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贪官、伯乐与官本位社会
读古论今 人才、贪官、伯乐
近日,国家发布了《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这是政府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籍此期望我国将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中国从来不缺人才,只缺伯乐和适合人才发挥的环境。
官场中不少被组织选定的人才沦为奴才和贪官。如今国人最不满意之一是层出不穷的官员贪腐行为。照理说,我党的官员培养、提拔、监管体制早已成熟和完善,这些官员曾经都是上级领导们眼中年富力强、年轻有为的难得人才,但为何这些身居要职的人才却变为养痈为患、经不住金钱美色诱惑、沦为贪官?
这其中原因可能很多,但最大的问题在于,其一所选人才不善,其二缺乏实质监督。官员的选拔,最重要的是德才兼备。人才的使用,不可疏于监察。目前的干部的选拔存在重才、轻德、缺监察的问题。
如果我们在干部、人才的选拔中不能解决重才轻德缺监察的问题,结果只能是所选非善、养痈遗患!
如果不能排除任人唯亲、武大郎开店之弊端,所选“人才”必不堪重任。
如果选到真人才,但不能为人才提供合适的施展才华的环境,结果只能是花瓶人才、荒废人才,最终人才是得而复失!
中国几十万留学人才的低回国率,人文环境、工作环境不如人是根本原因。
试问我们社会现在是以才为尊,还是以权为尊?以富为尊?
厅级校长、处级方丈,权贵泛滥,人才何堪?
洋为中用。美国为何能吸引全球人才?其中的核心吸引力是什么?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中国从来不缺人才,只缺伯乐和适合人才发挥的环境。
《资治通鉴》谈用人:
夫才与德异,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
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馀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
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 仙湖光影 2010-06-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