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民主,毛主席的三湾改编很值得我们学习!
以前我曾写过帖子论及民主,我认为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有人把民主仅仅视为民众对官员的选举,我说这是不对的,民主不仅仅指人民要选举官员,还要监督官员,还要罢免官员,这两项是很重要的,但这还不够,一项重要的权利,就是人民对政治决策的参与权,这很重要,否则,其他一切权力都将成为虚设,因为法律和政策都是有阶级性的,通俗的说,就是法律和政策维护哪些人的利益?是多数人还是少数人?如果民众对法律和政策的制定没有参与权,那么制定出的法律和政策就有可能违背大多数人的意志,在这样的法律基础上,再去谈什么选举,监督,罢免等等一切权力,还有什么用呢?即使你有了选举,监督,罢免权力也只能去维护那些对少数人有利的法律和政策去了。也就是说,法律政策制定的参与权比什么都重要,必要时人民可以提出添加符合自身利益的法律条文或要求修改不符合自身利益的法律条文。但这里又有一个问题,谁是人民?少部分人提出了某个提议,它就代表人民了?不是的,这就要看大多数人是否拥护了,所以要争论,要允许争论,要尽量发动全体人民进行争论,让全体人民都知道这个提议的含义和目的,大家去看看对不对。这里又有一个问题,就是争论了一顿,到底人民拥护不拥护,能否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这就要对提议进行修改,一直修改到争论到一定程度(争论最小,这儿有个度)为止,这样才可能让大多数人满意。特别是一些涉及国计民生的法律条文要谨慎,就更需要争论,争论得越激烈说明该法律越重要,越要谨慎,越要修改。那检验争论后的条文是否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的标准是什么?这就要表决一下。怎样表决?有人说公投嘛,我说可行,但这得看参与公投的人数和地区的分布度,如果参加公投的人数没有达到百分之百,这可信度就不够,如果只注重了公投的形式,而不注意公投的人数和参与公投的广泛度,搞不好也要歪曲民意。有人说,要不就选代表,也能反映民意,由代表投票,还可以降低公投的成本。我说也可行,不过这里就与代表的选举和代表所代表民意的广泛度有关了,搞不好也要歪曲民意。所以,我说,唤起人民对政治的关心很重要,这样才能让多数人行动起来,进行真诚而又公正的公投。而唤起人民对政治的关心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参与到对法律和政策的争论中来,广泛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让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反映到法律和政策中来,其实,争论是制定法律政策的好办法,争论的越广泛,修改之后的法律政策就越对多数人有利。争论并修改,逐步减少分歧,这才真正的体现了民主作风。真正让全体人民都进行争论了,又按照争论认真修改了,等争论小到一定程度,表决其实也就不显得那么重要了,因为它已经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了,这时你无论什么形式的投票(公投或代表投票,注意必须是代表具全体性,不能局部),它保证会通过的。这其实也就是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其实,说到民主还有一个范围问题。比如,地方法律是否进行全民讨论或全民的选举和投票?这有一个地方自治问题,但是某些涉及到全体的地方问题也是必须有全体做出决定的。还有,干部选举也一样,比如连队中某班的班长,是在全连中选,还是在某班中选?是全连战士投票选还是本班战士投票选?那样合适?这就涉及到一个范围问题。
一部法律,出台时便晦涩难懂,以至于法律界人士都普存质疑,大呼看不懂或歧义模糊,起草人对法律同行都大加指责,你们不懂。就这样的法律,老百姓要参与进来对它讨论,就可想而知难乎其难矣!如果老百姓都参与不进来,这是社会主义的立法原则吗?在法律界尚不能解决分歧,这样的法律能通过吗?如果说通过,也是掩耳盗铃之举,把老百姓忽略在外了。(这说明代表本身就有问题了,他代表人民了吗?)
这就像一帮人要在一起进行游戏,有一个人制定了游戏规则,而这个规则其他人都不明白,这个人说你们不明白有什么关系,玩起来就明白了。可是玩起来后,这个制定规则的人老赢,原来这个规则,是这个人故意利用术语掩人耳目,为自己量身定做的,人们感到不公,定规则的人说,可当初干啥来着。有人说得变,定规则的人又说,规则是随便就变得吗?这就是某些人的逻辑!
