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不应该带给人们压力,而只应该给人们带来心情舒畅
可我们的改革,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以来,基本,除了压力,几乎别无选择。而这种压力,如果来的正常,来的可以,来的不那么让人感觉不是不可以,那么,也许,有点压力也并不是了不得。可事实证明,自改革以来,由政府出面,由社会各界一致努力造成的改革压力,其实今天已令无数人、无数人,感觉基本已经无法承受。典型的不管是经济方面还是社会生活发展方面,其实今天令人不安的事情几乎比比皆是。可这样一来,这改革究竟是为了什么?人们就已经无法得知。因为经济再发展,但人们的生活一点也不稳定,那这所谓的发展还能有多大意义吗?
自改革以来,有各种各样不同版本的所谓“维稳”的说词。比如有的说什么精神物质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有的则讲什么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还有的则讲什么要建立和谐社会,要以德治国,依法治国等等不一而足。可事实上,这些年,无论怎样搞,其实都是浮皮潦草,不解决问题。为什么?我以为,主要就是一些人总以为,搞社会稳定,不说不重要,但总起来讲,总不能把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主题给冲击,给抹掉,给影响了。具体就是我们搞改革是为了什么?搞改革就是为了搞经济发展,不搞经济发展,我们还不搞改革了呢?可今天的历史事实已越来越多的证实,搞改革,如果仅仅只是为了所谓发展,为了富裕,那最终不仅不一定能富裕得起来,而且,先前的一切、一切的有关努力,则有可能全都落空。
举个例子,改革如果能在众多、更多人的心中,能具体留下一个好的印象,比如甭管有多难,最终,人们还是感觉改革使人心情舒畅,心情愉悦,那么,其实你就没能让其住上高楼大厦,没能每日酒肉衣食无忧,那可能人们也不会觉得改革有怎么不好。可事实上,如果改革不是这样,而是不管怎样,总要在你的生活、工作当中,总要不知不觉给你随时随地找一点让你解决也解决不了,不解决又不行的难题,那这样,那人们还能对这改革,为这改革,鼓与呼,赞与誉吗?我以为,可能就是很难、很难的了。
中国搞改革,历史上,现如今,其实无数次、无数次的改革都可以证实,搞改革,其实完全无必要非得要像搞什么革命,搞什么专政,甚至是像搞什么大民主一样。因为搞改革,其实无非就是想让人民的生活能再富足一点,让国家的经济发展储备,经济发展能力,能再更多的再增强一点。可这样说来,这统统其实不一定非得与每人,每一件事,都必须得来个翻天覆地的改变。因为富一点,无非就是再好一点。可再好一点,那就非得非把以前,一切,全都说得一无是处,一无所有,一点不足挂齿吗?
比如自改革以来,就非得把以前的体制说得一无是处,把计划经济描绘成除了“吃人”(即饿死多少多少万)就是迫使国民经济频临崩溃。可事实表明,越是把以前说得一无是处,今天凡是经过那个时代的,却几乎无不有所留恋。为什么?因为那个时代虽然,虽然有不好的地方,但却并非全都一点、一点好的地方也无有,不是!最起码,我以为,起码,那时人们对自己的要求,对自己的克制,对自己的节制,我以为,其实可能是要比现在要高的多得多了。
具体说,一个社会,一个时代,什么样才算好?难道非得是处处都富得流油才算好吗?比如今天私人小汽车是真多了。可汽车多,却在路上走不动,不是处处堵,就是今天一个出事故,明天一个路怒症,那这到底又多有多好呢?
国家也好,民族也好,人民也好,不管什么,总应该是能尽量事事走得通,处处尽量走得顺一点比较好吧?您不让人民感觉如释重负,相反,总让人民感觉压力倍增,那这样的搞法,那即使再有再强大的经济发展,再有再现代,再舒适的生活,那他就能感觉生活是幸福的吗?
社会主义不是要富裕还是不富裕,而是要尽量减少因富裕和不富裕所带来的种种难题,怎么?这不应该吗?还有,改革如果不是让人们感觉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减少,而是越来越增加,那未来,人们还能把这改革当成一种对人民有利的改革吗?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