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给乌有之乡的建议

火烧 2010-06-2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分享个人经历与对乌有之乡的感悟,强调真善美,回顾文革童年记忆,反思现实社会问题,呼吁关注网络舆论环境与精神追求。

给乌有之乡的建议

来乌有之乡八个月了,她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

我是一个外出打工者,离开了父母妻儿,只身一人闯荡天下。

没有结识乌有之乡以前,业余时间大多数浪费在看电视、打扑克上面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搜索“如何评价文革”的文章,才进入到乌有之乡,随即被她吸引住了。

   

乌有之乡,给我的印象是“真、善、美”。

真,乌有之乡的目标是【追求真理】,乌有之乡的网友【真情实感】,乌有之乡的文章【真实可信】。

善,乌有之乡的作风是【从善如流】,乌有之乡的网友【善待人生】,乌有之乡的文章【善言献策】。

美,乌有之乡的功绩是【美化舆论环境】,网友们拥有【美好的前途】,这里的文章【美不胜收】。

   

在周围人看来,我也算是一个外资企业的高级白领了,但是租房子是阴暗潮湿十二个平方的底楼车库,几年也不见填新衣服,有钱也不买私家车。每每看到我的寒酸样,总是认为我很吝啬,为富不仁,不为“拉动消费扩大内需”做贡献。

我的解释是,一个人住好房子浪费,衣服穿不烂扔掉浪费,公车不做开私家车上班浪费汽油。“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最可恶的是浪费。

   

我的童年,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度过的。人们都说,童年时代是美好的。

我的童年是美好的,是无忧无虑的。

我的童年的记忆中,是天高地阔、山清水秀、莺歌燕舞的。

我的童年的记忆中,大自然美,大自然中的人们更美。人们总是充满着欢乐,到处歌声荡漾。

记忆最深的是,勤俭节约,勤俭建国。人们以艰苦朴素为美。

   

美好的童年,转瞬即逝。中学、大学,分配工作,跳槽辗转,奔走江南。几十年来,沧海桑田。不但没有等来童年时代的理想,更美好的明天——共产主义社会,反而面临的是人类的生存危机。耳中听到、眼里看到的动辄就是“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但现实的对照是好像不比浩劫还好。

天空中,终日弥漫着雾霭烟尘;微风吹过,闻到的是化工厂排出的酸酸的气息;山秃了,水臭了,鱼儿鸟儿夹起尾巴逃跑了。

城市里,红尘滚滚,熙熙攘攘。看看现在的人们,那以前乡村中的笑脸,已经来到城市,变成农民工,挂满了辛劳的皱纹。偶尔也朝各种人笑一笑,但那是为奴隶的笑,不是主人般的欢乐地笑。老人们哀叹世风日下,八零后在歇斯底里地嚎叫,九零后在打情骂俏,少年儿童们在学着骂大街。这是什么样的浮世绘啊!

   

文革时代,比这还要糟糕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发现了乌有之乡,发现了一片心灵的净土!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