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灼见
老兵灼见
草民子皿
托洛茨基没打过大仗,他喜欢乘坐装甲列车绕莫斯科转两圈,善长的是讲演。但因“社会主义不能在一国胜利”的理论破产,嘴巴功夫没有底气,所以并不能服众。真正打过大仗,哪里危险哪里去的是斯大林,伏龙芝,伏罗希洛夫,布琼尼等。伏龙芝粉碎了最强大的高尔察克等白匪,伏罗希洛夫和布氏曾是最大的红军部队第一骑兵军的政委和军长。尤其伏氏辅佐斯大林成功保卫察里津。列车炮把白匪骑兵轰得七零八落,想冲进莫斯科的美梦烟消云散。斯大林从此看重炮兵,称之为“战争之神”。
上述将领全都对斯大林心悦诚服,他们的部下也都各个如狼似虎,能征惯战。他们构成红军骨干。托洛茨基的部下搞山头,不听斯大林指挥,早在察里津,斯大林和伏洛罗希洛夫就搞过小清洗,庸才撤职,保证了战斗胜利。
大清洗,也是搞的这类人,他们对驱逐托某出国恼火,闹摩擦,肃反时被清掉。全军也就三万多人。
肃反后全军面貌焕然一新,雷厉风行,令行禁止。基辅战役后,反共势力极力宣扬什么把有经验的军官清掉,导致失败,完全是弥天大谎。四百五十万德寇,成千上万坦克飞机,除留了部分围攻列宁格勒,塞瓦斯托波尔等地外,连攻莫斯科的装甲集团都调过来了。反共影片大力渲染斯大林否定朱可夫建议,但并不知死守基城的意义。此战从夏打到秋冬,大部队没有撤出去,被敌重兵分割包围,均弹尽粮绝油耗尽。但这数月中,趁双方鏖战之机,一,基城的飞机坦克等制造厂设备和其他地方的重要企业安全撤向东方;二,莫斯科抢修城防工事,如反坦克壕等,后来莫斯科战役时,德军受限,很难再分割包围苏军;三,远东军做好驰援准备。
保卫基辅。战略眼光无错。德寇背信弃义,重兵突然袭击,苏军遭受损失,但东部新工业基地建成,意义重大。
这些完全可以大书特书,但全世界反共逆流要的是彻底否定斯大林,进而否定共产主义运动,和平演变。中国的反共分子和赫光头门徒亦步亦趋,喧哗鼓噪。
毛主席洞察其奸,九评文章,定海神针一般。
希特勒对斯大林恨之入骨,第一就是斯大林肃反,把他的内应基本肃光,名声大振,成了苏军军魂。
德寇对他,也就一声:嗨,希特勒!
苏军可是:为祖国,为斯大林,前进,乌拉!
还有,广义上说,在哪条战线上的苏军都高呼:俄罗斯辽阔,但无处可撤,后面就是莫斯科!
这是一个连队政工干部守卫莫斯科时提出的口号,响彻全军。
所以苏军二战老兵基本上看法一致:幸好肃反,否则,列宁格勒,莫斯科,斯大林格勒,都会陷落。苏联撑不到三个月,必然灭亡。可惜,希特勒的好梦难圆。后来老贼被部下暗算,差点被炸死,曾长叹:斯大林高我一筹,我也应该搞个大清洗,悔之晚矣!
老兵谈笑,但谈笑中有真理成分,有些看法则是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