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关于“穷是因为好吃懒做”

火烧 2021-12-2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通过西门庆与武大郎的对比,指出穷并非因好吃懒做,而是资源与资本差距所致。强调阶级固化与勤劳持家难以改变命运,呼应毛泽东思想,探讨社会公平与资本分配问题。

  有人说,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好吃懒做。

  我不由得想起《金瓶梅》上的两个人物:西门庆和武大郎。西门庆是清河县开生药铺、放高利贷的,同时也在当地衙门里做副提刑(一个品级不算低的官),算是亦官亦商;武大郎则是卖烧饼的,是个城市自由职业者。根据《金瓶梅》的描述,西门庆的生药铺有管家、伙计为他打理,副提刑也是个闲官,没多少“公务”需要处理,基本上每天画个卯就可以了。西门大官人日常的主要事情是花天酒地、寻欢作乐。武大郎的生活和西门庆完全不同,虽然做的事情很单一——做烧饼、卖烧饼,但是要每天起早贪黑,除了吃饭、睡觉,几乎没有空闲的工夫。由此看来,西门庆是典型的“好吃不做”,武大郎则是“勤劳持家”的典范。然而,“好吃不做”的西门大官人富得流油,并且在清河县人人侧目,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是个跺一脚整个清河县都要颤三颤的厉害人物;而武大呢?虽不能说很穷,但是恐怕收入只能够养活自家了。他在清河县,连房子都买不起,只能租人家房子来住,无论怎么说都与“富”字扯不上关系。

  既然“穷”大概并非都因为“好吃懒做”这些个人原因导致的,那么又是因为什么呢?还是来看西门庆和武大郎。西门庆的收入来源主要是高利贷和生药铺,用今天的话说,他掌握着金融资本和商业资本;武大郎则基本上不掌握资本,是个凭辛苦吃饭的个体户。武大郎和西门庆的最明显的区别是掌握资源的多寡,用现在的话说,西门庆是靠“钱”来赚钱,武大则像大多数人一样,是凭“人”来谋生。

  在阶级社会里,富人永远都是剥削阶级,在社会秩序稳定的情况下,穷人基本上没有翻身的可能;以前是这样,现在是这样,今后,只要还存在阶级,恐怕还是如此。民国“大师”梁实秋先生曾经居高临下地谆谆教导我们老百姓,“一个无产者假如他是有出息的,只消辛辛苦苦诚诚实实的工作一生,多少必定可以得到相当的资产。这总是正当的生活争斗的手段。”受梁大师的训诫,我居然真的冥思苦想了一下历史,大概我孤陋寡闻,想了半天还真的找不出通过“勤劳持家”而出人头地的典型来。倒是想到秦末时“吃喝玩乐”的泗水亭长刘邦,他老爹看不起他,老是拿他和勤劳持家、老实本分的哥哥对比,认为刘邦不会有出息。可谁知这个“没出息的好吃懒做的浪荡子”刘邦后来居然成了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而他的大哥,如果不是有个皇帝弟弟,恐怕永远不会有人知道秦末徐州沛县曾有个老实本分、勤劳持家的刘老大。

  如今,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共产党”,而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是被写在中国共产党的党章里的,这自然应该是共产党人奋斗的“初心”。自1921年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披荆斩棘、浴血奋斗,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牺牲了无数英烈,都是为了向这个目标前进!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袖毛主席诞辰128周年,网上许多人纷纷自发地写文章、发视频纪念。在毛主席诞辰之际,我想到了他的一段话:我不想哪一天,在中国的大地上再出现人剥削人的现象,再出现资本家、企业主、雇工、妓女和吸食鸦片烟;如果那样,许多烈士的血就白流了……

  是啊!在还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然而社会结构已稳步异变至此、贫富剧烈分化的今天,似乎出人意料地又出现了“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好吃懒做……”这样对劳苦大众物质剥夺之后,又精神侮辱的恶毒、阴险、无耻的诬蔑,在对毛主席精确预见的叹服之余,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无奈与绝望……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