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
本文讲述未来社会搬迁背景下,一个家庭面对亲情与工作抉择的故事,展现北京搬迁生活与南迁过程中的情感与现实冲突,突出家庭关系与社会变迁的交织。
共产主义(未来社会) 第三章 搬迁 (下)
受朋友委托,将其一部关于未来社会或共产主义题材的书稿的部分章节发表在这里,希望得到网站的支持,也希望得到网友的关注和支持,亦希望得到网友批评指正,当然,更希望得到网站领导和网友帮助和推荐。如果能够在网站领导和网友帮助下最终推荐给了出版社,作者将不胜感激。谢谢大家了。联系方式 qq:2895624825
第三章 搬迁 (下)
北京。王玉华一大早就打电话,要女儿向英早一点过来。此一分别,不知什么时候,她们母女才能再相见呢。女儿接电话时,其实他们一家已经在车上了。昨天爸妈跑去看她,让她做女儿的心里,实在过意不去,她应该去看爸妈的。昨天她和丈夫都向单位请了假,两个孩子也向学校请了假。今天早上,他们一家早早地就起了床,开车向爸妈家里赶去。在中途,她让丈夫特地拐到一家烤鸭店,买了几只刚出炉的北京烤鸭。父母迁走以后,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吃到北京烤鸭呢。就要和父母分别了,马向英心里当然也不好受。以后天南地北,想和父母见个面都难了。是有网络视频,可它改变不了她与父母天各一方的事实。马向英当然也想和父母一起南迁,可丈夫在科学院的工作是决然不能放下的。亲情与工作的天平,当然只能偏向工作。这也是当代中国人所具有的一种基本素质。
他们来到父母居住的楼下,把车停好,乘电梯来到父母所居住的楼层。门开着。“外公外婆。”两个孩子一进门就高声喊着。“哎哟,我的好外孙哟。”外婆王玉华赶紧向两个孩子走了过来,拉住孩子的手说道。
孩子的舅舅、舅妈听到孩子的喊声,也走了过来。“舅舅,舅妈,你们好。”
“好宝贝,真乖。”舅妈宁欣然说道。
马向英说:“大哥大嫂这么早就过来了。”
“是啊,今天搬家嘛。我们也刚到。”宁欣然说,“你们还没吃饭吧。”
小外甥摇摇头说:“舅妈,我们还没有吃呢。”
“舅妈给你们做,马上就好。”说完,宁欣然上厨房忙去了。
王玉华说:“你们买这么多烤鸭干什么。”
马向英说:“你们去村城,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吃到北京烤鸭呢。带着到村城吃。”
“我们到村城就过上共产主义的新生活了,谁还在家自己弄吃的啊。”王玉华说。
“妈,您以后需要什么,就告诉我,我给您寄去。”马向英说。
“我需要什么?都共产主义了,还需要什么?什么也不需要了。”王玉华说,“先切两只,一会大家一起吃。”
“哦,吃烤鸭啰。”两个小外甥欢呼起来。
“妈,我去吧。”马向英说。
“不用,我自己来。以后再想弄给小外甥们吃,也没有机会了。”
马向英说:“大哥,你们怎么要了个第一趟专列。”
“第一趟不好吗,第一趟可是我们的光荣。许多人想走第一趟专列还走不了呢。”马向前说。
“走第一趟好。总是要走的,迟走不如早走。”这是马向英丈夫关键的声音。
“你这是什么话,要赶爸妈走啊。”马向英说。
“说什么呢。我怎么会赶爸妈走呢。我的意思是,早走了,免得老是在心里记挂着。”关键说。
王玉华说:“关键说的是有道理的。我这些时,心里就老是记挂着这些个事。”
关键说:“爸妈还有什么要我们帮忙弄的。”
马鸿瑞说:“都准备好了,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一会儿车子一来,我们就可以搬东西出发了。”
早餐一会儿就做好了。煎饺子,煎鸡蛋,烤面包,热气腾腾豆浆,王玉华两只油累累的手又端出来两大盘北京烤鸭。
小外甥说:“外婆,我要吃烤鸭。”
“好,我们雷雷吃烤鸭。”外婆说,“这可能是我们一家人在北京吃的最后一餐饭了。”说到这里,老人又不免有些伤感起来。
“妈,您这是干什么呀,一大清早的。”马向英说。
马鸿瑞说:“你这老太婆真是的,我们是奔共产主义去的,又不是去受苦受难,应该高兴才是。”
“谁说不是高兴。我就是高兴嘛。”王玉华笑着说。
“高兴,高兴。我们赶快吃,一会车就来了。”马向前说。
马向英说:“妈,说真的,我还真挺羡慕你们的。你们这一去,可就提前进入共产主义,过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了,可我们还得自己做饭吃。”
关键说:“做又做得了多久呢,这一天不会太远了。”
宁欣然说:“真像做梦一样,这共产主义说来就来了。”
王玉华说:“谁能想得到,我们这把年纪了,还能赶上共产主义。”
“不知谁,前不久还想不通呢。”马鸿瑞说。“我怎么想不通了。我只是不想去村城。”“那还不是想不通?”
