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两会”能否改革:两年以上召开一次

火烧 2011-03-2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提出两会应改革为两年召开一次,批评当前两会形式大于内容,耗费大量财政资源却成效甚微,呼吁减少会议频率以提高效率。

“两会”能否改革:两年以上召开一次


 

今日国人,印象中的“两会”成为CCTV美女主持人招摇过市秀服饰秀精气神的秀场。全国各地不甘寂寞,清一色选调美女所谓记者进京。哪像是全国最重要会议,说选秀表现更恰当吧。“两会”效果也称奇妙,去年是北京新标王抢镜头,今年轰动全国乃抢盐运动。显然,每“两会”形式过程大于内容实质;花销又是“金如铁来银如泥”。改革“两会”会期,两年以上开一次,有可能必要。

形式大于内容,由来以久。改革后,一个大众话题:中国就是一个会国。什么都开会,什么事情什么问题,一切解决方式都是从开会形式出发,大会套小会,小会变大会;会中睡觉,会途喝酒,会完领纪念品,对这样一个现象,凡是中国成年人都入木三分,无可奈何摇头。会完问题还是问题,买不起房还是买不起房,看不起病还是看不起病,拆迁还是拆迁,腐败还是腐败。倒是会议结果下的物价通胀是芝麻开花八年来节节高。会国的形成,某种程度是由“两会”召开引起。

一般情况下,每年的11月中旬过后就进到会议小半年务虚工作期。各单位部门必须着手年终总结上报和协调工作,并就来年工作展开计划安排。具体单位部门通常得有三个多月完成,如果加上春节假期后,务虚时间则拉得更长。单位部门搞年终总结计划安排,是为了地方上的“两会”召开需要。因为开会需要数据,需要材料。又地方上的“两会”整理材料是为了全国的“两会”会务组织报告与地方报批提案需要。组织资料过程,就是“两会”形式大于内容实质的具体表现。

小半年内全国各地方各部门主要领导把时间用来务虚,本身就是一个问题,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是个大国,人口达13亿之多,小半年该有千头万绪工作必须需要领导出面解决!为什么需要领导出面才能够解决问题,因为中国实行首长负责制。改革三十年,喊稳口号达二十年之久,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各级领导必须去花长时间用在大家哈话一乐的全国与地方每年“两会”的组织工作中了。这样环境下,小问题拖成大问题,小问题就变化成需要运用维稳政治手段来解决了。

国家、地方开这样大规模会议,财力支出是第一需要。几十万人几百万人做各级代表与为会服务的方方面面相关人员,在此期间的衣食住行免费供应,物耗定是天文数字。为传送代表开会的国家运输能源消耗,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加上各级各部门会务学习材料,会后纪念品的发放;天哪,国家该是年年为这“两会”召开就活生生地拆迁了一座座金山!

“两会”,如此消耗国家财力,又未见效果。国家与地方真有这个每年一次兴师动众又耗金填海必要吗???
其实,少开或改成两年以上召开一次,是具有前提技术条件的。

首先,现代通讯技术发达,网络电子手段传递文件(提案)实际比人到场开会更便利更快捷。目前,国家的网络技术总在媒体(cctv)见之报道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既然如此,传递提案就不存在泄密问题。从而保证了人不到场少开会的技术条件。很奇怪,为什么非得只有全国开“两会”才能够提交提案,其他时间不行吗?其实,交提案只是“两会”任务之一,“两会”性质是代表全国人民来咨询质询国家权力者在执行国家法律职权过程中,是否有违规现象的答复场所。现在显然是把这一功能虚化了。既如此,用电子手段来交提案,又有何不可。
第二,中国目前媒体高度发达,反映民意方法,各地方“两会”代表完全可以通过媒体发布发表来完成。既然是社会公众问题,就应该提倡社会大众广泛参与,群策群力共同来对问题解决完成。这不仅透明反映民意,还能够起到由人民当家做主实质监督作用。媒体发布“两会”代表提案,由相关职能部门来着手回应答复并在媒体上告示,这难道不好吗?当然,涉及国家机密提案不在如此。

第三,现在“两会”重头戏逐渐演变为只有开记者会才是一年一次热闹场面。那么,国家大官人能不能改变发布记者会的时间?在其他时间召开记者发布会,应该说是可以的吧。
第四,国家强调以人为本,走“低碳”科学发展路线,那么少开会大大节省各种开销不是最最体现“转变发展方式”的国策吗!

第五,由于宣传手段的高度发达,就是说国家新年新政是可以通过媒体发表。事实上,现在国家每年“两会”刚结束其“两会”学习会议文件就全部印刷完毕。时间之快,说明“两会”前,实际向全国要求的学习材料已经提前完成。这样成熟的工作作风,就体现了少开会在国家重要部门职能上已经具备了功能能力。

总之,开会是解决问题,如果开会不解决问题而变成一年一季开会节,热闹应景。这样的会少开一次,也许更符合中国目前的国情。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