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发明家与中国经济砖家
记者
美国有个发明家很是牛。某天他的研究有了重大突破,他向媒体表示,他有办法生产出你所能想象出的任何一种商品,而且价格还特别的低廉。记者问他,那么你需要什么原材料呢?发明家表示:我需要的原料只有两样――海水和木头。只要有了海水和木头,那我就可以生产出任何一种商品。
众人半信半疑,不过还是有人愿意尝试,给了他一大笔投资。就这样,发明家在海边建起了工厂。结果还真的如他所言,你不管是想要什么,他都能给你顺利的生产出来,而且价廉物美。当众人问他,你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做的时候,发明家却三缄其口,不论你想什么办法,他就是不说。
有个记者打算探究其中的秘密,于是乔装打扮秘密潜入了发明家在海边的工厂。记者发现,在庞大工厂的外壳下面,有一个造纸厂,一个印刷厂,还有一个巨型码头。发明家先把木头做成纸张,然后把纸张印成美元,然后去码头和中国人交换商品,基本上什么商品都能换回来,而且中国人还愿意互相竞争互相压价,把利润都贡献给发明家。
记者摸清了整个流程之后感到百思不得其解,于是跑去问发明家:你这套流程我已经完全了解了,但我想不通的是,万一中国人发觉自己受骗上当了,那怎么办?发明家听完哈哈大笑,道:“根本不用担心,中国人见到绿票子就好比是饿死鬼见到了肉馒头,只要你给他绿票子,他什么都愿意和你交换。就算是他爷爷的祖坟他都愿意刨了,然后把陪葬品跟你换绿票子。”
记者继续问:“可是,你这些美元都是你自己印出来的,难道美国政府不抓你吗?”发明家不紧不慢的说:“你以为我没想到这个问题吗?我早就和总统达成了协议了,咱们给中国人的绿票子上都标有记号,这和给我们盟友的绿票子完全不同。同样是给沙特的美元,他就可以买我们最新式的战斗机,最好的导弹防御系统,最精确的激光制导武器,但是给中国人的绿票子这些都买不到,不光是这些,凡是高科技产品都不能 买,有价值的企业也不能买,关键的资源矿产也不能买,涉及国家利益的战略技术更是不能买……”
记者打断道:“那么中国人手里的绿票子到底能买什么?”发明家咳嗽了一声,说道:“事实上,中国人手里的美元,除了买我们的国债之外,其他都不能买。 ”
记者大吃一惊,说道:“可是美国国债也不过是一张票子啊,只不过换了一种颜色而已。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傻?”
发明家两眼望向天花板,说道:“事实上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们告诉中国人说,你们买了我们的国债,那么未来我们就会多给你一点绿票子,大约每年多给1.87%,具体的数据你自己去查美联储的网站吧。反正这么一说,中国人就买了。我发现,中国人想的一切就是一件事情,那就是从我们手里得到绿票子。为此他们不惜把所有河流都污染,让子孙吸入有毒的空气,把地下埋藏的宝藏都挖出来卖掉。现在中国人手里的绿票子已经是世界第一了,快要接近三万亿美元。更有趣的是,他们为了保住这些绿票子不贬值,宁愿一辈子给我们进贡各类商品。有些中国人听说绿票子要贬值了,就像死了爹妈一样。简直笑死人了。他们难道不知道,这些绿票子都是我们印出来的么?我们想印多少就可以印多少,别人根本管不着。”
记者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说道:“我现在问你最后一个问题,你们到底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
发明家想了想,压低声音说道:“我就把秘密告诉你吧,你认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武器是什么?原子弹?氢弹?都不是!最强大的武器就是经济学思想,事实上我们控制了几乎所有中国人的经济学家,让他们真心认为他们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接着通过这些经济学家就能控制所有中国的老百姓,让他们相信,一旦中国的出口完蛋了,那么天就要塌下来了。对于我们来说,中国人确实是奴隶,但你要知道,他们更害怕连奴隶也当不上。 为了保证奴隶有口饭吃,他们会拼死拼活给你干活。而你所要做的一切,就是给那些被你控制的经济学家们一点点好处而已。曾经有人叫嚣人民币应该升值,结果被那些思维控制的中国人骂了个狗血喷头,由此可见,我们对中国人实行的思想控制非常有效。”
记者听完发明家这番话。好似刚刚看完一部恐怖片,长叹了一口气说:“这个世界上注定有人是羊,有人是狼,既然中国人愿意一辈子做羊,那么我们还是当狼算了。你放心吧,你说的这一切我都会保密的。”发明家忽然摇起头来,说道:“不用保密。羊从来不会相信狼的话,因此你担心中国人做什么,你就让他做什么,他们反而不会听你的话,这才是控制中国人最有效的手段。你一定要记住,如果哪天中国人不愿意再做羊了,那就意味着我们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要控制中国人,就一定要先控制中国的经济学家,让他们相信,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对的,让他们相信,美国的经济学就是真理。于是他们会心甘情愿的做你的傀儡。
