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纪中翻拍西游记的目标:颠覆中华传统文化
张纪中翻拍西游记的目标:颠覆中华传统文化
曾飞
2011年8月11日北方网《台词和内容不符要求 张纪中版《西游记》被封杀》的报道说:“本报讯(记者刘咏戈)张纪中版《西游记》日前正在重庆、广东、山西等地方频道播出,该剧的台词、造型、特效、剧情均因夸张、雷人等大量原因而受到观众质疑。昨日,该剧被爆在北京台影视频道遭广电总局‘封杀’,原定于8月7日播出的该剧被另一部剧临时取代。不管原因何在,对于新‘西游’被‘封’一事,众网友竟然不约而同发出一片叫好声。”
网友vild说:“特大好消息!新西游记终于被广电总局禁了!广电总局再次发威!新版西游记停播咯!这么雷人的翻拍停了好,停的呱呱叫!……这广电总局不晓得封了多少好作品哦!不过这部封的好,拍手叫好!”
网友胡芦娃说:“坚决同意!现在的翻拍真让人受不了。”
还有网友认为,孙悟空这个塌鼻子造型让人想起《哈利·波特》系列中的伏地魔,“今晚看了第一集新《西游记》,差点惊吓了!石猴版伏地魔?张先生,这样会吓坏小朋友的。破坏了美猴王在我心目中的形象”……猪八戒背媳妇也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调情,高小姐和猪八戒甚至还来了一段“床戏”,猪八戒对高小姐说,“来嘛,亲一口嘛”,这对白吓得观众喷饭。……甚至在新西游记里唐憎也有艳福。——翻拍悄悄地注入西方英雄形象,注入情色,让经典脱胎换骨,变成黄皮白心萝卜的“现代中国人”的成长史。
有网友指出:“嫦娥奔月”家喻户晓,新版《西游记》又挑“话题宣传”,聂远出演唐僧,而他的太太阳光出演嫦娥一角。从拍戏现场曝光的工作照来看,新版嫦娥纱裙袅袅,清白一身,羽翼式长袖,立领口,钉缀层叠木耳花边,乌发耸起,银钗加固,但网友评价中嘉奖声音却是少有听闻,“没仙气,打扮像个妖精”的质疑声频传。——翻拍悄悄地妖魔化传统美的形象,颠覆中国人的审美观。
有网友说:其实黄风怪很像某些喝了几天洋墨水附庸风雅的人……吴承恩在那时就遇见到了么……。——翻拍就这样“尊重原著”直截了当地植入喝了洋墨水的新形象,强加于吴承恩,与时俱进,制造西化形象。
网友fengruiping说:新西游记香艳场面,名著就这样一部部的被蹂躏!——翻拍确实如此,蜘蛛女演绎了“现代女子”的万种风情,好一个“色”字了得!猪八戒背尸体,道出了“现代人”的价值观:“不给钱不背!都什么时代了”,好一个“钱”字了得!这就是新西游的新形象:脱胎换骨的“中国人”,黄皮白心的“现代中国人”。翻拍极力塑造西方二等公民、被殖民化的奴才形象。这就是向西方取经的真实目的:彻底洋奴化。也就是张大导演期望的“现代中国人”的成长期望。
大导演张纪中蹂躏中华传统名著了吗?
