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郭扬:生态文明当与经济发展同行等5则

火烧 2015-05-27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围绕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同行展开,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出绿色发展策略,并分析反腐败中的‘白手套’现象,倡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当与经济发展同行

 

  郭扬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全社会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的主阵地。只有生态文明理念和绿色生活方式成为每个人的自觉选择,尽情享受生态文明生活的愿望才能逐渐成为现实。(5月15日《光明日报》)

 

  近年来,关于雾霾的话题屡见报端,生态环境的恶化给我国的经济发展拖了很大后退,国家每年花在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方面数以亿计,然而,如果还是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肯定是行不通的,在新时期,需要统筹发展、协调发展、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让生态文明和经济发展同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首先是要提高各级各部门的重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环境治理并不像发展经济,提高GDP那样的光鲜亮丽,让人一眼就能看见,甚至在自己的任期内都不一定能见到效果,因此,这些都是导致一些官员不愿意在这些方面花更多的精力。然而,生态环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因此必须要提高认识,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工作作风,以真抓实干的态度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其次,是要大力投入资金、技术,提高科技在促进生态文明发展中的作用,治理环境污染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要长期坚持下去,这需要的是大力的人力、物力、财力,可以在政府主导下,引入民间资本,采取PPP的新模式,这样将全社会的力量都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又能产生出经济效益,实现多方共赢。

 

  最后,生态文明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密不可分,需要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树立良好的表率作用,加强宣传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郭扬)

 

  让贪腐的“白手套”现出原形

 

  郭扬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4月上旬获刑的南京市原市长季建业,被认为是“非典型性”受贿的典型代表。如何“非典型”?据办案人员介绍,除收受“传统”贿赂少、“新型”贿赂多外,季建业还假他人之手收受、保管财物,并与相关人员订立攻守同盟,一旦发现组织调查,便称财物并未实际占有,给自己留足后路。(5月15日《中国网》)

 

  通过“管家”、“代理人”来收受、保管和打理违法所得,这些“管家”、“代理人”也被形象地称为“白手套”。

 

  从近年来查办案件情况看,“白手套”正逐渐“流行”起来,成为一种更新更隐蔽的腐败方式。亟待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发现并斩断藏在手套里的弄权谋私“黑手”。   对于“白手套”并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但普遍认为,“白手套”是指替别人把“黑钱”漂白、替别人打掩护的人。

 

  然而,无论腐败披着什么形式的外衣出现,都必须让其显出原形,那么就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坚持超前思考,对于腐败现象要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要将防止问题出现、防治腐败滋生的理念深入人心,这样做才能最大程度的减少腐败现象的出现,减少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损失。

 

  要减少“白手套”现象,还得从领导干部自身做起,要让每一个干部都牢记“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道理,形成强大震慑作用。就必须坚决惩治,决不掉以轻心。对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出现的腐败现象,要坚持抓早抓小,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问题,不能养痈遗患。要坚持有案必查、有贪必肃,“老虎”、“苍蝇”一起打,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坚决查处一个。

 

  更多的监督应在工作的八小时之外,要常常在党员干部中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开民主生活会时,就要敢于讲真话讲实话,不留情面,就是要让干部“常红脸、多出汗”,这样才能排除毒素一身轻松。(郭扬)

 

  管理干部要体现从严责任

 

  郭扬

 

  党员干部要有更多担当,要有责任意识,要充分认识到肩上扛着的沉甸甸的分量。责任意识就是要走好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深刻认识到人民才是国家真正的主人,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主体。要到群众中去了解百姓最需要的是什么,常常和百姓谈心,真心实意把群众当亲人、朋友,认真倾听百姓的诉求,这样才能得到更多的第一手资料。

 

  从严责任意识才会使党员干部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常把百姓的冷暖安危挂在心上,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只有把人民群众最迫切需要的事情办好,百姓才会真正拥护党和政府,党员干部要主动做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将这座桥建设的更加牢固。

 

  从严责任意识体现在工作的“八小时之外”,官员也是百姓的一员,利用下班时间去百姓中走访一下,走好群众路线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靠扎扎实实的工作做出来的,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要真正落到实处,只有常常走访百姓,虚心向群众学习,拜群众为师,才能知道工作还有哪里有疏漏和不足,才能对症下药加以改进。

 

  为官一任当造福一方,给当地百姓带去更多的实在利益,党员干部要常怀感恩之心,对群众心存敬畏之心,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和工作作风,时刻保持忧患意识,时刻把百姓安危装在心里,时常审视自己的工作还有哪里有不足,凡事多想一点,多思考一点,才能真正体现出人民公仆的本职,体现出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郭扬)

 

  公务员轮岗交流促进能力提升

 

  郭扬

 

  为进一步加强市机关公务员队伍建设,提高工作质量和办事效率,促进勤政廉政,四川南充市日前出台了《市直机关中层正职轮岗交流办法》,加大机关公务员轮岗交流力度。此次轮岗交流分内部轮岗和跨部门交流两种形式,其中,“在同一中层正职岗位连续任职满5年的必须交流”是内部轮岗的刚性规定;在具有审批、执纪执法、组织人事、财务审计、资金管理等职能的内设机构连续担任正职满3年的,有计划地交流。(5月14日《中国组织人事报》)

 

  笔者认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干部是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的领头人。新形势下要选好领头人,必须要任人唯贤,必须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进一步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程序更加公正透明,让百姓明白自己的领头人到底是什么样的,有了这把锁,干部选任就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用人原则、程序和纪律选好群众领头人。

 

  新时期,要努力提升公务员的能力,就需要在各个岗位去锻炼自己,无论放在哪一个岗位上都要积极主动适应,发挥好积极作用,只有在工作中磨练自己,才能进一步提升工作能力造福百姓,坚决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对选人用人的腐败要实行“零容忍”,让一些不专心搞好工作,成天想升官发财的人没有门路,让搞不正之风的人捞不到好处,要让他们深深明白,当干部想要升官发财请寻别处,在这里就是来为百姓服务的,要自觉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将自己的行为置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

 

  在轮岗交流过程中,要坚持鲜明的用人导向,加大选人用人监督检查力度,对跑官要官者一律说“不”,要将选人用人程序置于社会和专门机关的监督之下,干部要清白、政治要清明、政府要清廉需要靠每一位干部的自觉遵守,要明确的懂得“带电高压线“是绝对碰不得的,对于查出的违规用人案件,要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在更大范围内发挥警示震慑作用。(郭扬)

 

   堵“偏门” 是简政放权的应有之义

 

  郭扬

 

  国务院印发《关于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决定》,标志着“非行政许可审批”这一概念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专家表示,这也意味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过程中,曾经长期存在、亟待清理规范的“偏门”被堵住。(5月14日《新华网》)

 

  而非行政许可的概念,则来源于国务院办公厅2004年8月印发的《关于保留部分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通知》。该文件使用了“非行政许可”这个名称,依据文件所保留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当时主要是政府内部管理事项。

 

  然而一些政府部门通过部门规章、红头文件等形式,先后设定了一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这类事项不符合行政许可法,却具有行政许可性质。这就使得大量的审批事项需要经过这些部门之手,否则,没有相关证照,就无法办理各项手续,因此,这些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就成了某些人权力寻租的工具。

 

  简政放权才能进一步刺激市场经济的活力,转变政府职能要简政放权,要把简政放权落实到位,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最终依据因为政策的落脚点最终都是在老百姓中,都应该以百姓的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打造小政府大服务的政府,就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让改革发展的成果进一步惠及全体人民,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郭扬)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