关键说:“能够提前进入共产主义,是中国人民的福气。”
马向前说:“以后的孩子们可就享福啰。”
宁欣然说:“这都是托毛主席,托马恩列斯他们的福啊。”
“爸妈,您二老到村城以后怎么住啊?”马向英说。
“住养老院呗。”王玉华说,“国家规定,年满75岁的老人可以住养老院,你爸已经75了,我差一点,但根据规定,我们是可以住养老院的。”
宁欣然说:“是您二老不愿意和我们一起住,其实如果你们愿意,我们一家人还是可以住在一起的。”
马向英说:“嫂子,其实要我说啊,爸妈住养老院好,那里老人多,可以在一起跳跳舞,下下棋,打打牌,拉拉家常。比单独住好多了。我以后一到年龄,我就去养老院。”
马向前说:“爸妈当然是住养老院好。那里有医生护士,万一有个头疼脑热的,他们照顾的也周全。”
王玉华说:“就是我们都走了,把你们一家留在了北京。”说着,老人的眼睛不禁有些湿润了。
“妈,没什么的。以后休假,我们每年都可以去村城看你们的。再说了,您二老也随时可以来北京嘛。”马向英说。
小外甥说:“舅妈,不是说村城建设已经完工了吗?哥哥们怎么还没有回来啊。”
宁欣然说:“我们小关曼还记着哥哥呢。他们现在正忙着搬家呢。等再过一些时候,那里的事情忙完了,他们就回来了。”
“可是他们回来,你们已经搬家了,他们住哪儿呢?”小关曼说。
“住学校啊。他们以前就住学校的。”宁欣然说。
小关雷说:“要是他们没地方住,就住我们家好了。”
“嗯,还是我们小外甥关心哥哥。”外婆说。
“哥哥的事,不用你们操心。赶快吃饭。”马向英说。
关曼说:“外婆,央视播出的新版电视剧《毛泽东》,可好看了,今天晚上,您可别忘了看啊。”
“外婆记住了。谢谢我们小关曼。”外婆说。
马向前说:“这部电视剧的确拍的不错,应该说比以前拍的更好,客观真实全面地描写了毛主席光辉灿烂的一生,内容也更丰富。听说光饰演毛泽东的演员就多达四位,分别饰演毛主席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这次拍了450集,听说以后还要拍更长的呢。”
“拍毛主席的电视剧,再长也不长。”马鸿瑞说。
一家人就这样一边说着,一边吃着。刚吃完饭,电话就响了起来。是居委会打来的。
“您好,我是王玉华,您找谁?”
“您好,王大妈,我是居委会阮主任,车子马上就到,你们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阮主任。我们等着呢。”
“好好,再见。”
“再见。”
马向前说:“我看我们别等了,我们开始往下搬吧。”
于是,他们一家人抬的抬,搬的搬,两个小外甥则拿着自己能够拿得动的东西,一起向外搬去。
他们来到楼下,帮忙搬运的人们和车辆就来到了。
“向英,我们得过去了,你们关照一下。”宁欣然不等父母这边装车完毕,赶紧和马向前一起向自己的家里赶去。
北京东站,此时已是热闹非凡。一列加长的客货混编列车正停在轨道上,各种装载着各种物品的大卡车停满了站台,为数众多的前往村城的移民们与前来帮助搬迁的政府工作人员和学生市民等,正在往列车上装载着各种各样的物品呢。
拖着马鸿瑞几大车搬家物品的司机,把车停在了拟定的第十五节货车厢旁边。前来帮忙人们,立刻帮着打开汽车侧门,把物品往火车上搬运着。
马老嘱咐道:“同志们,大家小心一点不要把柜子碰坏了,更不要弄伤了自己。”
阮主任走了过来说:“马老,您就放心吧。他们会小心的。”
不多会的功夫,装载着马向前他们家物品的车也到了。在大家的帮助下,各种物品很快便装上了火车。细心的宁欣然还在各家具之间,用旧衣服什么的把它们隔开。
马向前把小汽车开到了火车上,再用绳索做了固定。真的是人多力量大呀,也就半个多小时的时间,第一列火车按计划装车完毕,预计装载的家庭人员和物品,基本装车到位,车上还略有空余。于是,原本第二批搬迁的家庭有几家也被装上了车。
宁兰馨忽然记起了今天是北京的大姐一家搬迁的日子,她赶忙接通了姐姐宁欣然家里的电话。电话没有人接。难道他们这么早就出发了。她又拨通了姐姐的手机。“姐姐,是我,宁兰馨。”
“小妹,你好。怎么现在记起给我打电话啊。”
“我突然记起,你们今天搬家,我差点把这事给忘了。怎么,你们已经出发了?”
“可不,我们已经在火车上呢。再有几个小时,我们就到村城了。”
“姐姐,你们可真幸福,能够第一批去往村城。祝贺你们。”
“你们不也快了吗。”
“是啊。后天我们就该出发了。姐姐,姐夫呢,开车走的吗?”