看过《美国发明家》一文后,感兴趣中国经济学家的教育背景,遂上网一搜,结果如下。在名单中,只有吴敬琏一人为本土培养,其他全是海归,而且是以在美国接受教育为主流。只是罗列信息,至于你们有什么联想,本人概不负责。
目前国际上200名中国经济学家:
(1)刘大中(1914―1975),著名的计量经济学家。《新帕尔 窭追蚓醚Т蟠堑洹肥章即堑奈ㄒ灰晃换嵫д摺/SPAN>1955―1975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任教。1946年,第一个做出中国的Nationnal Accounts的试图)。曾参与众多重要计量经济模型的创建。在他去世之后,库兹涅兹(197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曾专门撰写一篇长达16页的文章,以纪念他。
(2)蒋硕杰(1918―),先后在美国、台湾等地多所大学和单位工作。对台湾经济改革贡献极大。他是惟一一位获得提名角逐诺贝尔经济学奖(1982年)的华裔经济学家(最近两年媒体热炒张五常将要获得,或者已经获得提名,是谬误)。
(3)邹至庄(1929―),现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他是著名的计量经济学家,最主要的贡献是“邹氏测试”(Chow-test),是研究耐用品需求函数的先驱。1989年,美国的《教育经济学报》(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全球经济学家排行榜”,他名列第28位,是华裔经济学家中排名最高的。1993年美国密歇根大学“经济学俱乐部”评选的“29位伟大的经济学家”,他是唯一上榜的华裔学者,排名第8。
(4)张五常(1935―)。他就不必详细介绍了。他很有争议性。但是,他在新制度经济学的成就,是不容忽略的。我在2002年写过《何必为难张五常》的文章就说过:“我们应该看真正的权威人士对张五常学问的评论,而不应该只看国内几个尽管有点名气,但实际上毫无学术建树的人的评价。比如应该看弗里德曼、阿尔钦、科斯、贝克尔等对张五常的评价。......在经济学上,贡献最大的要算经济思想,其次是技术方面的东西。而张五常是极少数的对经济学思想很有贡献的人,而获得诺贝尔奖的人中,有很多是仅在技术方面有贡献的,当然没法同张比。”
华尔街电讯评测:学术影响力★★★★★ 经济影响力★★★★ 社会影响力★★★★
张五常教授1935年生于香港,1959年到洛杉矶加州大学经济系跟从现代产权经济学创始人阿尔奇安学习,1963年―1967年攻读博士学位,1967年到芝加哥大学跟从科斯做博士后研究,1969年为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教授,1982年起担任香港大学经济金 融学院 教授。 张五常 教授的理论主张往往在学术界引起广泛争议。主要著作有《佃农理论》(英文1969)、《社会成本的神话》(英文1978)、《中国会走向‘资本主义’的道路吗?》(英文1982)、《卖橘者言》(1984)等等。一方面, 张五常 教授在理论上下过苦功,“由浅入深、由深转复杂,再由复杂转深、再转浅,来来回回好几次”,已把价格理论咀嚼透烂。另一方面,张五常注重案例研究,大量时间用于现实问题的实践调查,多年砺炼,使他的学术素养和对现实问题的把握浑然一体。
(5)黄有光(1942―),现在澳大利亚工作。贡献主要在福利经济学、社会选择与微观经济学的某些方面(包括俱乐部理论、资本论、消费者选择)。近年来,他又提出一种 综合微观、宏观与全面的均衡经济分析方法。
(6)杨小凯,现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多所大学任教。主要研究领域:数理经济学、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微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等。他的主要贡献是开创新兴古典经济学。据有关资料的介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布坎南认为杨的工作比卢卡斯(Lucas)、罗默(Romer)、克鲁格曼(Krugman)的要好得多。另一位诺贝尔奖得主阿罗称杨的研究使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论与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浑然一体。尽管“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析基础存在几个无法解决的难题.
