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为什么要强调“三要三不要”
文章详细解析毛泽东于1975年提出的三要三不要内容,包括其背景、原因及深远影响,强调马列主义、团结与光明正大的重要性,体现其政治思想与历史价值。
“三要三不要”是谁提出来的?毛泽东。
其内容是什么?“要搞马列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
毛泽东在什么时间提出的?1975年5月3日。
毛泽东为什么要提出并再三强调“三要三不要”呢?1975年毛泽东已经82岁了,可以说年事已高,但是毛泽东的头脑非常的清醒,对国内外的形势了如指掌,思维敏捷、判断到位,对国内形势毛泽东更是关注。
1974年7月间,毛泽东主席离开北京到外地修养,一去就是10个月,回到北京后,毛泽东于1975年5月3日,召集在京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开会,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对“只反经验主义,不反对教条主义”、“走后门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崇洋媚外等问题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和论述,而后,毛泽东主席严肃地指出:“要搞马列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
毛泽东为什么要着重强调“三要三不要”呢?此时,毛泽东主席年事已高,离1976年9月9日也只有486天,毛泽东主席深知世界风云的变幻,也深知自己身后的中国将不会一帆风顺,怎样确保权力的平稳过渡,怎样确保国泰民安?毛泽东能不思前想后吗?
“三要三不要”不论针对着什么人讲的,都有其深远的现实意义和重大的历史意义,只要是信奉马列主义的政党,就不能搞修正主义,就不能搞分裂,搞阴谋诡计。毛泽东主席高瞻远瞩警示全党,其目的是为了他亲手缔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国泰民安。
毛泽东主席去世将近38周年了,他的思想仍放光芒!
------2014年4月18日
很赞哦! (1025)
相关文章
- 锦衣之下 此人蒙冤被杀,刽子手不忍下手,锦衣卫抄家都不禁潸然泪下
- 最后的刽子手 八年之后的刽子手和死囚
- 最后的刽子手 古代的刽子手杀人不眨眼,该收手时绝对不能拖延,否则下场悲惨
- 刽子手的刀叫什么 为何古代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时就立马停手?只因为这13个字
- 刀下留人评价 揭秘:为什么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就立马停手?
- 刽子手的刀叫什么 清末的刽子手:从业20余年,遭人唾骂,无妻无子,晚景凄凉
- 清朝刽子手 明朝3位忠臣被押上刑场,2位让刽子手当场出丑,1位让刽子手丧命
- 最后的刽子手 古代刽子手收入有多少?每砍一个人头可以获得四个银元
- 清朝刽子手 此人挽救了大明江山,连刽子手都不忍下手,终其一生一贫如洗
- 毛泽东:传统文化的深刻解读者与精妙运用者——以“亲民”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