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红歌如今留给人们的只是美好的回忆

火烧 2009-07-06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文章探讨红歌作为美好回忆的象征,反映时代变迁与文化影响,分析革命歌曲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及青年价值观的变化。

红歌如今留给人们的只是美好的回忆  


所谓“红歌”,其实都是老百姓爱唱的歌曲,大多是一些革命歌曲。这些年大概是因为“革命”二字不那么时兴或者是招人忌讳,所以便将其称之为“红歌”。不过,老朽倒以为“红歌”也许依然令一些人忌讳,因为事物都是相对而言,既然有“红歌”,与之相对当然还有“黑歌”、“白歌”,那么“黑歌”、“白歌”又是哪些歌曲呢?不好说。不好说就不说,反正这是题外话。  

今天看了一位网友写的帖子,称赞央视三台《唱响中国》节目,说那一首首革命歌曲,让人回忆起那个美好的年代。帖文还说“文化要为培养无产阶级革命的接班人服务”。这位网友的心情可以理解。可是,我们毕竟是一个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文化自然要为特色社会主义服务。“文化要为培养无产阶级革命的接班人服务”,这就不是坚持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了。试问:谁是无产阶级,谁是资产阶级,――早就没有了!如果有,--那不是还得搞阶级斗争吗?那样,怎么建设和谐社会?如何做到科学发展?只要不是犯罪分子,大家都是公民;既然都是公民,当然就要和谐相处。君不见,我们与台湾与美国不是也在和平共处嘛?!这些,还是题外话。  

看了那位网友的帖子,便在网上查阅了红歌目录。目录上的歌曲,有的五十多年前就很熟悉,可以说老朽是唱着那些歌曲长大的。例如:《东方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祖国》  、《社会主义好》 、 《团结就是力量》  、《我们走在大路上》  、《唱支山歌给党听》 等等 。有的歌曲,在那个年代更是经常唱。比如在重大节日,单位经常举办歌咏比赛或演唱会,大家登台演唱,一个个激情满怀,打心底里歌颂我们的党、我们的祖国、我们的领袖,歌颂那个伟大的时代。那时没有电视,广播里播放的都是这些熟悉的歌曲;也许,正因为熟悉才倍感亲切,因为亲切才百听不厌。  

然而,那个时代过后,大量的港台歌曲和外国音乐便开始每天刺激我们的耳鼓了。当然,港台歌曲和外国音乐也不是都不好;有好的,可是毕竟太少了!听着这些歌曲长大的后生们,自然对这些歌曲感兴趣;这些歌曲和音乐毕竟是这个时代的回声。艺术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正因为如此,一些年青人成为港台歌星和外国摇滚歌星的粉丝,并以此为荣。由于受时代的影响,一些年青人甚至将一些文化垃圾奉为至宝,这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剧。  

如今,经济基础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并决定着上层建筑,文学艺术也都为这个基础服务。歌曲属于文学艺术的范畴,所谓“红歌”大多是那个时代的产物,自然不会成为当今艺术的主流。如今,也只能是是唱唱而已,毕竟给人们留下的是美好的回忆。当然,也可能会对这个社会产生微弱的反作用力。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