张纪中如是说:
2011年08月01日东方网,《张纪中详解〈新西游记〉:学唐僧去西方取经》说是:以张纪中领导的新版《西游记》找到了突破点:学唐僧一样,去西方取经。喜欢向好莱坞看齐的张纪中,大手笔投下1.32亿,大半都给了特技班底,聘请《机器战警》、《X战警》等影片的特效造型师加盟,通过乳胶发泡技术,将蝎子精、白骨精、蜘蛛精、九头狮等怪兽逼真再现。联合11家特技公司联手打造特效,特技总长度达到1700分钟,特技镜头超过总镜头数的一半,还首度使用微型模型和等比例模型的联动拍摄。团队一致声称:这次用拍电影的方式拍电视剧,就是要向《魔戒》和《阿凡达》等好莱坞片靠拢。(按:“学唐僧去西方取经”向西方文化靠拢的真意表白得一清二楚。)
凤凰网,《新西游记是悟空成长史 张纪中:经典时代已经过去》说是: 8月12日,张纪中携吴樾、臧金生、徐锦江等该剧主演来济南参加新版《西游记》首映礼并接受记者采访,对观众关心的为什么要翻拍、新版的颠覆性体现在哪里等问题进行了解答。……经典的时代已经过去。……张纪中的回答很有底气:“经典是一个时代创下的佳绩,而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已经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当年由于技术的限制,束缚了我们对艺术的想象和感觉,那么我们通过新《西游记》,希望开启魔幻类电视剧创作的一扇大门。希望后面的剧比我们拍摄得还要好,向世界水平接近。” “我们是基本尊重原著的,但并不是遵照原著。”张纪中表示,新版《西游记》不仅是翻拍,也是一次创新,主创团队对片中人物形象和台词进行了再创造,以期挖掘原著的人文价值(按:“挖掉”更能表达真实意图),同时更加符合现代人(按:“西方人”的时髦说法)的审美和思考。最终观众看到的唐僧不再那么羸弱(按:符合现代观念“弱肉强食”),妖魔鬼怪的对白常常充满哲理、妙趣横生(按:更符合西方“人性论”),“我们的目标就是,不仅仅要让孩子们看着高兴,成年人也能从中得到共鸣。”(按:“我们的目标”——“共鸣”就是潜移默化,静悄悄地搞一场西方价值观的启蒙运动,大人小孩都不能漏网。)
总之,张纪中的一大堆高论,说白了就是两句话:一是“去西方取经”,向西方文化靠拢;一是“再创造”,挖去原著的传统人文精神,植入西方价值观。中华传统名著就是这样被蹂躏的:抽去它的灵魂,斩断中华文化传统,利用它来普及西方价值观。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一旦不再延续与发展,中华民族也就名存实亡了,这就是“彻底解决中国”战略的有机组成——特别危险的内鬼作怪!铁血军事的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新三国》给中国人洗脑,禁播刻不容缓”!同样的道理,《新西游记》给中国人洗脑,全面禁播刻不容缓!
利用文艺瓦解中国人的人文精神和生生不息的顽强斗志等文明传统,代之于西方文化的个人英雄主义和钱色等西方文化、西方价值观,彻底改造中国人的无形战争由来已久。它原本就是西方垄断资本“彻底解决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典型的有被封为“著名华人导演”的黄皮白萝卜李安,他炮制了《色戒》这部典型的汉奸文艺,企图颠覆中国人痛恨汉奸的传统历史观,在美化汉奸的同时把革命者变成堕落的“罪人”,进行文化颠覆。列孚在《〈色戒〉:深入到极至的张爱玲世界》的文章中指出:《色戒》中的男主角易先生(梁朝伟饰)与女主角王佳芝(汤唯饰)第三次床戏称得上是放形浪骸了——赤条条的相拥着翻天覆地般的拼尽了体能和展现各种肢体动作的性爱确可以令好多人喘不过气或血涌如潮。这场戏可以看见汤唯的全裸和梁朝伟器官的局部。