛盾,这就走向了极左。可以预见,一旦卡扎菲政权被推翻一个受大国操纵的傀儡政权上台,这部分左派会被首先清洗出局,不仅国内矛盾没有得到解决,整个民族都被奴役了,这就是极左的可悲与可恨之处。
最近以抗日为背景、题材的电视剧很多,大部分是编造出来的,除了美化国民党正面战场以外,还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在多部电视剧中,日方反战人士的表白都是为了“日本的重生,所以我希望它战败”,这句话听起来好像没有毛病,但实际并不那么简单,首先这不符合历史事实,反战同盟是在远东共产国际领导下的进步组织,日本有共产党的组织,他们是坚定的反帝战士,影视剧中的独白显然是在模糊他们的进步立场,同样的话汪精卫不是也可以说吗?带路党不是也喜欢这种理由吗?
(二)、左派的正确选择。
在汉奸猖獗、极左弥漫的大环境下,左派的正确选择是结成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一致对外,也就是在抗战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主张和做法。放在现在的环境下,左派有条件同时坚持民族立场和人民立场,但要分清主次,注意节奏。把打击汉奸、反对卖国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揭露之、声讨之,对右倾的执政当局保持即斗争又合作,迫使他们与汉奸划清界限,改变卖国路线,丢掉幻想,站到反殖、反霸、为人民的立场上来,切实维护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集中精力解决好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公平。对于内部矛盾要坚持人民立场,反腐、反资、反封,不断凝聚人心,但在民族矛盾还没有得到基本改观的情况下,左派的斗争对象主要是针对汉奸卖国贼,对执政集团保持批判的同时还要有合作,对于执政集团的表现出来的利于民族利益、人民利益的进步要给予肯定和支持,这种合作包括特定条件的互动,甚至也部排除为之解围。合作对象也包括不在执政集团的右派,只要他们坚持民族立场的底线,不当汉奸,就应该是朋友,对朋友当然也是要有支持有批评。一句话,以民族立场、人民立场作为评判一切的出发点和目的地,该批判的批判,该表扬的表扬。
一些学者在论述左、右时有一个观点,他们认为在民族问题上,中国和国际是相反的,在中国左派是民族主义者,而在国际上主张民族主义的则是右派,这个问题需要澄清,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民族主义就是爱国主义,其本质上是反殖反霸,这与一些学者所说的主张民族主义的右派是有本质区别的,所谓国际上的民族主义,实际是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推行的霸权主义,不可混为一谈。在中国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民族利益与人民利益本质上一致的,凡是能够彻底坚持人民立场的,必然会坚持民族立场,因为后者是前者的大局,是整体利益、核心利益;能够坚定地坚持民族立场的,最终也会回到人民立场上来,因为民族立场必须要得到人民的支持,才能有力量,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三)、左派任重而道远
催生汉奸的内外因素,作用在革命队伍中教条主义与机会主义这两个“助产士”的身上,极左就出现了,左派阵营必须充分认识到斗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在霸权主义横行、修正路线当道的大形势下,斗争是需要做长期打算的,需要积小胜为大胜,以量变促质变。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助产士”会不断涌现,一些人会中途退场,一些人会分道扬镳,道路总是曲折的。我认为,左派需要达成这样一个基本的共识:站在两个立场上的所有的斗争与合作,其目的都是为了唤醒民众,最终由他们自己站起来决定自己的命运,决定国家的命运,而不是由谁来越俎代庖。如果是后者,就离“助产士”不远了。
(四)、极左的危害
极左的隐蔽性强,一副大义凌然,容易蒙蔽人,其危害在于它总是矛头对内,与教条主义、机会主义结合在一起,制造内耗,极大低损害自己的力量并造成恶劣影响。极左在一定条件下还会变成极右,对于极左中的机会主义者来说,紧要关头会叛变投敌;对于教条主义者来说由于脱离实际,在实际斗争中必然失败,一部分人会接受教训回到正确的路线上来,但一部分人会用更“左”的理由去辩解,用更严重的错误去掩饰,斗争的主要矛头必然转向自己的阵营,消灭和打击异己,助长绝对权威论,最终和自己所代表的阶级对立起来,走向了极右。
还有一种被称为“托派”的理论,表现的比极左还“左”,先是在理论上用更高调的“革命”理论来来否定现实中的革命和已经取得的革命成果,进而落实到帮助反动势力来消灭革命力量的行动上,在抗战期间他们和汉奸是划等号的。现在左派中出现的“带路党”已经有“托派”的味道了。
余话:左与右
秦晖教授在乌有之乡有一个视频演讲,主要是讲左与右的,他就把帝国主义国家的民族主义和第三世界反霸的民族斗争混淆在了一起,这里有必要给左右正一下名:
1、左翼(派)、右翼(派):不论国际还是国内,代表无产者的是左,代表资产者是右。
2、左翼(派)内部根据不同的主张和奉行的路线会出现“左”倾与右倾,极左是“左”倾的一种,给“左”倾加了引号是为了和左翼的左相区别,现在我认为也可不加引号。
左、右倾在左翼内部代表的是两种不同的错误主张和路线,这与左、右翼的阶级区分是完全不同的。
3、右翼(派)内部,也分会左右,在资本主义国家里就是秦晖教授讲的在公共福利上的差别,工党与保守党的区别。极右就是在这些国家里的主张本民族优先的一种势力。法西斯是极右的代表,二战以后这种公开的本民族优先论受到了世界舆论的制约,但改头换面的优先论一直存在,特别日本极右翼的表现就可以明显观察到。
4、所谓的“右派”,“右派”一词在国内有特定的历史含义和具体指向,是指某一类人。现在所说的右派,一般不针对官僚集团成员(他们应该按照走去划分),而是指与历史上的右派有一定渊源的人,说白了就是有一定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的知名人士、高级知识分子中间的一部分人。广义上也包括他们的大批粉丝。可以根据程度大致区分一下,第一类是不认同四项基本原则的,主要是在思想上、理论上不认同,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主张知识分子独立的;第二类更进一步,不认同共产党执政,但还能坚持民族立场的;第三类是已经形成了阶级意识的代表,他们已经向帝国主义递交了投名状,准备配合主子随时推翻政权。
5、所谓的“左派”
代表无产者的政党本身就是左派,只能说做一个彻底的革命派,不能说作左派中的左派。现在的所谓的“左派”实际是右倾路线伙同汉奸给逼出来的,为了不断巩固和维护其自身利益,不断地批左,给持不同意见的人安上左的标签,三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催生出一个无组织、无纪律、无经费的民间的、在野的左派来。由于网络时代的到来,他们总算有了一块落脚之地,也逐渐被各方所了解,虽然没有粉丝,但不乏“义工”。左派的分类比较困难,根据不同人群大致分为:一、新派,即网上所称“新左派”,主要由中青年学者组成,以理论研究为主;二是邓派,主要以退下来的老干部为主,坚持改开初期的理论;三是毛派,主要来自社会的中下层,以毛泽东的思想为批判武器和行动指南。这只是大致的划分,中间互有交叉,总的看新派和毛派结合的比较好,但多少有点看不起邓派,其中以毛派的群众基础最为广泛。
2011年6月1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