钱颖一(Yingyi Qian),原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学院,现已回国任清华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华尔街电讯评测:学术影响力★★★★★ 经济影响力★★★★ 社会影响力★★★☆
钱颖一教授在《美国经济评论》(American Economic Review)上发表4篇论文,仅仅2006年, 钱 教授就有3篇学术文章发表,说 明钱 教授始终站在学术研究的前沿。 钱颖一 教授在清华大学数学专业本科毕业(1981年),先后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硕士(1982年)、耶鲁大学运筹和管理科学硕士(1984年)、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1990年)。现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第一副院长, 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曾任教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和马里兰大学。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组织和制度经济学、转轨经济学、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对于中国未来所面临的经济改革中出现的重多机遇与挑战, 钱 教授反对单一渐近式说法, 坚持渐进与激进并行的观点。
郎咸平(HP Lang, Larry)
华尔街电讯评测:学术影响力★★★★☆ 经济影响力★★★★★ 社会影响力★★★★★
郎咸平在国内的知名度极高,堪称世界的公司金融与公司治理专家,学术成就斐然。因在发表多篇批评中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过程中所出现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而成为媒体焦点。他的观点引发中国大陆学术界、企业界和民间的不同反响,一些人将其称为“郎监管”、“中小股民利益的保护者”,但也有人批评其对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状况缺乏了解,甚至批评他借题炒作出风头。出生台湾的朗 咸平教授于1986年获得沃顿商学院(Wharton School) 金融学博士学位,曾经执教于多家知名的商学院,其中包括沃顿商学院、纽约大学、芝加哥大学等。 郎博士曾担任世界银行公司治理顾问,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深交所公司治理顾问、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局公司治理项目顾问。
林毅夫(Lin Yi Fu)
华尔街电讯评测:学术影响力★★★★★ 经济影响力★★★★ 社会影响力★★☆
林毅夫教授是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位从西方学成归国的经济学博士,是中国大陆第一位运用规范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也是国际经济学界公认的研究中国问题的权威学者之一。 林 教授是197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W? 舒尔茨 教授的关门弟子。是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位在权威的经济学杂志《美国经济评论》和《政治经济学杂志》发表论文的中国大陆经济学家,也是到目前为止在国外经济学期刊中发表论文最多的一位。他一直主张市场取向的改革,认为只有实行市场经济,理顺市场价格体系,形成比较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和信息指标体系,才能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邹恒甫(Zou Heng fu)
华尔街电讯评测:学术影响力★★★★★ 经济影响力★★ 社会影响力★
邹恒甫教授说过喜欢做两件事:一是教书,和学生在一起;第二就是很痛快地读书,主要是历史和哲学。1994年, 邹恒甫 博士一手创办了武汉大学高级经济研究中心,开办了国际数理金融和数理经济系两个班,开始了中国经济学教育改革试验。这两个班采用英文原版教材,教学与国际惯例接轨。中心向全球一流大学经济系输出很多中国经济学博士生, 邹 教授的行动赢得了经济学同行之间的佩服和尊重。邹恒甫对于教育所做的贡献,首先不愧于他作为一个学者的本职。他创办了我国第一本经济学英文期刊《经济学与金融年刊》,该刊成为国际经济学主流刊物之一。
吴敬琏(Wu Jing Lian)
华尔街电讯评测:学术影响力★★★☆ 经济影响力★★★★★ 社会影响力★★★★★
