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钱伟品:治国理政不治本,何年何月惠民生?

火烧 2022-02-1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6
文章指出治国理政不治本导致民生问题长期存在,如看病贵难、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药价垄断等,呼吁党政官员切实解决根本问题,实现真正惠民生。

  治国理政不治本,何年何月惠民生?

  作者:钱伟品 原创:2016-01-29 21:34:08 首发:人民网

  《人民网》同时发出

  2016-01-28 央视《新闻1+1》报道:警察抓了“号贩子”,以后呢?

  说的是东北姑娘怒斥北京医院号贩子视频网传后,引发举国一片热议。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看病贵依然、看病难依然、一号难求依然”。问题的根本并不在“贵和难”,恰恰是几十年“依然”。

  事实无情证明我国后30多年改革开放,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不仅长期得不到真正彻底解决,而且问题呈愈演愈烈之势

  那么,不得不要追问问题真正的根源是什么?——是我国党政官员“治国理政不治本”;一脉相承捣浆糊。才导致中国特色“问题”——永远在路上。

  譬如:教育问题、医药问题、基本住房问题、养老问题、环境污染问题、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人民群众最低工资问题、五毒俱全泛滥天上人间问题、市场假冒伪劣坑蒙拐骗问题、农民工讨薪难问题、农村大量留守问题、农村荒芜空心问题、病人越治越多问题、离婚率居高不下问题、剩男剩女千千万问题、党政官员和全社会全面腐败问题、东南海域岛屿争议问题、等等等等问题。成了几十年来“年复年”的老常态问题。

  这——只能说明,中国特色改革开放的党政领导,治国理政不治本。才导致问题叠加成了堆。长此以往年复年,何年何月惠民生。

  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的根源究竟在哪里?

  据央视报道目前我国最优质的医院(三级甲等医疗资源),单单北京、上海、广州3大城市就占了总数的53% 。可想而知,全国城乡几千个地市县,还有多少医疗优质资源?

  同日也是央视新闻,国家发改委刚刚查处打击了5家药品制造企业的药价“垄断”行为。他们乘全国放开药价之际,多次开会谋划药品联手垄断涨价。

  就央视报道的上述2个事实,已经不难看出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是必然的结果。

  1、优质医疗资源高度集中“北上广”等大城市。百姓看病怎么能不难呢?

  2、药价放开,制药厂垄断涨价。百姓看病怎么能不贵呢?

  连小学生都能看出的问题和“原因”,为啥我国这么多“高学历、高文凭、高职位、高谈阔论”的党政领导官员,就是看不到呢?或者也许看到了又“睁一眼闭一眼”呢?

  ——表面说是“乱作为、不作为、捣浆糊”;根源上说完全是“为了什么人”的本质问题。

  人民期待“新常态”与“老常态”千万不能“一脉相承”!

  1、必须实事求是“检点”,人民群众的“最低工资”真正提高了多少?包括2亿多退休人员养老金。

  2、必须实事求是“巡视”,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均等不均等?普通百姓孩子上学贵不贵、难不难?

  3、必须实事求是“检查”,城乡医疗资源配置均等不均等?普通群众看病贵不贵、难不难?

  4、必须实事求是“调查”,城乡还有多少群众、特别是剩男剩女还没有解决基本住房问题?怎么尽快让他们安居。

  5、必须实事求是“比比”,城乡退休职工养老金35年工龄每月1300,究竟够不够“养老”?与官员高管的养老金,究竟差距多少?何时才能实现相对公平公正,让全国老人有“尊严”?

  6、必须实事求是“督查”,全国城乡空气、水质、生态、环境,究竟怎么样?如何真正才能从根本上治理好?何年何月能还人民群众一个青山绿水?

  7、必须实事求是“认识”,全国城乡“五毒俱全”,前30年绝迹了,为啥后30年泛滥全国天上人间?究竟想不想真正彻底治理?

  8、必须实事求是“治理”,全国城乡食品、药品、等等舌尖上的安全问题。不能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总挂在“嘴”上,必须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落到“实”处。城乡市场上从来不见“食品药品监管官员”的局面必须彻底改变。国家和人民养这么多“官员”,不是当“花瓶”而是要“干事”的。

  9、必须实事求是“解决”,全国“农村、农业、农民”的实际问题。首先将能留住“人”的问题真正解决了,其他问题一个一个扎实办好。

  10、中国特色问题,多得去了。上亿的“党政官员、公务员、事业人员”,不知道在干什么。—— 一切只能拜托党中央、国务院了。

  总之,治国理政不治本——没有美好向往的民生。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