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媒体改制应该缓行

火烧 2011-09-08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媒体改制应缓行,慎推进。文章指出当前社会矛盾复杂,改制涉及上百万人利益,时机不合适,且无迫切必要性。同时,媒体改革需避免盲目推进,应注重社会影响与舆论管理。

媒体改制应该缓行  

进入下半年,媒体改制的动作一日紧过一日。按照既定部署,从今年年底到明年九月,全国除党报外的6000多家报纸都将由事业单位改为企业。
    我们无意论证这次改制是不必要的,更无意论证它的是非对错。我们想说的是,媒体改制“兹事体大”,不该用搞运动的方式大呼隆。事前,要反复论证,事中,要谨慎推进,事后,要认真总结;总之,要三思而后行。
    理由如下:
    1、改制的时机不合适。当前,社会矛盾尖锐且复杂,维稳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改制涉及上百万人的切身利益,谁也不敢承诺如此大的动作百分之百不会引爆社会矛盾;政府换届在即,党的十八大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在此节骨眼上,不宜搞大的动作。
    2、改制或许有必要性,但没有定时完成的迫切性。改制是手段,不是目的。如果因为没改制,媒体人已经吃不上饭了,我们也会主张改制,而且不必等到年底或明年九月,当下就该立即改。可眼下的实情是,绝大多数媒体自负盈亏,日子都过得去,远未达到非改不可的地步。如果说改制的目的是让媒体获得更大的言论自由,那么,应该改的是我们时下的舆论管理模式,而无关媒体的改制不改制。况且,今天的中国媒体在类似道德伦理宣传上,很多地方已经突破了人类底线,当务之急不是争取更多的言论自由,而是教育媒体人守住做人的底线,通过自律和他律使大家提高社会责任心,为社会进步做出积极的建设性贡献。
    3、改革开放30年,我们取得了经济发展的若干经验,但迄今未能总结我们应该汲取的教训。医改不成功,教改不成功,房改不成功,养老保险改革目前也陷于艰难的困境,我们有多大的底气保证这次媒体改制一定能成功?
    4、上世纪九十年代,国企改制,七千多万工人下岗而没有酿成大的社会动荡,有侥幸,也有必然。当时,工人阶级作为共和国的主人翁,有着传统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今天,上百万掌握话语权的媒体人如果在改制中利益受损,谁能疏导他们的愤怒情绪?谁又能堵住他们众口铄金的控诉?前苏联解体殷鉴不远,我们应该引以为戒。
    常言说得好:好事不从忙中取。缓一步,看得更准;慢半拍,走得更稳。媒体改制,应该缓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