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改制应该缓行
媒体改制应该缓行
进入下半年,媒体改制的动作一日紧过一日。按照既定部署,从今年年底到明年九月,全国除党报外的6000多家报纸都将由事业单位改为企业。
我们无意论证这次改制是不必要的,更无意论证它的是非对错。我们想说的是,媒体改制“兹事体大”,不该用搞运动的方式大呼隆。事前,要反复论证,事中,要谨慎推进,事后,要认真总结;总之,要三思而后行。
理由如下:
1、改制的时机不合适。当前,社会矛盾尖锐且复杂,维稳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改制涉及上百万人的切身利益,谁也不敢承诺如此大的动作百分之百不会引爆社会矛盾;政府换届在即,党的十八大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在此节骨眼上,不宜搞大的动作。
2、改制或许有必要性,但没有定时完成的迫切性。改制是手段,不是目的。如果因为没改制,媒体人已经吃不上饭了,我们也会主张改制,而且不必等到年底或明年九月,当下就该立即改。可眼下的实情是,绝大多数媒体自负盈亏,日子都过得去,远未达到非改不可的地步。如果说改制的目的是让媒体获得更大的言论自由,那么,应该改的是我们时下的舆论管理模式,而无关媒体的改制不改制。况且,今天的中国媒体在类似道德伦理宣传上,很多地方已经突破了人类底线,当务之急不是争取更多的言论自由,而是教育媒体人守住做人的底线,通过自律和他律使大家提高社会责任心,为社会进步做出积极的建设性贡献。
3、改革开放30年,我们取得了经济发展的若干经验,但迄今未能总结我们应该汲取的教训。医改不成功,教改不成功,房改不成功,养老保险改革目前也陷于艰难的困境,我们有多大的底气保证这次媒体改制一定能成功?
4、上世纪九十年代,国企改制,七千多万工人下岗而没有酿成大的社会动荡,有侥幸,也有必然。当时,工人阶级作为共和国的主人翁,有着传统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今天,上百万掌握话语权的媒体人如果在改制中利益受损,谁能疏导他们的愤怒情绪?谁又能堵住他们众口铄金的控诉?前苏联解体殷鉴不远,我们应该引以为戒。
常言说得好:好事不从忙中取。缓一步,看得更准;慢半拍,走得更稳。媒体改制,应该缓行。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