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讲讲政治:沪楼倒覆行为艺术中的政治元素

火烧 2009-07-0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通过沪楼倒覆事件,探讨政治与常识的错位现象,分析行为艺术如何反映上层建筑的虚伪与危机,揭示官员言行与群体真相的失衡。

讲讲政治:沪楼倒覆行为艺术中的政治元素  

作者 苏  杜  

时间 2009-06-29  

(本文大意:该讲常识的时候讲政治,该讲政治时又讲常识,这本身就是一种政治的不治。政先不治,楼尔后倒焉。讲政治与讲常识的如此换位,令大楼倒覆的行为艺术将国楼之变演绎得美轮美奂。卧楼在地,成了不管“官员个人言行”和专营“群体事件真相”的一切上层建筑的最佳形象代言。)  

        上海的早晨,官员在思考大事,商人在奔向商机,屋檐下的百姓在烧早茶,谁也没有想到,轰然一声,13层的大楼连根拔起,倒覆在地。  

        市委市府、区委区府,各级党政官员来了。开发商,建筑商,设计商,监督商,各类商人都来了。人影绰绰,指点石铁,人声鼎沸,激扬土水,讲钢筋,讲管线,讲土方,讲航道,讲防汛墙,讲先尝后买,等,等等。  

       但是,没有人来讲政治。  

       讲钢筋,讲管线,讲土方,讲航道,讲防汛墙,讲先尝后买,这都是人间常识,并没有什么不对,问题是应该讲在大楼未建或未倒之时。可惜,国人那时跷首以待,官商人等却谁也不来讲,涌入人们耳中的都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权为民用、情为民系的讲政治。讲政治,讲立党为公,讲执政为民,讲以人为本,讲权为民用,讲情为民系,这都是普世理念,也没有什么不对,问题是应该讲在大楼快倒之时或倒覆之后。可惜,国人此时洗耳恭听,官商人等却又不讲了,涌入人们耳中的却是人间常识的钢筋、管线、土方、航道、防汛墙、先尝后买了。  

        讲政治与讲常识的如此换位,令大楼倒覆的行为艺术将国楼之变演绎得美轮美奂。基桩朝天,阁楼触地,门窗守位,层次依旧,楞角分明,倒而不塌的上海大楼,担当了不管“官员个人言行”和专营“群体事件真相”的一切上层建筑的最佳代言形象。  

        一楼在卧,众立楼顾影自怜,说不定有朝一日,自己也会并卧其间,楼哥们不都是同样讲政治讲出来的吗?不都是和这位楼贤弟一样曾经享受过“党性”甚至“脑袋”的担保吗?另外,还有桥,塔吊,矿井,列车与公交车,“党性”的担保不必说了,“脑袋”的担保就不知用了多少人次,结果呢?沪楼倒覆行为艺术的形象代我而言。  

先倒的不是楼,也不是桥,塔吊,而是“讲政治”。该讲常识的时候讲政治,该讲政治时又讲常识,这本身就是一种政治的不治。政先不治,楼尔后倒焉。  

       这正是:  

       莲花河畔美景,国民心中深怨。一座大楼倒地,千万大楼飘摇。土石蒙冤无言,商官脱壳有术。日暮家居何处,烟波江上人愁。讲上两句政治,再看明日蹊跷。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