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革命者的“挽秋”

火烧 2011-11-17 00:00:00 文艺新生 1034
文章围绕革命者的秋日诗作展开,包括《虞美人·期盼》《一剪梅·秋》等,抒发对季节更替与人生感慨,体现秋日诗作的深意与情感。

秋之诗作  

从昨晚开始到现在天津市区一直在下雨,那种缠缠绵绵的雨。这些天热得很,从8号供热就提前送了暖气,却一直冷不下来,政府的关怀却没能让人民得以深刻的体会。今天好了,终于下雨了,该冷了。  

秋天是丰收季节,秋天是诗人伤感的季节,所以秋天是诗作丰收的季节。  

   

【虞美人·期盼】  

沥沥秋雨天乍寒,落寞又一年。  

也曾十五盼月圆,伊人未见郁郁乌云幡。  

今日弄文话思念,不知君可鉴?  

他日若能遂夙愿,遁入闹市同声戏婵娟。  

   

这首【虞美人】是今年秋天的第一首诗作,写于九月中旬刚刚过了中秋节,也是第一次寒流侵袭时。风起的时候,就感到这一年没有任何收获就过去了,这里说的收获是革命的进程,在原地踏步,一丝伤感涌上心头:沥沥秋雨天乍寒,落寞又一年。当时傍晚还没有下雨,但已经判断雨就要来了,果然天黑后不久,雨就下了起来。后面再写什么?由什么入笔?一时不知所以,想了一晚上也无果。第二天上博客打点时,发现有博友邀请为好友,感动之余去她家看看(慎重起见,不要乱交友),正好看到她写的有关中秋节家人团圆的博文,突然就知诗作该从哪里下笔了,用跟帖写完了这首诗。现在看到的是回家后静下心来的稍加修改。  

   

话糙理不糙的【一剪梅·和友人国庆游(忧)思】  

秋高气爽出远游,人随车游,心随思游。  

秋木黄花人攒头,热自额头,燥自心头。  

秋风细雨登高楼,不怕上楼,却怕下楼。  

秋梅一翦清照愁,未去旧愁,又添新愁。  

   

【一剪梅·国庆日为一七一七九泣歌】  

风送残春雨送秋,绿在心头,红在心头。  

茫然四顾暮云稠,怕上高楼,又上高楼。  

拟把新词赋近愁,泪也奔流,血也奔流。  

唱来伤痛岂无由?恨噎歌喉,爱噎歌喉。  

太行石 20111002于旅途中  

   

将太行石同志的诗作一并贴上,说明那话糙理不糙的跟帖诗作为仓促之作,属于临时起意,跟着人家的诗作写的。太行石同志的诗词功底了不得,荞麦花属于业余模仿的爱好者,最大的长处是无拘无束,怎么想怎么写。技术归技术,但两首词却有主客观之分,您是否看出来?  

   

【一剪梅·秋】  

天高气爽鸟回头,日逐云头,夜栖枝头。  

冷风送雨临高楼,朝起钟楼,暮至鼓楼。  

红枫菊黄妆满秋,花开金秋,叶落深秋。  

葡萄桂花月儿酒,人生当酒,岁月如酒。  

   

上面那首【一剪梅】跟帖,引来对秋天和【一剪梅】的兴趣,想好好写一首【一剪梅·秋】,那首跟帖有些近似打油,但却是客观之描绘。因为荞麦花写词的思路是客观思路,所以诗句的每一句都要经得起推敲,符合秋天的客观实际,最后推衍出:葡萄桂花月儿酒,人生当酒,岁月如酒。这也很符合人生的轨迹,但这已经属于主观世界里的诗句。最开始想到的是:豪情当酒,寂寞如酒,这样多少消极了一些,也是讲述主观世界的诗句。  

   

【一剪梅·伤秋】  

冷风携雨人知秋,一阵身寒,一番心稠。  

花开叶落扫过秋,飘萍有意,流水无求。  

一年四季总有秋,来来去去,岁岁烦忧。  

人生苦短最伤秋,共产不酬,思想不休!  

   

这是对这个秋天,由主观世界到客观世界再到主观世界的描绘。  

   

【江城子·虚拟世界有井冈】
九十征程回首望。右陈王,左明王,小资思想,革命皆遭殃。  

今天又见旧文章,同志伤,揭批忙。  

主席引兵据山梁。组工农,舞刀枪,建立政权,分田斗豪强。
虚拟世界有井冈,闹共产,再起航。  

   

这是在新浪微博群写的,希望由此重上井冈山。  

   

【西江月·戴上围脖抬杠】  

又见乌有之乡,又见旗帜飞扬,依旧是旗民乡党,亦就文字激昂?  