吴敬琏教授给人感觉是一位公正、睿智、博学、为民请命的有良心的经济学家。他的主要欢迎人群平均分布在男女老少之中。让人“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他是一个睿智和良知兼备的中国学者,他也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先天下之忧而忧’的高贵品格。但也有人把近几年中国股市的不景气部分归罪于他。由于历史等多种原因, 吴敬琏 教授并没有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但是他仍然是当代中国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对中国经济学的理论发展和经济与社会政策制定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他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适时转变到整体改革战略,规划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路径,论证发展民营经济、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要性。
张维迎(Zhang Wei Ying)
华尔街电讯评测:学术影响力★★★★ 经济影响力★★★★ 社会影响力★★★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 张维迎 教授可能是挨骂最多的经济学家,什么“资本家的乏走狗”,什么“屁股决定脑袋”,一时间学术争论和人身攻击的界限被彻底地模糊了,但是那些骂 张维迎 教授的人,至少有90%没有完整地读过张维迎的一篇文章。从1984年至今的20多年里, 张 教授张从事产权和企业理论的研究是一贯的,长期的。 张 教授还应该算作是将“博弈论”(Game Theory)引入中国的开山之人,做了大量有关博弈论“传道授业”的工作。
李稻葵(Li, David D)
华尔街电讯评测:学术影响力★★★★ 经济影响力★★☆ 社会影响力★★
除了经济学业内人士, 知道 李稻葵 教授的人很少。“一个经济学者在公众空间,要以一种理性的形象出现,要用理性的话语讨论问题,这是一个严肃经济学者的风范。” 李 教授发表评论的同时也定义了自己。 李 教授198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信息系统专业,获学士学位,1992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经济学)学位。先后担任安娜堡密西根大学经济系助理教授、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国家研究员、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副教授。现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陈志武(Chen Zhi Wu)
华尔街电讯评测:学术影响力★★★★ 经济影响力★★ 社会影响力★★
陈志武教授是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 终身 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耶鲁大学 金融学 博士,华尔街对冲基金公司的首席投资经理,金融学和金融资产定价领域最具有创造力和最活跃的学者之一,获得过美国默顿.米勒(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研究奖、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研究奖等多项重大奖励。 陈 教授是金融经济学、财务学理论、证券定价、新兴资本市场方面的专家。最近几年, 陈 教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转型过程中的市场发展和制度机制建立的问题。“什么制度机制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必要的”?“金融创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这些 都是陈 博士研究关注的问题。
田国强(Tian Guo Qiang)
华尔街电讯评测:学术影响力★★★★ 经济影响力★★ 社会影响力★
田国强教授无论是在国际经济学界还是在中国经济学界均名声远扬。然而,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早期赴美留学的孜孜学子,田国强的求学道路异常坎坷。 田 教授1980年毕业于原华中理工大学数学系,1982年获得该校数学硕士学位,1987年获得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获得全美斯 隆 博士论文奖。他提出了一个在“非规范性”的经济环境中,即有限经济自由和不完全市场体系环境下的企业产权理论。该理论认为,只有经济制度环境得到适当的改变,社会才能有效地变换产权的所有制安排形式。 田 教授为德州A&M大学经济系 终身 教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清华大学特聘教授。
又及:发现吴敬琏也不纯粹:
吴敬琏,教授,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1983年至1984年7月一度赴美国耶鲁大学进行调查研究。
1983――1984年美国耶鲁大学经济系和社会政策研究所 客座研究员
1990年英国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评议会成员
1994年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 客座教授
1996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访问研究员
1999年匈牙利布达佩斯高级研究所(Collegium Budapest),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