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不言革命的大革命家

火烧 2022-02-13 00:00:00 历史视野 1025
文章分析辛亥革命成功原因,指出其与传统革命不同,无大规模战役,起义由小人物引发,革命党内部矛盾与张之洞湖北新军作用凸显,揭示清朝灭亡的特殊性。

  不言革命的大革命家

  读初中历史课本81版的时候我就发现,就是清王朝的灭亡十分完美,让人生疑,为什么?

  我们知道无论是中国共产党推翻国民党反动派。还是汉天子刘邦推翻秦朝的反动统治。都是历时多年有大大小小的著名战役组成的,兵将越来越多,大量消灭敌人。最后还有决战的阶段。如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大决战。革命领袖周围常常战将如云,刘邦的武将有有韩信,英布。朱元璋的武将如蓝玉,徐达常茂胡大海。一个个武功高能功勋卓著,但是辛亥革命却似乎不是这样。

  推翻清朝的革命党他们没有大规模的战役。也没有攻城掠地。甚至他们所发动所谓著名的起义,查阅资料才知道,每次起义也就一二百人。而中国共产党注意发动工农的力量,每一次工人运动或者是农民运动,动辄几千人几万人,几十万人。更主要的是革命领袖有自己的军队,洪秀全领导的是太平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是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但是辛亥革命所拥有的军队是什么军?它所拥有的第1支武装部队竟然是张之洞创立的湖北新军。

  这样的革命却成功了,完全颠簸了我们的认知。

  不但如此,伟大的军事战略家黄兴并非诸葛亮,却经常打败仗,被称为常败将军。

  给人们印象最深刻的是:邹容作《革命军》,陈天华的《警世钟》,他们近乎疯狂地宣传革命,唤醒人民起了很大的作用。

  武昌起义又是怎样的一个起义呢?因为炸弹爆炸,参谋长孙武重伤,总理刘公被捕,刘复基、彭楚藩、杨宏胜等领导干部被杀,蒋翊武被追捕。就是它的领袖集团全部失效,起义泄密了,名册暴露。清政府就要按照名册屠杀这2000人,起义被迫提前,但又无法传达给士兵。小人物程定国这声枪响,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班长熊秉坤听到枪响立即宣布起义开始,一个小排长临时充当了起义的总指挥。

  导致辛亥革命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提前爆发。并意外取得了成功。正因为是群龙无首,所以找了一个双手沾满革命党人鲜血的黎元洪充当革命党的首领。黎元洪竟然是先总督后总统。武昌起义的成功激励和鼓舞各省的革命党人,一时间,各地起义疯涌,仅仅一个月,11月下旬,先后有十五个省发动了起义,宣布独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于南京宣布成立,清朝完结。

  ------大清王朝的垮台太过完美,革命党干的十分漂亮,必然有因。

  清朝太过完美垮台的唯一解释就是堡垒从内部攻克,那么这个帮助革命党搞垮清朝的功臣又是谁呢?当时汉族大臣中最有权势的一个是袁世凯,一个就是张之洞。袁世凯创立的叫北洋军。张之洞创立了湖北新军。袁世凯以反革命而著称。为了消灭武昌起义的革命党他对革命党人痛下杀手,袁世凯的爪牙冯国章曾经炮击汉口,放火烧三天三夜,方圆30里成焦土!

  袁世凯又暗杀了辛亥革命的领袖吴禄贞。1926年夏天,国民革命军挥师北伐《1926年7月9日,结束于1928年12月29日》,讨伐的就是北洋军阀。

  那么这个帮助孙中山推翻清政府的人只能是张之洞。武昌起义是他起了很大作用,事实是这样吗?

  张是一个忠于清朝的反动官僚,他视革命如同洪水猛兽,曾经镇压会党的起义。

  会党是封建统治者,对天地会各老会,三和会的同称。随着中国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他们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张则对会党的起义进行不遗余力的残酷镇压。1891年8月阁老会领导人在安庆起义,被张镇压下去了。

  1900年,义和团运动兴起。洋人逃到了武昌,汉口。张和刘坤一与帝国主义 订了东南互保条约,同侵略者结成联盟。镇压人民,保护洋人。破坏自立军的起义,百度上提到的湖北新军,张一心一意想维护清朝的反动统治而创立,曾经是大肆屠杀人民起义。

  但是,奇怪的是他对参加革命的留学生的态度。

  如下内容来自百度:吴禄贞,张很欣赏的一名学生。1899年被张之洞推荐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成为我国留日第一期士官生。

  吴看到明治维新后的日本飞速发展,决心倾覆清室,走上革命道路。

  1900年,爆发义和团运动,吴禄贞潜回国内领导大通起义。起义坚持了7天就宣告失败,死里逃生的吴禄贞重回日本求学。

  1901年1月,张之洞得知吴禄贞领导了大通起义,照会日本驻汉口领事,告以有“吴禄贞一名,闻其托故潜行回华,并未回到湖北,曾在大通滋事,现又潜回日本学校。……万万不可教训,应请日本学校查明,即行斥逐,勿再容留”。