无法大段文章,更无审稿端详,不管他话短流长,戴上围脖抬杠!  

   

【西江月·围脖配围裙】  

不用高谈阔论,无法大块文章,您只需三言两语,围脖喜短厌长。  

问题专注几样,认识易于周详,莫要怕观点碰撞,围裙包容思想。  

   

第二首【西江月】是对第一首【西江月】的改进,也是思想递进的过程。第一首希望旗民乡党在微群里能改变作风,结果发现依然固我,这就有了发动群众的第二首。  

   

电视连续剧【辛亥革命】观至第25集时有感:【一剪梅·小兵】  

共和先知聚东瀛,文举章疯,武举黄兴。  

流亡他乡中山公,为筹粮饷,喊破喉咙。  

革命鲜血染征程,七十二英,搏命敲钟。  

炮火映彻武昌城,班排连兵,木讷精英。  

简注:共和先知,倡导西政共和的先知先觉者,崇尚西学的知识分子。章疯,章太炎,人称章疯子。黄兴,孙中山的战友,被誉为同盟会的革命军事家,字克强。七十二英,黄花岗七十二英烈。班排连兵,武昌首义的实际发动、指挥者,班长:熊秉坤;排长:蔡济民;连长:吴兆麟。  

   

电视连续剧【辛亥革命】观至第35集时有感:【一剪梅·文惑】  

末代皇帝号宣统,垂帘隆裕,摄政载沣。  

八旗子弟现羊形,书画瓷瓶,花鸟鱼虫。  

武昌首义炮声隆,恨满清廷,纵虎出笼。  

宫保共和早伏兵,右有皙子,左有兆铭。  

简注:1908年,光绪驾崩,慈禧西行,遗诏立三岁的赙仪为帝,国号宣统,由隆裕皇太后垂帘听政,光绪弟载沣为摄政王。宫保,袁世凯,因曾为太子少保,人称袁宫保。皙子,杨度,字皙子。兆铭,汪兆铭,字季新,曾用“精卫”做笔名,故也称名汪精卫,更以大汉奸闻名于世。  

这两首【一剪梅】是观后感,使用的还是【一剪梅】词牌,说明还在兴趣中,希望把【一剪梅】这个词牌形式,掌握得更熟练些。  

   

【念奴娇·又见辛亥】  

人心思变,恨清廷,革命风起云涌。  

百年辛亥何成功?领导阶级属性?  

文豪捉笔,武将请缨,更效荆轲行。  

挟寇拥兵,皇朝四散分崩。  

   

民主、法制、宪政,左右喧鸣,恍若当年景。  

主席粉身树【文革】,试问今日谁懂?  

裙带庇荫,学术专营,叹文人无行。  

现代社会,展尽农业文明?  

(嗟乎中国,兮农业社会哉?)  

   

这是一个尝试,以前没有写过这样的大词牌名,最大就是到【江城子】。所以开始写时心里没有底,不知写成啥样?可是落笔后,感觉很不错。这是因为我将毛主席的【念奴娇·昆仑】、陈亮的【念奴娇·登多景楼】、文天祥的【念奴娇·水天空阔】、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四首诗词复制在一张纸上,我找他们每一句的规律和特点,然后对应着写。这是电视连续剧【辛亥革命】全剧的观后感,使用【念奴娇】这个词牌古今联系着写,应该很适宜。  

   

【长相思·双误】  

词意长,诗意长,相思话语泪沾行,难消旧时光。  

革命党,保皇党,引经据典写文章,难解百姓伤。  

   

【长相思·观词】  

词也霸,意也霸,融入真情才称霸,思绪漫过坝。  

歌好听?曲好听?没了思想给谁听?枯尽水洞庭。  

   

这两首【长相思】都是在微博微群里跟帖而来,感觉还不错,也说明对【长相思】这个词牌形式,运用的越来越熟练。  

   

【挽秋】  

北国已入冬,南国犹是秋,寂寞寒风里,谁把落叶收?  

绿叶早知秋,焕彩扮枝头,若能挽住秋,修渠引水流。  

同心挖湖渠,有湖水得留,水高呈势头,革命乘势走。  

飘零随风去,同志少风流,辗转泥土中,雨水化骷髅。  

无意怨同志,文章无人瞅,改行弄离骚,诗词可做舟?  

   

    这是不断升级的诗作。开始只有第一行四句,作为【一剪梅·伤秋】在冬季里微博群里发表的开场言。后来感觉不错,又在写的文章后面加上了最后一行四句。再后来又扩展到增加第二行和第四行各四句,最后感觉应该详细的讲一讲“修渠引水流”的意思,这又增加了第三行四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