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母亲节主题是尽孝

火烧 2010-05-09 00:00:00 网友杂谈 1033
母亲节主题聚焦尽孝文化,探讨传统孝道与感恩精神的结合,强调物质与精神双重奉养,分析尽孝对家庭和谐与社会价值的现实意义。

     

  今天是母亲节,作为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最早发起于古希腊,而现代意义上的母亲节则起源于美国。1914年5月7日,美国国会规定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近年来,已成为一个国际性节日。  

   

  我国是文明古国,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尽孝文化,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感恩的母亲节不谋而合。人之行,莫大于孝,百行孝为先。孝,作为一切仁义道德的根本,孝道作为一个概念,早在人们头脑中固定下来。在我国一提尽孝,妇孺皆知,并且是人们日常行为的人伦道德准则。   

   

  传统的孝道思想含有报恩成分。在一切恩人中生母的恩德最大。为了生育子女,十月怀胎,忍受了一切痛苦;为了使子女安全长大,母亲默默守护,承担了种种艰难……天下父母一般同,他们总是默默奉献,却从不希求子女回报,真可谓:“父母恩情重如山,儿女终身难报完。   

   

  尽孝,是从人性角度、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来界定的,注重物质奉养和精神慰藉的结合,并突出精神慰藉的重要性,以凸显与动物之别。古人尽孝,身体力行,移孝作忠,在家庭“孝亲”的基础上,推广到家庭外部,进而推至国家、天下。  

   

  倡导尽孝对当代人类社会有着现实价值和积极意义。从社会发展看,不论东方西方,人们的传统伦理道德都面临着来自自然生态、社会、人际、心灵、文明五大挑战;从我国现实看,正处在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期,西方一些腐朽东西正向传统尽孝文化挑战;加之旧的道德规范与当代不相适应的矛盾正日益碰撞、磨合,重塑与重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道德文化体系和体现时代精神的伦理精神,是每一个中国人所面临的道德选择。对加强中华民族的团结,齐心协力奔小康,起着溯宗归祖和凝聚性作用。   

   

  从我国家庭美德建设和个人修身养性看,现代社会正面临着家庭失和、老人失养、离婚率居高不下、个人道德失落的危机。倡导尽孝,力倡家庭和睦、个人安身立命和道德自律的人文关怀,对现代人的家庭建设和个体的心灵精神家园的落定,也具有更为实际的意义。   

   

  怎样尽孝?世人曾将传宗接代、衣食供养视为大孝。然而,这是不现实的。目睹身边,耳闻周围,不少人携妻带子离家乡,撂下父母守空房。吃冷饭,喝凉茶,睡冷炕。病了盯着房顶问苍天,跌了蹲在地上叩大地,饿了缺柴少米难揭锅。也有那儿孙满堂家业兴达者,可怜老人无着落。儿媳为赡养老人文进武出,唇枪舌剑喋不休,逼得老人去乞讨,露宿街头甚至死他乡。有的即便达成协议轮流养,其惨状连宠物都不如。更有甚者,横眉冷对,打爹骂娘,报刊转,电视播,最终上公堂。这些忤孽不孝辈虽说是少数,然“一颗鼠屎污一锅汤”。   

   

  养老、尽孝之所以成了问题,展开讨论,是因为“老龄化”愈来愈明显,且对激烈社会竞争下生存的人来说,“朝仰暮敬”成奢望。作为后代,我们应该以良好心态和精神风貌担起“养老”重任,首先要做个“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的好儿女,真正孝顺父母,尽职尽责去报恩。   

   

  “世界上只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世界上只有一个最好的女人,便是我母亲。”母亲啊!借着这个美好节日,让我们一同感恩,一同祝福,祈愿天下儿女与母亲心贴得更近,手握得更紧。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尊老美德得以弘扬光大,让“虐待老人,抛弃父母”的丑行成为过街老鼠,让我们父母的心身有个安放,生活有个安顿,晚年有个着落。让我们祝福天下所有的母亲——节日称心快乐,生活美满幸福,身体健康长寿,一切顺心如意。让我们心怀对母亲的感恩,心怀对祖国的祝福,面向明天,去创造美好幸福的新生活!  

   

  山东省阳信县国土资源局 邱海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