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人为什么而活着

火烧 2008-10-3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探讨人为什么而活着,分析饮食男女与服务人民两种人生观,强调使命感与幸福的关系,结合历史与现实,提出自我认知与人生使命的重要性。

人为什么而活着  

人为什么活着?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先要了解人从哪里来和要到哪里去这两个问题。  

人从哪里来?  

胎儿在母体里的时候不可能问母亲我为什么要来这个世界,即使有,也没有权力决定自己是否要来或者不来。  

要到哪里去?  

人在临死的时候也不会知道我将要去哪里,是形消魂散呢还是?也没有权力决定自己是否要去或者不去。  

佛法认为人来到这个世界是由前世的业力和因缘所决定的,来世到哪里去是要看今生所为,在于三世因果,六道轮回,这是佛法的看法。儒家对这个问题避而不答,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道家更鼓励生,鼓励人悟道,与天地同寿,日月同辉。  

暂且不考虑有没有前世和来世或者前世如何来世如何,既然我们已经来到了现在,就应该做生的思想和生的事业,思想在生的范围内,那么人究竟为什么而活着呢?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想观念和看法,归纳为两种:一般人活着是为了“饮食男女”,出不了这个范围,超出了这个范围的就不是一般人;不是一般人的就是第二种人,活着是为了做有利于人们、有利于国家社稷、百姓幸福的事情。前者一般是随波逐流,自己做什么不重要只要能满足“饮食男女”的需求就可以了,就觉得自己快乐幸福;后者偏重于事业,他们感觉天生就是为了某件事情而来的,“天负吾责而赋予形”,所谓“使命感”,所以他们一定要做自己喜欢的事业才会感觉到人生的快乐和幸福,那就是风调雨顺、政通人和、国泰民安。  

孟子提倡人们走修身、齐家、平国、治天下的路线。这也是中国过去人们最根深地固的思想,而现在则不同了,人们一切向钱看,向物质看,这样幸福吗?这是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结果。中国古文化认为人不要为物所累,要超然物外,才会幸福。那么,超然物外的人现在还有没有?有!极少!这必须有相当的修养,他们有一种使命感活着是要使人们幸福,为人民做事情,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主席,他说人活着是为了人民服务,他是中国历史近代第一人。放眼物欲横流的时下,有谁还会有这样的信念呢?  

天是一样的天,地是一样的地,太阳依旧东升西落,有一位哲人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面对清风明月,我自问:我为什么而活着?  

深思良久,  

认知自我,  

我是一个可以让人们幸福的人,  

这是,  

我的使命!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