这是原版的《色戒》。……是不是张爱玲与她汉奸老公胡兰成的感觉搬到小说《色戒》中来了?不得而知,因为她后来曾在一篇题为《羊毛出在羊身上》作答,进行否认。不过,有批评家认为,张自己越描越黑,是一次失败的自辩。但无论如何,将真人真事作为蓝本进行创作,是张爱玲一次心路历情的表露,尽管她将女主角“破”了“戒”,原本可以成为英雌的她顿时堕落了,成为罪人,含有复杂的情感而让后人陷入迷惆。多元的西方思想在她的这部小说中现一次表露无遗。张属于西方。相反,李安属于儒家的,东方的,但是是可以将东西方文化结合得最佳或找到最好切入点的导演。——似乎是东方的、中国的文艺,也就是所谓的“黄皮”,其实骨子里的价值观是西方的,也就是所谓的“白心”,这就是李安炮制《色戒》这部汉奸文艺的新意,用包装着“中国元素”的西方文艺来颠覆中国传统文化,让中国人陷入迷惆。但李安并没有让中国人“从中得到共鸣”,李安只得到自己臭名昭彰的回报。
在吸取失败的教训之后,又有人前赴后继了。韩国人詹妮弗·余执导的《功夫熊猫2》继续用包装着“中国元素”的西方文艺来颠覆中国传统文化。给中国人指引了一条被殖民化的“成长的道路”:成长为熊猫阿宝——西方理想的“现代中国人”,被西方价值观同化的黄种人。由此,詹妮弗·余同样臭名昭彰。
与此同时,中国文艺界一堆黄皮白心的大导演们纷纷跟进,拼着老命往西方大片靠拢。诸如,有网友的文章《〈夜宴〉挑战中国电影情色与暴力底线》评论中国的这一群大导演说:在禁区已不成其为禁区的时代,什么都可以突破。电影的情色与暴力,经过一代代电影人的不断突破,到今天当观众再看到银幕上的激情床上戏或者血腥杀戮时,既不会脸红耳热,也不会揪心闭眼。比如,陈冲的《天浴》就有裸浴;比如《七剑》、《十面埋伏》等等大片里都有残酷的凶杀场面。而媒体在炒作新片时,一般最热衷的也恰好是情色与暴力,比如《十面埋伏》里章子怡的沐浴戏、比如《本能》里沙朗·斯通与道格拉斯的床上激情戏。因为他们知道观众到底想看的是什么。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我认为,目前正在全国公映的冯小刚新片《夜宴》,其实最大亮点不是它的台词多么搞笑,也不是冯导故事讲得不好,更不是这个中国版《哈姆雷特》多么的不伦不类,而是冯小刚用贯穿始终的情欲和杀戮,挑战中国电影的情色与暴力最低限度。……在我看来,《夜宴》不是一部能简单用好看与不好看来评判的电影,它的真正看点也不是之前热炒的“故事没讲好”、“台词很搞笑”、“情节漏洞百出”、“服装道具太过西化”、“武打唯美像舞蹈”等等败笔,而应该是影片贯穿始终的情色与暴力。……所以,在你充分享受冯小刚花2个亿打造的这场视觉和听觉“夜宴”时,真正让你记住的亮点只有两个:情色与暴力。又有网友评论《新三国》说:当颠覆成了种时尚、丑恶当做了高尚、仁义曲解成了虚伪、善良被拿来嘲笑、美好被肆意践踏,这是怎么样的无耻?当颠覆+破坏变成了一种潮流,但亵渎文化成了一种个性展示,这是时代的悲哀!……《新三国》的粉墨登场把这种没有底线的颠覆发挥到极致,它演绎了什么是脑残。……《新三国》是是非非网友早各抒己见,当事者还恬不知此以“现代价值观”二字来敷衍。现代价值观是什么?难道这些人不懂?还是自身的价值观是这等卑劣?还敢堂而皇之等同于当世之众人?此人偏要以天下人无知的盲从、心底的卑劣、浮躁的虚华来苟同现代人的价值观,用现代的愚昧去擅改历史剧原本的价值取向,通过标新立异来哗众取宠,以期达到扬名立万的目的。——这群黄皮白萝卜的大导演夜以继日地追求西方奥斯卡奖,向西方大片靠拢,把文艺的核心索求聚焦于情色与暴力,聚焦于对西方经典《哈姆雷特》之类的模仿。热衷于让自己成为中国籍的黄皮白萝卜李安,以用文艺来颠覆中国传统文化,改造国人的精神面貌为荣耀。为此奥巴马特地给这帮中国人派来了一位黄皮白萝卜大使,作为这帮中国文艺精英的楷模:包装着“中国元素”,忠心于西方利益而不惜谋杀中国。
