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乱弹社会

火烧 2010-04-2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富士康员工坠楼事件,探讨社会问题的复杂性与社会结构的深层矛盾,强调社会责任与道德义务,引发对社会问题归因与解决的反思。

                       


  题为《深圳总工会公布富士康员工坠楼事件调查结果》的报道见诸媒体后,有评论道:“‘社会问题’让富士康受苦啦”。是啊,这“社会问题”偏偏在富士康结出了诸多自杀之果,确实受苦啦。

  如今,“社会”一词非常热门,似乎也成为了一个“筐”,大大小小的各类问题、结症,甚至是腐败、什么“潜规则”之类的都可以装到这个“筐”中,也似乎只要装进这个“筐”,一切也就有了一个归宿,或一个交代,或还万事大吉了一般。那么,这个“社会”又是一个什么“筐”呢?

  据资料介绍说:在中国古籍中,“社会”一词始于《 旧唐书·玄宗纪上》,那时人们特别重视土地和粮食,认为土地和粮食是养育人的根本,因此对社稷神非常崇拜,社,就是土地神;稷,就是五谷神。当时,从最高统治者到平民百姓,对社稷神都有着深深的感情,他们会在春秋这两个季节用不同的方式祭祀社稷神。英语中的“society”和法语中的“societe”均源出于拉丁语“socius”,意为“伙伴”。日本学者在明治年间将英文“society”一词译为汉字“社会”。近代中国学者在翻译日本社会学著作时,袭用此词。...狭义的社会,也叫“社群”,可以只指群体人类活动和聚居的范围,例如是村、镇、城市、聚居点等等;广义的社会则可以指一个国家、一个大范围地区或一个文化圈,例如是英国社会、东方社会、东南亚或西方世界,均可作为社会的广义解释,也可以引申为他们的文化习俗。...狭义的社会,也叫“社群”,可以只指群体人类活动和聚居的范围,例如是村、镇、城市、聚居点等等;广义的社会则可以指一个国家、一个大范围地区或一个文化圈,例如是英国社会、东方社会、东南亚或西方世界,均可作为社会的广义解释,也可以引申为他们的文化习俗。...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只有具体的社会,没有抽象的社会。具体的社会是指处于特定区域和时期、享有共同文化并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按照一定的行为规范相互联系而结成的有机总体。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是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通过生产关系派生了各种社会关系,构成社会,并在一定的行为规范控制下从事活动,使社会藉以正常运转和延续发展。

  由资料介绍不难看出,人类所说的“社会”就是你我他,就是政府、政党和各类社会组织。也就是说,社会之“筐”装的就是我们自己。因此,把诸多的问题、矛盾等装进“筐”中,是不是在推脱自身的义务、责任和人最起码的道德标准呢?可“筐内”与“筐外”都是我们自己,这又怎么能够推脱的掉呢?这是不是“越维稳越不稳”的怪圈所产生的一个重要根源呢?

  当题为《湖南临湘副市长:官员财产公示可能引起社会混乱》见诸媒体后,有评论支持,也有评论认“官员财产公示会引发社会混乱是一个‘伪命题’”;还有论者认为是道破了某种“天机”... ...或许,我们不妨看看邻国俄罗斯在其从总统、总理,到政府高官在公布其财产后,俄罗斯的社会是否混乱了吧。

  由题为《俄罗斯公布官员收入清单 民众质疑数据真实性》的众多报道看,“俄政府近日根据总统梅德韦杰夫的命令公布政府各部门官员的收入纳税清单。俄SuperJob.ru网站研究中心日前针对这份清单对俄百姓做的调查结果显示,超七成的受访者认为,这一清单太假,难以相信\申报财产制度不全面\俄高官收入三大怪:总理比总统多;下属比上司多;妻子比老公多”。虽然俄罗斯民众、反对党有着诸多的不满意、不足、怪和高达七成多的民众不相信,但其社会混乱了吗?天塌了吗?不仅没有,是不是还以此为契机使得其反腐败国家战略制度平台得以搭建成?收入确立了一个基准点?还使得监督权力的成本大大降低了呢?

  常言道:社会是个大染缸。可这“染缸”里的“料”何尝不是我们自己添加的呢?如果我们只是一味的添加而不去解决根源性\本源性的症结,我们这个社会不就成为了“久入鲍鱼之肆而不闻其臭”了吗?如此一来,又何谈社会、或国家的稳定与和谐发展呢?如,题为《《物权法》几成拆掉引信的手榴弹》评论所分析的问题;又如,我们诸多地方已把跳楼等讨薪形式定性为违法,对民众的信访也做出了非常详尽的、可操作的这规定哪不允许,等等。可对欠薪者呢?对拖、搪塞,甚至是打击举报等诸多不依法行政者、不权为民所用者又承担了怎样的法律和行政上的责任了呢?而题为《黑龙江耕地被强占 官员称不要相信小报报道》、《河南漯河农民状告乡政府被关精神病院6年半》、《穿着法袍上访》等报道,又在向我们说明着什么呢?这些难道不是造成“维稳怪圈”的重要根源所在吗?

  题为《道德头颅的“雄起”需要法律权威的坚挺》的评论道:“面对凶狠强势的强奸犯,司机经过挣扎最终 选择了屈服,这不仅是我们内心的疼痛,更是法律与道德的双输。对于一个强奸犯而言,他可能不屑于再多加一 条杀人的罪名。的哥的冷漠抉择是法律无力背后道德的屈服,单单给的哥冠以道德沦丧的罪名,无疑是在推卸法 律的社会责任。法律是道德的脖子,只有脖子硬了,有力了,这颗头颅才能坚定地昂起来。”

  由此评论来看近期的“茶杯门”、疫苗安全问题、发言“被发配门”、“辽宁庄河民众政府门前下跪”、“不要相信小报(实为《黑龙江日报》)的报道,不准确”,以及“被精神病”、暴利拆迁引发的命案不绝、“要挟政府”等等舆论关注的社会焦点话题,是不是也大有裨益呢?

  老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上梁不正下梁歪。因此,不从本源上解决问题、矛盾,甚至是所谓的什么“突发性事件”、“群体性事件”归结为是什么“社会问题”,最终社会这个“筐”是不是将不堪重负呢?不堪重负的“筐”,是不是终将塌陷呢?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