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济视点

数据一再泄密,还不了了之吗?

火烧 2010-06-12 00:00:00 经济视点 1025
中国五月份经济数据再次提前泄露,引发对泄密事件的持续关注。文章指出泄密背后存在巨大经济利益,质疑相关部门处理方式,呼吁重视信息安全与国家形象。

数据一再泄密,还不了了之吗?

吕永岩

爱国人们对高盛在中国横行无阻的质疑余音未了,国家统计局证实,中国五月份经济数据再次提前泄密。6月11日,在国家统计局正式发布5月份经济数据之前,已经有国外媒体提前报道了其中的数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称,国家统计局正在按照相关的规定和程序,进一步了解和处理这一事件。

此前,路透中文网6月9日发表了一篇报道,报道称,三位消息人士透露,在当日召开的某券商会议上,一位关键部门的中国政府官员透露,5月份金融机构新增贷款约6300亿元人民币,当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1%,中国5月份出口同比增长约50%,达1300亿美元左右。

这个数据与两天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相差无几。

路透社提前泄露中国的“天机”,引起中国沪指当天上涨2.78%。演绎了一次所谓的“大逆转”

中国重要经济数据的提前泄露不是第一次,也不是第二次,而是无数次。尤其是世界公认的恶棍高盛,多次准确地预知并披露了这些对于中国是保密的数据。中国对此的做法是口头“谴责”,再就没有下文了。不知这次的“进一步了解和处理”会是怎样一种结果,人们不妨拭目以待。

重要经济数据的泄密不仅对包括股市在内的中国经济有直接影响,会使一些国际财团预先埋伏中国股市及其他经济领域,利用信息优势攫取大量财富,坑害在信息方面处于劣势的近亿中国股民,而且还会在心理上造成国外财团的强势,在政治上损害中国的国家形象。谁敢相信一个在国外财团面前无密可保的政府?谁能说一个在世界上无密可保的国家不是危险的?有人敢这样说吗?

其实一两次泄密或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这种泄密的置若罔闻,是麻木,甚至是有人里通外国,吃里扒外却又能通行无阻,得不到应有的惩治。而这一切的幕后,隐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这种靠出卖机密的攫取远比一般受贿的额度要大得多,对国家和人民的危害也大得多。

令人感到迷惑不解的是,新闻发言人在确认经济数据提前泄密的同时,竟然提出:“我希望我们大家都要按照法律法规来办事,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仿佛经济数据的泄漏是“公民”而不是官员干的。中国能有这样神通广大的“公民”,谁信?好事想不到公民,泄密想到公民了。泄密的板子打倒公民身上,是吃错药了还是脑袋里面进水了?抑或是另有隐情,谁能说得清呢。不过有一点官员们应该明白,人民在任何时候都不是阿斗,不是可以无视的,更不是可以欺骗的。无视人民利益的结果只能遭到人民的唾弃。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官员们一再反向操作,使得中国的权贵们越来越富,百姓越来越穷。好事百姓很难沾上边,倒霉的事反倒层出不穷。真是匪夷所思。

按说路透社的报道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机密数字是由“一位关键部门的中国政府官员透露”的。用不着再拿“公民”来说事了。当然官员也属于公民范畴,但地球人都知道,中国官员的这种公民与普通公民是不能同日而语的。拿一个大概念掩盖一个具体的概念,官员得了癌症让百姓跟着化疗,这种无理的逻辑大家已经领教的多了,还是收敛一些吧。

必须提出的还有高盛。此前有多次数据都是高盛提前披露的。媒体多次指出,“高盛在中国几乎没有他做不到的事情”。高盛在中国不仅是通行无阻,甚至是横行无阻。中国股民巨亏,高盛却能在中国利用股权轻而易举地大赚特赚百亿、千亿。高盛在中国成立合资证券公司高盛高华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规定在合资证券公司里,外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33%,但是这个公司实质上是高盛在控制。高盛可以规避中国的法律,可以欺诈中国的企业,可以坑害中国的股民,可以狂卷中国的财富。媒体还报道高盛的官员差一点就当了中国银行业的高官。这些究竟是为什麽?高盛在中国的斑斑劣迹为什麽没有人追究?高盛在中国的神通是哪来的?谁给他的?高盛究竟收买了中国的什麽人?

中国对向高盛这类国际投行严重泄密的行为不能再熟视无睹了。对吃里扒外的汉奸出卖行为不能再熟视无睹了。中国目前迫切需要的是举起爱国的旗帜,重聚民心,依靠人民而不是背离人民来实现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振兴。时不我待。紧紧地依靠人民,坚决地惩治汉奸,惩治卖国。千万别再把人民当阿斗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