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注重对官员的所谓大选和对法律政策的投票(一般是少部分人的,比如国会投票),从来不注重对法律政策的全国性讨论,不是引导全国人民对法律政策草案进行分析和批判,而是让国会的大员们在闭门会议中讨价还价,最后有可能也是老百姓也只不过举举手,投投票而已。而人民对法律政策的内容方面却很难参与进来。
台湾马永九要变卖国民党党产,宣布在以后的选举中将主要依靠群众捐款来筹措大选费用,我想,这就是资本主义的选举,群众捐款来自于谁?来自于资本家,而我出资让你大选,你到时制订政策不偏向我,行吗?这就是资本主义的民主,实际上是资主,谁有钱谁说了算!
说到民主,毛主席的三湾改编很值得我们学习!在毛主席所设计的民主中实际上是有两条线的,一是党内民主,一是全员民主(士兵委员会)。在这里党起着领导作用,以党内民主带动全员民主。制定政策,先在党内进行讨论修改,基本确定后,再扩大到全员进行讨论修改,大家在讨论中理解领会,又提出意见进行修改,经过反复讨论,从各个方面和层面上,使政策方针更准确更有把握(充分地讨论和修改)。事实上经过这样制定出来的方针政策,再代表会议上表决,也就成了走过场一样,基本应该是全员通过的,因为表决前的工作做到家了。在这里有趣的是毛主席支部建在连上,连以上的政委有党组委派,执行的是党内民主的一块,是党内民主决定的。而兵士领导则是由士兵们自己选举决定,士兵和党一起来监督军队领导。
这里党的先进性和党内民主很重要,党为什么具有领导地位?这主要是因为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组织。只有这样,党内民主才能很好的照顾到占人口绝对多数的工人和农民的利益做出决策,而全员民主能够补充和照顾到其他团体的利益,但是由于党的领导是对工农利益的绝对维护,这一点党就必须对其他团体做出说明,并在全体讨论后,由党把向其他团体的让步与不让步的原因向工农大众和全体人民包括各团体讲明白,有争论可以继续讨论,通过党内和党外的广泛民主形式反复讨论,以得出圆满的决策来。
讨论的民主形式包括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等,应用到执行上,便是广泛的监督,比如举报,检举,上访的形式,比如通过报纸媒体网络媒体甚至大字报等形式进行揭露甚至批判等,再者也包括游行示威罢工等与执政者对抗的形式。
毛主席的三湾改编中的民主的两条线,第一突出了党的领导,第二体现了党对行政的监督,党是工农群众的组织,是工农利益的维护者,这又有力的保障了大多数人的利益,使全民的民主中,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工农的声音有所保障,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不至于落到少数人手中。但是这儿的前提就是党员必须来自工农兵,来自普通的工人,农民和解放军战士,并且以党内民主作保证。只有这样,党才是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领导力量,党指挥下的枪,才是维护工农政权的枪,才是工农政权的可靠力量!否则,如果让资本家任意腐蚀党的高层,让非无产阶级的所谓理论充斥在党的高层,甚至让他们也堂而皇之的入党,这就为为资本家或无产阶级的叛徒篡到党的高位创造了条件,就可能使党变成少数人(剥削分子)的工具,使军队变成少数人镇压工农力量的帮凶。党的高层跑到资产阶级那里,以出卖工农的利益为荣,再加上又有失去了党内对工农的支持,所谓的人民代表也就不能来自占多数的工农大众了,一个工农政权就蜕变为资产阶级的政权了,国家就要变色。
其实,民主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争论和争论的程度以及争论的结果!
永遇乐
作者:振兴社会主义之中华
千古人寰,雷雨变换,风起云涌;
代代英豪,随江而去,浪打春秋梦。
阴霾过后,骄阳似火,谁舞彩虹与共?
看两岸,东风又绿,中流百舟飞动!
回思我党,二十八载,赢得中国革命:
为祖国生,替人民死,烈士争相竞。
可曾记忆,大河上下,欢庆人间初定?
问今日,沉浮谁主?工农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