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伟品:准备过几年紧日子
准备过几年紧日子
钱伟品
-------------------------------
要有过五年紧日子的准备
钱伟品 原创2016-03-16 10:54:13 首发《新浪网》
——衷心希望5年后 笔者的提醒是多余的
2016-2020的5年,国家是决胜全面实现“小康”的时期。百姓却是要有准备过五年紧日子的时期。
这并不是笔者故意危言耸听或唱反调。而是笔者凭着多年从事实体经济工作经验的预判。
1、国际经济形势扑朔迷离;国内经济并未见底。
由于第一第二世界国家长期“超前消费”和“美国”虚拟经济引发的全球金融经济危机的余威远未散尽。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靠超前消费、靠虚拟经济。早已逼尽了最广大群众的正常“消费”。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消费制约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低迷的主要根源。
特别是“特色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30多年收入“最低工资标准”,而物价大涨了100倍。99%人民群众的实际“消费能力”,临近枯竭。你再怎么“广告”诱惑,百姓购买力实在有限。你盲目发展生产,不是产能过剩就是存量库存。
我国自2015年至今,全国“最低工资标准”减多增少、养老金从增加10%降低至6.5%,就是最好的佐证。
2、靠“暴利”暴富的既得利益集团,绝对不可能将“既得利益”拱手相让给国家和人民。
国家政府,一再强调收入分配“限高提低”,缩小和公平人民的收入差距。
可3年多过去了,官员“高薪养腐”、高管年薪什万百万“一如既往”。99%人民群众“最低工资”涛声依旧。养老金“双轨制”,换汤不换药。反而官员和事业人员增加了一个“职业年金”,两极分化“雪上加霜”。
2.77亿农民工几十年讨薪难,仍然是“讨薪难”。不少地方讨薪难上加难。
6-7亿农民。2015年,“丰产不丰收”,连玉米等主粮降价还难卖。
基本住房、教育、医药、养老等支出——有增无减!
3、僵尸房地产,继续严重制约了工农业实体经济发展。
各大银行流动性的钱,多在“空置房、空城、鬼城”上。
房地产特大“泡沫”完全由“政府、银行”硬撑着。一旦不支撑,也许比美国的“次贷”更危机。
政府和中央银行,必须“滥发”人民币。20000亿不够再来20000亿。让房地产公司“债还债”滚雪球,永远“健康发展”。雪球越滚越大,房价越推越高——因为,“本金要加利息”了。
中国特色经济——成也房地产;败也房地产。“一统天下”的党政,谁愿意中国特色爆发房地产“次贷危机”?!所以,特色中国为了不发生“次贷危机”。只有:
(1)紧缩工农业实体经济的“贷款”;(2)大量增发人民币,增加流动性(还可以稀释人民收入的含金量);(3)千方百计去“房地产”库存,不惜动员农民工进城买房子。
结果一定是——房地产泡沫不破;工农业实体经济不兴。通货膨胀却随时。
4、基本住房教育医药养老和生活,百姓实际支出有增无减。
中国特色房地产泡沫不破,中国房价只涨不降。由于实体经济不行,教育投入就不多。由于经济下滑,医药投入即减少。由于特色经济不上,养老金缺口更大,也许连6.5%的增加多没有啦。
经济是基础。没有钱,能办什么事?即使有点钱“官员、事业人员”和三公消费必定是“第一”。轮到你平民百姓——那是早着呢。
对此,99%的平民百姓,必须有过5年紧日子的准备。
5、凭啥要5年紧日子?
笔者是从事实体经济的。要搞好一个实体企业,必须流血流汗踏踏实实干3-5年。而要搞垮一个企业,只需要3-6个月,就将它彻底搞垮啦。
当前中国经济:
要真正把“在中国制造”转型为“中国制造”——谈何容易!
要真正将“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智造”——岂是一朝一夕!
要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没有5年以上真功夫,根本是天方夜谭!
要打响中华民族自主“品牌”——没有5-10年,乃至更长时间的拼搏,则是异想天开!
单就“奶粉、马桶盖”,要真正确保有效供给——也许5年时间还不够!
什么供给侧——“正”常供给都没有搞好。侧个屁啊!
6、还有大量汉奸卖国贼、公猪叫兽的客观存在,还整天嗷嗷叫,必然对全面建成小康造成严重干扰。
党中央要领导全国人民奔小康。国内实际存在的大量“汉奸、卖国贼、公猪、叫兽”等等既得利益集团,能束手待毙吗?