在这样的无形战争背景下,张大导演不落人后,及时推出了黄皮白萝卜的转基因新品种《新西游记》,把攻击的重点集中在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上面,以期从文艺源头上彻底颠覆中华传统文化,迎合西方垄断资本“彻底解决中国”的战略需要。这就是张纪中等大导演翻拍古典名著的险恶用心,人们需要警惕这种企图让中华文明灭绝的文化转基因的黄皮白萝卜。
之所以需要警惕,是黄皮白萝卜们背叛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潮已经在中国的文艺界泛滥成灾;糟踏中华传统文化,鼓吹西方垄断资产阶级腐朽的“现代”统治思想早已成他们出人头地、发财致富的首选道路。他们不甘做一名服务社会的文艺家;明明不是以教育下一代为职业的老师,偏偏要自誉为“老师”,以图把自己的腐朽思想“教”给民众,特别是青少年。越位承担起传承文化的社会主角,以图被官僚和垄断资本所赏识,像李安、赵本山那样名利双收。由此,中国的文艺界无耻、堕落、潜规则公行业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贾谊《论积贮疏》曰:“残贼公行,莫之或止”,非此莫属!
机关干部“左舷五度”的博文《赵本山现象与中国演艺界集体堕落》指出:办了二十多年的央视春晚,有一个人在这个舞台上呆了二十多年,这个人就是赵本山。是他演艺出众吗?是群众迫切需要吗?是先进文化的代表吗?恐怕不能都用肯定的词语来回答。 尤其近几年来,指责赵本山的浪潮此起彼伏,大家共同的一点就是该先生演技日落西山,且出现了日渐庸俗甚至低俗的倾向。模仿甚至嘲讽残疾人、格调不高、教人向恶、题材雷同、创新不足等等,不一而足。……以前文艺界有个好的传统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创作出大量脍炙人口的好作品。如今已经被演绎成为“从票子中来,到票子中去”,一帮掌握着媒体机器的所谓“精英”、“明星”闭门造车,固步自封,自得其乐,堕落于此。他们以为自己笑了别人就笑了,别人笑了是因为自己演得好。这样的结果,只能离群众越来越远,离丑化工人、农民越来越近。这样的结果,只能帮助敌对势力分化社会阶层,破坏和谐社会。赵本山只是中国演艺圈集体堕落的一个缩影。脱离群众时间越长,他们的错误就越多。而央视春晚,不要再给他们阵地了。或者,这个阵地不要失守了。
其实,央视春晚这个阵地早就失守了。何止是央视春晚这个阵地失守了,中国的演艺阵地也大半失守了。中华文化传统——人文精神;变易,吸收人类一切先进的文化因子充实自己,敬重自然而生生不息的奋斗勇气早就被一群黄皮白心,甚至以黄皮肤“老外”为荣的文艺精英们糟踏光了。这群精英们在他们统治的文艺圈子里推行潜规则,甚至奸辱、玩弄谋求进入演艺界的女青年并以此为尊荣。这还不够,“著名华人导演”李安首倡堕落的扩大化,力赞他们把玩弄对象从异性扩展到同性,谓之尊重“同性恋”[注1],并在号称“西部同性恋史诗”《断壁山》的电影中加以高调颂扬,为之制造舆论。在中国演艺圈里则掀起了围攻不认同倡导同性恋者的“吕丽萍事件”。对此,2011年7月4日中国网络电视台以《请尊重每一个群体的自我选择》为题抨击说:“吕丽萍女士的反同性恋言论遭到社会(按:他们竟然代表整个社会了!过于狂妄)如此猛烈的抨击,我想作为一个社会名人、有影响力的名人应该反思或者反省一下。我们尊重名人本身的信仰(按:赞不赞同“同性恋”被提高到了“信仰”的层次,可以请共产主义信仰让位了),甚至允许(按:把自己当“主子”,一切都需要他们的“允许”)他们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但是,这并不等于去认同一个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可以如此公开地对一个对中国社会还有些‘特殊’的群体去表达你的歧视。