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老骥:从昂山素季访华,看中国外交理念的转变

火烧 2015-06-13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昂山素季访华标志着中缅外交理念转变,中国对缅甸政治经济合作态度更加开放,同时牵制缅甸政府并反击美国反华阴谋,推动中缅关系发展。

  从邀请昂山素季访华,看中国外交理念的转变

  老 骥

  应中国共产党的邀请,由主席昂山素季率领的缅甸全国民主联盟代表团,正在我国访问。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表示:“此访是中缅两党交往中的一次重要访问,中国共产党和缅甸各党派都保持友好交往关系,相信此访有助于增进两党的相互了解,推动中缅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据报道,昂山素季一行将访问北京、上海和云南三地,并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面。代表团行前,中国驻缅大使亲往机场为其送行,大使赴机场为一国政治人物送行,这在外交上是非常罕见的礼宾安排。这种“反常”和“超常规”体现了中方对昂山素季访问的高度重视。

  笔者认为,昂山素季受邀访华意义重大。

  对昂山素季来说,访华是她三年来的心愿,自2012年当选国会议员后她便多次表达了访华的意愿,今日终于得愿以偿,从而掀开了中缅两国关系的新篇章。在政治上能够争取到中国的支持,可以为不久的议会选举造势加分,让民盟夺得更多的席位。在经济上可以为缅甸争取到巨额的中国投资,仅中缅铁路一项就有200亿美元的进账,这是昂山素季出山交给缅甸人民的一份丰厚的见面礼。

  中国对此则怀有比较复杂的心情。昂山素季素有缅甸“民主斗士”的称号,政治上完全秉持西方价值观,曾与历届军政府格格不入,而中国则与这些政府保持着传统的友谊。昂山素季带头反对中方承建的水电站,致使大坝工程半途而废,让中方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但昂山素季也许并非骨子里就反华的人,她也认识到中缅是搬不走的邻居,缅甸是小国必须要和中国搞好关系才行,在经济建设上搭乘“一带一路”的便车,为缅甸人民造福。在担任中缅铜矿调查委员会主席后,发表的调查报告就比较客观公正。昂山素季在国内外都享有极高的威望,她领导的民盟通过选举控制下届国会不成问题,她当选总统不过是时间问题,而中国政府与昂山素季政府打交道也是迟早的事。然而,中国的外交理念一直以来遵循的是,和现政府打交道,不支持反对党,更不支持反政府武装。这便与邀请昂山素季访华产生了矛盾,所以对是否邀请她访华一直犹豫不决,举棋不定,于是一度采取了既不邀请也不回绝的态度。

  促使中方决定邀请昂山素季访华的转折点,是近期缅甸军方制造的数起炮击和飞机轰炸我国边境居民,造成多人死伤的严重事件。在多次警告无效的情况下,中方在事发地点举行了大规模军事演习,以示严重警告,不料,缅方了解中方不会动武的一贯底线,毫不在乎并声称“不惧怕任何武力威胁”,差点没把人给气死,显然缅甸现政府是受到了美国的挑唆,故意与我作对。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终于下定决心邀请缅甸最大的反对党访华,这无疑是对缅甸政府的惩戒和牵制,是对美国反华阴谋的反击,同时也是对中缅关系发展前瞻性的部署,可谓一石三鸟。

  邀请昂山素季访华,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外交理念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即,由过去从不支持反对党,更不支持反政府武装,到必要时可以支持反对党。这种变化让人眼前一亮,为之一振。

  众所周知,过去我们把不支持反对党称之为“不干涉别国内政”,把不支持反政府武装称之为“不输出革命”,并逐渐形成为理念,坚持执行了几十年。然而,非常不幸的是,执行的结果,让我国的外交越来越被动,让我国的处境越来越孤立,让我国的朋友越来越少,让我国的敌人越来越多。从前没有台独、藏独、疆独、港独,现在都出现了;从前没有藏南、东海、南海领土纠纷,现在都发生了;日本准备修改和平宪法;美国航母开进了我国的黄海、东海和南海;七国集团也来染指中国的海疆;连小小的菲律宾、越南也敢骑在我们头上拉屎拉尿。如果要问,中国最大的失败是什么,恐怕非外交莫属。