  但是后来张之洞深怜其才,不忍见其学业中废,使国家错失栋梁之材。令其改过自新,完成学业。

  1902年,吴禄贞学成回国,张之洞因为大通起义,将其扣押,3天后亲自提审,反被吴禄贞以明治维新为例所讲述的一番革新道理所折服。张之洞经过反复斟酌,决定对他重用。吴禄贞在张之洞保举下步步高升,八旗都统和巡抚,掌握了禁军的兵权。

  吴禄贞利用职务之便并从事革命活动,秘密翻印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等革命书刊,散发到学堂、军队。

  大通起义的失败,让吴禄贞深刻感觉到掌握军队的重要性,因此,他和聚会同仁把新军士兵作为策反的主要对象。为辛亥年的武昌首义埋下了革命火种。

  吴禄贞是辛亥革命元勋,曾发动滦州起义,给予满清朝廷极大震撼的。

  由于革命党不断的宣传:这个政府只知道签署卖国条约,1300个卖国条约,腐败透顶,逆历史潮流而动。这样的宣传对这个汉族官吏不可能不动心。

  孙中山所提出的驱逐鞑虏光复中华,对一些清朝有识之士是有震撼的,虽然张之洞开始的时候是镇压革命的。他有可能偷偷转向了支持革命。

  另外,可能张对满清贵族不满,认为他们毫无治国之才。他们治理国家如同儿戏。他与载沣的一番对话讨论军队的职能,竟然当场气的吐血,几天之后,张之洞就死了。

  共进会是同盟会的外围组织。文学社是湖北新军内部的革命组织。两个组织协同发展革命力量。加入这两个组织的湖北新军有名册的就长达2000人,起义时达4000人,它是张默许的结果。这么多军人加入起义队伍。它对少有军队的革命党作用是巨大的。

  武昌起义成功,革命党人发现由于张之洞热衷于办大事,创大业,为革命党留下了巨额的经费:藩库存银一百二十多万两,铜币局存现洋七十余万两,银八十余万两,铜元四十万;官钱局有铜元二百万,官票八百万张……总计高达四千余万!革命党占领楚望台军械库:里面有德制毛瑟枪五千余支、日式65毫米步枪一万五千余支、汉阳造步枪二万六千余支、汉阳造57毫米山炮三十多门、德国克虏伯50毫米快炮十五门、日本三一式75毫米野战陆路炮三十六门等等。还有,汉阳有兵工厂!

  袁世凯镇压革命党,北洋军要想在短时间打垮革命党已无可能。于是展开了拉锯战,受此鼓舞,十五行省先后独立,局面愈发不可收拾,就这样.辛亥革命成功了。

  张之洞为革命党提供了最需要的军队,武器,物资。人民英雄纪念碑镌刻的武昌起义图标里面的军队就是张之洞创立的湖北新军。它是革命党完全掌握的第一支正规军。

  张的幕僚,学者辜鸿铭说:“民国成立,是孙中山和张之洞合作的结果”。

  1912年4月孙中山访察武汉后说:“以南皮(张之洞)造成楚材,颠覆满祚,可谓为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

  现在有一个很流行的词儿叫做光做不说,比如大汉奸大卖国贼,蒋介石,明明屠杀抗日志士投敌卖国,他光做不说-------。

  清朝的遗老遗少把清朝灭亡的原因归咎为张之洞。1912年1月3日,吴禄贞在滦州策动起义,直接促成宣统皇帝的退位。御史温肃:已故大员包藏祸心.反形已著,请宣示罪状,以快人心而申国法。窃已故山西巡抚吴禄贞,跋扈素著,曾游学东洋。归后倡言排满革命不讳……皆该员主谋。矛头对准的就是张之洞。

  恽毓鼎(1862—1917),国史馆总纂。他认为,清朝自导灭亡的原因有三:一是派东洋留学生,二是编练新军,三是推行立宪,而其“罪魁祸首,则在张之洞”。没有张之洞,就没有现代革命的基础。

  观清政府的灭亡,革命党的军事力量不足,他们的起义并没有对清朝造成沉重打击。但是革命党人不断的宣传自己的革命主张来感染中国人民。如邹容,如陈天华甚至蹈海来惊醒世人。

  自知自己的军事力量不足,革命家黄兴采取从留学生中灌输革命思想的方法,影响留学生,为清朝埋雷。这些导致了清朝忠臣的背叛清政府。导致了15省一个月间内全部独立,堪称伟大的军事战略家。

  清朝灭亡告诉了人们宣传革命思想的极端重要性,大清朝葬于人民群众的普遍觉醒。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