他们一定不择手段、千方百计的激烈反抗。正能量与负能量之间的斗争有时是异常激烈的。必然耽误全面建成小康的进程。
据笔者长期观察,我国要真正“消灭五毒俱全、铲除全面腐败、清除汉奸卖国贼、教育转变好公猪叫兽”,正不知道5年时间够不够呢?
单单五毒俱全,30多年不仅没有真正彻底消灭,而且还愈演愈烈。
综上所述,“全面建成小康”、实现“人民美好向往”——任重道远啊!5年究竟够不够?
五年小康,还是五年紧日子?
作者:钱伟品 原创:2016-11-01 13:48:26 首发:新浪网
国家明确提出:(2016)—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并且是“一个也不能少”。即人人进“小康”。
2016年初,笔者曾有一篇“要有过五年紧日子的准备”的小文。
现在,2016 即将过去。全国的经济,特别是人民群众的实际收入——事实究竟咋样?经济是最实在的。唱,是唱不兴也唱不衰的;吹,恰只能吹出泡沫的;捧,倒是能捧刹的。
1、全国经济,特别是民族工农业实体经济,不咋样。
GDP有减无增。外贸每况愈下。生活必需品物价继续上涨。工农业实际投资徘徊不前。人民群众的“最低工资标准”减多增少。养老金每年增加10%下降至6.5%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债台高筑、居高不下。房地产“泡沫”越吹越大。全国经济,下行压力挑战依然极大。
2、2016,印发人民币量不断扩大。且绝大多数流向房地产、股票期货、服务业市场。工农业实体经济仍然“融资难、融资贵”。特别是房地产泡沫已经达到“关节点”。
3、据良知专家透露:中央和地方负债率已经是GDP总额的240%啦。债务过度即危机。不作为+无法作为。局面十分被动。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局部县公务员和事业人员已经“发不出工资”啦。
4、由于受综合因素制约,外资企业关门打烊跑路的也不在少数。改革开放特区尤为凸显。很大程度上影响税收等财政收入。特别是加剧了地方财政的纠结。
5、由于长期制度性安排99%人民群众“最低”收入,又加上当前工农实体经济不景气。人民群众实际“内需”购买力日益下降。大多数实体商业企业已经“冷冷清清”,服务员比顾客多的多(笔者十分注重市场考察)。不少老百姓捉襟见肘。不少实体企业订单严重不足。不少企业资金链歪歪扭扭。
6、被“美化掩盖”了几十年的中国特色经济“隐患”,已经进入发酵“关节点”。早已不是不可持续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爆发大小“危机”的问题。六中全会一闭幕马上“经济会议”。已经证明了中国经济的“紧迫性”。
7、工人、农民、劳动人民被“最低”的经济,是每况愈下的经济。笔者只是一个普通的、最基层的经济工作者。从来不敢“恭维”吴敬琏、厉以宁之流的“经济大家”。只会“实话实说”;更不会像狐狸那样狡猾。
——与其“向往”全面小康;还不如作好过5年紧日子的准备!因为——希望越大失望越多。不是吗?
实现全面小康,咋变成过紧日子了?
作者:钱伟品 原创:2019-02-12 07:01 首发:新华网-发展论坛
2016年3月,笔者曾发一文《要有过5年紧日子的准备》。
2019新年伊始,国务院终于也发出了“政府要过紧日子”的号令。
实现全面小康,咋变成要过紧日子了?!笔者感到有以下主要原因:
1、投机炒卖和虚拟经济,压倒了工农实体经济。
2、娱乐至死明星们的天价收入,摧毁了广大工人农民诚实的光荣劳动。
3、分田到户的广袤农村,造成“留守、空心、荒芜”一片,民族“三农”如何振兴。
4、特别特别巨大的公有资产(企业和品牌)多被中外私人资本暴利去了,民族工业发展哪来后劲。
5、中国特色房地产一花独放、房价成天价,严重影响了正常消费、并且推高了经济发展的运行成本。
6、一张试卷定终身的中国特色教育,从根本上压抑了全民创造和创新。
7、日益庞大的中国特色公务员干部和事业人员队伍、再加高薪养廉,让14亿人民和共和国不堪重负。
8、黄赌毒黑嫖五毒俱全历久弥坚,干部带头的全社会腐败、特别是假冒伪劣坑蒙拐骗,严重破坏了共和国城乡发展建设的风清气正。
9、社会物质利益分配差距百倍千倍万倍的两极分化,严重挫伤了最广大劳动者的生产劳动积极性。
10、干部队伍中“乱作为、不作为”的长期摇摆,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程。
上述10条,足以让——实现全面小康,变成要过紧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