不用回避,在我们周围还有一部分人的取向和大部分人是不同的,但是他们也在为这个社会辛勤的付出着,同性恋者和我们一样,都有着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并且这样的权利不应该受到哪怕是观念上侵犯。(按:演艺界的“特殊群体”肆意玩弄女子,玩弄同性,这才是他们真正想要维护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由此围剿吕丽萍的事件也就成了一场中国演艺圈精英们维护自身色情既得利益,讨伐异教徒的一场十字军圣战;这群极端自私自利的人打出维护他人生存和发展的权利的旗号实在有点不伦不类)”主流媒体也迫不及待地推波助澜,早在2011年2月24日,《中国日报》就以标题为“同性恋权利在中国:走向尊重之路”的文章来加以鼓励。这帮人义愤填胸,群起指责不与他们“一般见识”的名演员以及其他民众,但对中国演艺圈子里玩弄女性,甚至玩弄同性的无耻行径却装聋作哑,噤若寒蝉,只敢唯唯诺诺,不敢义愤填胸!黄皮白萝卜们的无耻奴才相和丑恶本性可见一斑。无怪乎这帮黄皮白心的文艺精英要用他们所霸占的文艺工具来向社会撒播色情、暴力和个人英雄主义精神的毒液,这能满足他们一己之私的可耻欲豁,也与贪官污吏色欲的横流[注2]同步。因而,中国的演艺界在他们的联合攻击之下正日益失守,变成一条权欲、财欲、色欲横流的怒江,变成一个充满污臭的大染缸。
——————————————————————————
[注1]本文无意专门讨论所谓的“同性恋”现象,那是另外的议题,本文不可能专门加以讨论,当然也不是关注的重点。为防止别有用心者节外生枝把问题引向歧路,下面的资料供参考:“由于世界各国文化、宗教的差异,导致世界各国至今对同性恋人群还存有争议。在古代世界,受基督教的影响,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都认为同性恋违反神灵的意志,将同性恋认为是一种精神疾病。但是现在人一般认为,同性恋是一种正常的性取向,不应划入精神疾病的范畴。但在非洲和亚洲西部、南部的一些国家,同性恋仍被视作一种违法行为,有的国家甚至将同性恋者处以极刑。目前,中国对同性恋人群的看法较为保守,将同性恋非形事化,但不承认同性伴侣任何关系。 ”同性恋是一种正常的性取向的说法也是有争议的。人类与许多生物自然进化为两性繁殖的现状,自然是“一种正常的性取向”,相反则很难说是“自然”,人类和许多生物都不可能以“同性伴侣关系”来维系其物种的自然延续,相对应的只能是该物种的灭绝。需要注意的是,中华传统文化注重“尊重自然”,而不是西方的“战胜自然”。人类如果不尊重自然,为了一己私利而一意孤行,等待人类的将是自身的灭绝。 因此,尊重自然的教化,就是人类文明的脚步声。
[注2]《光明拍案之:满城风雨艾滋县》披露:我国有艾滋村,那是贫穷和饥饿的象征。为了让生活好一点,村里人去卖血,结果犯了致命的错误。他们游走在生命的边缘。是社会的悲哀,是生活的悲哀。 如今出了个“艾滋县”。但这次不是贫穷和饥饿,而是权力和色欲的横流。一个集权的副县长,利用手中的大权,与30多名女性发生了性关系,并导致了艾滋病的传播。……现在的干部性欲旺盛,表现在工作中:就是疯狂的浮夸啊。那么多利国利民的工程都豆腐渣了。这种悲哀,我搜肠刮肚也不知道如何定性。细数一下连日来,网报的官员与女情人的林林总总之事,可以说让社会汗颜,让国家汗颜,让百姓汗颜。溧阳卫生局长,微博情人开房;广西烟草局长,编织情爱日记;昆明裸体官员,激情生活……真的是罄竹难书了。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