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不要拿保护中小投资者说事了吧?
自我国证券市场沪深300股票指数期货合约于4月16日上市交易前后,有关现货市场恢复股票T+0交易的呼声就不断;特别是股市近一个月的暴跌,使得基金净值损失惨重,加之有不少投资者质疑有基金经理可能利用股指期货制度设计上的“疏忽”而大捞一笔的质疑不断,恢复T+0交易的呼声也随之高涨,并认为期货T+0交易,而现货T+1交易是在人为的制造市场交易的不公。有意思的是,面对着股票现货恢复T+0交易的呼声,在诸多反对A股市场推出T+0交易的人士看来,不推出此项交易制度是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最好保护。
然而,现实似乎总是让人尴尬,甚至尴尬的有些许残酷;因为,就目前的现实情况看,只要是证券市场上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声音越高,中小投资者的损失似乎就越惨重。如证监会、交易所也好,业界的专家、分析人士、理性的机构投资者也罢,对中小投资者进行的一轮轮价值投资、理性投资教育如火如荼的进行了有不少年了,创业板推出前后,更是对中小投资者进行了面对面的教育,不签订“投资风险承受能力分析”、“客户基本情况调查表”、“创业板市场投资风险提示书”那是开不了户的。因当说,不论从哪方面讲这都是件好事情,可现实却是,凡是把风险教育当耳旁风在创业板一推出就参与其中的,几乎都是赢家,凡是理性的买入什么蓝筹股\价值股的,基本上“全军覆没”了吧。而持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好买入中石油”这类蓝筹股的中小投资者,面对近期的市场暴跌,似乎更是陷入到股价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泥潭”中。难道不是吗?
又如,题为《股指期货正式上市 三类股直接受益》的文章分析的有道理吗?有。可是如果买入这类股票的话,损失又是惨重的。
更有意思的是,近期不少网站刊登了“炒蒜炒豆不炒股”之类的话题,其中“股市扩容比大蒜、绿豆快\炒股累个半死,还不如囤大蒜两个月\股市黑幕多”的不炒股理由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而“不敢与人讲买股票----丢人”的说法,又在说明着什么问题呢?想想也是,什么都在涨,就是众多股票在暴跌,还似乎是蓝筹股成为了暴跌的“带头大哥”,一个经济状况并不差的经济体,却与深陷债务危机的希腊股票市场比肩,确实不如去“蒜你狠,豆你玩”。
而当中小投资者频频面对着题为《基金经理离职公告滞后 基金信息披露屡触红线》、《“数据门”揭开IPO咨询业潜规则》、《盘点五大上市公司高管亲属股神》、《证监会频遇监管尴尬》、《海通证券内部人曝黑幕:数百次盗卖客户股票》等诸多这类似乎没有答案的问题,保护中小投资者之说,是不是也就成为了“空中楼阁”呢?何况还有如题为《被信息“误导”造成投资损失 小股民状告五粮液》一文所述的“不少被信息‘误导’造成投资损失的股民和法人开始委托律师,收集证据,准备状告五粮液。然而,由于证监会对五粮液的处罚迟迟未出,诉讼路变得艰难而漫长。”这样的问题。再加之上市公司对投资者锱铢必较的分红,或“铁公鸡”一玩就是好几年、甚至十多年,又怎么可能摆脱圈钱市场之说呢?
匪夷所思的是,面对着这些没有解决好的现实问题,特别是能够真正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集体诉讼还不知猴年马月才能实现之际,推出“国际版”的呼声却非常高涨,一些文章\报道的“今年铁定推出”之论,仿佛我国的证券市场是他自家的菜园子一般;虽然H股通过法律解释、豁免得以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但是,请不要忘记,其打击内幕交易、虚假信息\陈述、误导也是很及时、很严厉的,对于包括中小投资者在内的赔偿也是很高、很及时的。同时,当国际版遭遇到题为《华尔街投资银行再曝“欺诈门” 隐瞒数十亿债务》、《美调查摩根士丹利衍生品交易》、《雷曼欲对小摩秋后算账 花旗美银被曝隐瞒巨额债务》、《渣打理财涉嫌欺诈》、《次贷危机美国监管机构开始调查信用评级机构》、《美国金融改革方案过关 华尔街清洗评级黑幕》等报道所揭露出的问题,我们的监管机构准备好监管之策了吗?
所以,如果我国资本市场在制度设计上的偏向于保护上市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市场利益主体的模式不改变,有利于中小投资者维权的集体诉讼制度、民事赔偿机制不建立,还人为的设置了重重限制条件,就不要再拿保护中小投资者来说事了吧?题为《如果高盛在中国》的文章所述,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吧。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