  问题出在那里?就出在外交理念上,因为,所谓“不干涉别国内政”其实是片面的,所谓“不输出革命”其实也是错误的。我国的外交政策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至于在此基础上各种新的说法,不过是诠释和演绎,都不能改变也不能取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明确规定“互不干涉内政”,而不是“不干涉别国内政”。这个意思十分清楚,就是我不干涉你的内政,你也不要干涉我的内政。换句话说,如果你干涉我的内政,那么我就有权干涉你的内政。所以“不干涉别国内政”是片面的外交理念,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曲解和篡改。这个理念在外交实践中根本行不通,美国西方强国天天都在干涉别国的内政,对别国的事务指手画脚。他们经常指责中国的人权,制造台独、藏独、疆独和港独,唆使周边国家挑战中国的领土主权。由于中国一直奉行“不干涉别国内政”的理念,所以不管他们怎样挑衅,中国都从未去干涉这些国家的内政。结果,不但没有换来他们应有的尊重,反而招致更多更大的干涉。

  “不输出革命”的外交理念,是认为中国需要和平发展的环境,要跟各国政府打交道,不宜再去支援别国的人民革命和武装斗争。其实这是没有理解“输出革命”的真谛。(本来中国并没有使用“输出革命”这个词汇,这个词汇是帝国主义送给我们的贬义词,后来精英也跟着叫,当时中国自己的称谓是“支援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因为大家已习惯了前一种叫法,故权且用之)“输出革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支援世界人民反帝、反殖、反霸的斗争,二是新中国反封锁、反孤立、反包围的斗争。这是毛泽东建立的国际统一战线的大战略,通过这个战略,中国成为第三世界的领袖,抗衡美苏两霸,使周边反华国家受到其国内革命组织和革命武装的牵制,无力与我争夺领土领海,加上必要时运用战争手段予以痛击,使得我周边河清海晏,四方咸宁。如菲律宾,我们通过支援新人民军的武装斗争,让菲律宾反华政府疲于内斗,根本无暇与我争夺岛礁,现在它霸占的10个岛礁都是在毛泽东逝世后侵占的。坚持“不输出革命”理念的人,闭眼不看美国西方的“颜色革命”,闭口不谈美国西方的“输出价值观”。请问这些先生们,“输出价值观”、搞“颜色革命”与“输出革命”有什么不同?凭什么要按双重标准,他们能做我们就不能做?我看这些先生不是革命意志丧失就是外交战略的无知。但事实是无情的,自从“不输出革命”后中国就失去了反制周边国家的手段,让他们腾出手来大肆侵占我国的领土和领海。

  由此看来,无论是“不干涉别国内政”还是“不输出革命”,都是失败的外交理念,必须予以纠正。

  邀请昂山素季访华,让我们看到了变化,若照过去中国外交“不干涉内政”的僵化观点,无论缅甸现政府怎样对不起我们 ,我们也只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请求对方顾全双方友好发展关系的大局,或者表示严重关切,提出交涉和抗议罢了,绝不会利用它们的反对党,对它们进行反制,甚至促其下台。但是,今天我们的确这样做了,而且做得很漂亮,机会和对象选的都很准,让美国无话可说,暗暗叫苦。这说明我们陈腐的外交理念终于发生了可喜的转变,当然这种转变是有限的,仅仅是在“不干涉别国内政”方面有所转变,在“不输出革命”方面还没有转变,如中方对缅甸果敢同盟军就没有支援,也许还需要一个过程,不过我相信,形势比人强,总有一天我们会重新拾起毛泽东留给我们的这个法宝。

  2015年6月12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