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思与在:对右倾改革路线的批判

火烧 2011-09-04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批判当前右倾改革路线,指出其放弃平均主义,追求富裕而忽视公平,呼吁重新解释马克思主义概念,推动社会主义公平与共同富裕。

        1.扶持当代资产阶级登上中国社会舞台,任由资产阶级思想在民间生长、侵蚀,而毫无办法、无所作为。难道只能守住8000万党员这块阵地,但显然这块阵地也在受到侵蚀。马克思主义再不发展,被暂时抛弃是必然的。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和共产主义学说。需要重新解释马克思主义里面的一些概念,如所有制、公有制、私有制、剥削、资本、必要劳动时间等。

       关于重新解释马克思主义一些概念的简单罗列:1.将所有制由生产资料所有制改为物权所有制,将公有制由生产资料公有制改为物权公有制,将私有制由私人占有制改为私家所有制。2.将剥削解释为不公平不合理的分配部分。3.将剩余价值解释为变余价值。4.将资本解释为生产物权,将价格解释为权重,将工资解释为私人物权,将利润分为白利润和黑利润。5、将按需分配解释为一种平均分配,按劳分配解释为一种差异分配。6.将共产主义解释为共同生产和共享物产。7.将必要劳动时间解释为享有物权后所需要承担的劳动责任和义务。

       2.厚此薄彼的政策。改革开放30多年就没有一项政策是能兼顾全体人民的,不是厚东薄西就是厚城薄村、厚工薄农。一碗水端不平。带领部分群众,抛弃部分群众(如带领国企员工,抛弃下岗员工)。发展部分人民,压迫部分人民(如发展城镇居民,压迫乡村居民)。

        3.计划经济有两个错误分别是绝对官有主义和绝对平均主义。这30多年的改革路线成功改革了一个,但完全抛弃了另一个。为什么要抛弃平均主义,而没有对其进行改革?社会主义最基本的特征是公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部分人富裕也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先辈们为什么不惧牺牲宝贵的生命也要起来闹革命?他们要革的不正是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的社会的命吗!

        这30多年的改革政策,放弃了苏联式的官有主义,建立了中国特色的官有主义,再把市场经济拿过来与之融合,形成了中国特色官有主义市场经济。然而没有改革绝对平均主义,抛弃了平均主义,一味追求富裕,很少讲究公平,使这30多年的改革路线成为右倾改革路线。如不纠正,社会主义道路还能走多远?

        邓小平南巡讲话中有一段谈到共同富裕是这样说的:“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当然,太早这样办也不行,现在不能削弱发达地区的活力,也不能鼓励吃“大锅饭”。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到那个时候,发达地区要继续发展,并通过多交利税和技术转让等方式大力支持不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又大都是拥有丰富资源的地区,发展潜力是很大的。总之,就全国范围来说,我们一定能够逐步顺利解决沿海同内地贫富差距的问题。”

        小平同志显然低估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所要面对的困难和意义。可以说中国建立了能够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中国才真正的进入到了社会主义社会,也就是进入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看法,那是在往自己脸上贴金,那是降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门槛。无论是已经解体的苏联还是现在的中国都没有打开社会主义社会的大门。

        通过无数先辈们的革命,我们来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大门前。而21世纪的今天,我们都还只是在大门前徘徊不前的共产主义者。经过20世纪的成功与失败,共产主义事业在2011年的今天仍然不能做到稳若磐石。其原因在于认识水平不足,理论水平不足。没有一部深刻剖析当代社会的理论,没有对共产主义的深刻认识,又怎么能支撑起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伟大事业。现在的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的理解仍然是19世纪的马克思本人的见解。马克思所处的年代是革命的年代,他所建立的理论主要是为革命服务的。因此可以说它是一部革命理论,是第一阶段的马克思主义。19世纪的共产主义者用它进行革命没有成功,20世纪的共产主义者,在俄国是列宁带领着,在中国是毛泽东带领着,通过发展它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可以说在中国,这部革命理论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而我们现在所要进行的建设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就需要第二阶段的马克思主义,就需要一部对共产主义有深刻的完整的认识的建设理论。时间如逝去的水,那些伟人都已经离我们远去。逝去的无法追回,现时的犹可把握,未来的需要开创。创建这部伟大的建设理论,将马克思主义发展到第二阶段,就是我辈共产主义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共同努力共同奋斗的目标。

       小平同志说在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共同富裕的问题。而现在已经是2011年了,超出了小平同志设想的时间不只10年,却仍然有人在说先不要共同富裕。小平同志设计的改革有谈到共同富裕,因而它只是一条右倾改革路线。如果没有共同富裕,说得严重点,它就是一条倒向西方资本主义叛变共产主义的叛变路线。

        没有共同富裕,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共产主义。这样说好像有点颠倒了,但其中的味道或者说神韵是一样的。

        最后还想说一句,共产主义和市场经济真是绝配!

(俗事缠身,有段时间没写文章了,今日畅快一番。作于深圳陋居2011.9.3申时酉时戌时。)

(注:文中有的地方该用“地”字的却用了“的”字,观者见谅。另外,关于重新解释马克思主义列出的观点此文不展开论述,长篇大论,现在还没有那个能力。)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