“没有。街道领导说,没有必要自己开车那么辛苦,火车上加两节车皮就什么都解决了。”
“姐,不跟你多说了,路上注意安全。”
“没事。我们在村城等着你。”
“好的,姐,村城见。”
“村城见。”
从村城搬迁的第二天开始,村城市委市府除了要继续做好各区镇的搬迁工作,还要负责从北京上海及省城来的移民物资的搬迁工作。省城的移民物资比较简单一点,汽车可以直接开到宿舍楼下,北京的移民物资需要从村城车站转车,而上海的移民专列则需要在平川车站转运。当然,无论是村城车站还是平川车站,专列一到达,马上就会有车辆和人员安排转运工作。这给了这些远道而来的移民一种回家了的亲切感。
这天上午十点不到,负责村城车站接车的人们已经齐聚车站。村城火车站位于村城北面,车站规模不是很大,却是一个非常现代化的车站。车站候车大厅宽敞明亮,在大厅的墙壁上,有两个巨大的电子显示屏,一个在播放着电视节目,另一个则滚动着列车的相关信息。功率强大的太阳能空调,保障了大厅能够冬暖夏凉,四季如春。当然,村城火车站并不是一个常规的或者说常设的车站,它的定位功能就是一个旅游车站和货运车站,就像今天这样,所以在一般情况下,火车是不在此停靠的。
上午十点十分,北京发出的第一列客货混编专列抵达村城。专列一到达,广播里立刻传出播音员甜美的声音。“从首都北京来的各位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大哥大姐,弟弟妹妹,各位亲爱的同志们,这里是村城车站。村城市热情欢迎来自北京的同志们。请各位移民同志先卸下车上自己的行李物品,然后,到候车大厅,领取你们的住房钥匙。请村城迎接的同志们帮助卸车。谢谢大家。”
马博马斌兄弟俩也在迎接专列的队伍当中。在第十四节车厢,兄弟俩很快找到了父母和爷爷奶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欢迎你们来村城,欢迎你们成为村城人。”
“臭小子,你们倒先成为村城人了。”马向前说。
“就是嘛。”兄弟俩笑了。
“哎呀,我的乖孙子,你们好吧。”奶奶王玉华说。
“奶奶,我们好着呢。”马博回答道。
“兄弟俩都晒黑了,但看起来更加结实了。”母亲宁欣然说。兄弟俩点点头笑了。
“这就叫劳动锻炼人嘛。”奶奶高兴地说。
“爷爷奶奶,您二老这两年一点也没见老,还是和原来一个样子。”马斌说。
“傻话,哪能不老呢。不老就成妖怪了。”奶奶笑着说。
马博说:“奶奶,你们一定会喜欢村城的。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城市。”
“是,我们会喜欢的。”奶奶点点头说。
“爸妈我们先卸车吧。”马博说。在货车厢,一家人在村城接车的人们的帮助下,一起抬下了爸妈和爷爷奶奶带来的一切物品,床柜子等各种家具,冰箱电视电脑等各种电器,以及大量的书画衣物被褥等。兄弟俩不让爷爷奶奶动手,但他们是当然闲不住的,兄弟俩只好让爷爷奶奶拿一些轻一些的物品。最后,马博从车厢里把他们家的长安牌小轿车开了出来。汽车里,依然放着许多的物品。根据规定,金银首饰(藏品)古玩字画小汽车之类的物品都是要上交国家的。
马斌说:“爸妈,爷爷奶奶,你们还有什么东西没有带来的吗?”
“你这孩子,能用的东西,有用的东西当然不能拉下了,那会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也是对国家极端的不负责任。”马向前说。
“东西扔掉容易,但扔掉在扔掉了资源的同时,也在制造着垃圾。就说我们这长安牌电动汽车,虽说不是很新,但质量却是很不错的。你说把它留在北京,北京是不需要那么多的。那么怎么办,能够扔掉吗?显然不行。还有爷爷奶奶的这许多的家具电器,这些家具可都是实木的,扔掉了多可惜,这些留着,你们以后不是一样都可以用吗?再说,如果有人需要,我们也可以调剂给别人一些嘛。”妈妈也说。
马博说:“爸爸妈妈说的对。能用的东西是绝对不能扔掉的。”
卸完物品,一家人又去帮助别人卸东西。
移民们在前来迎接的同志们的帮助下,没用多少时间就从火车上卸完了全部物品。一时间,在长长的站台上,堆满了一堆一堆的各种物品。物品都卸完了,马博马斌挽着爷爷奶奶一起向候车大厅走去。
候车大厅里,人太多,座位不够,年轻的人们把座位都让给了年长的人们,他们则心甘情愿的站在大厅里。
村城市政府办公室主任黎平手握话筒,高声说:“请同志们各自找位置坐下。下面我们请村城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婧同志讲话。”大厅内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周婧从黎平手中接过话筒说:“来自北京的各位爷爷奶奶,大伯大妈,大叔大婶,各位兄弟姐妹同志们,你们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村城市委市府,代表村城人民欢迎你们,欢迎你们来到村城,欢迎你们成为村城的新居民。”掌声再次响起。
周婧说:“村城是一座刚刚建成的城市,也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城市,希望同志们从此喜欢这个城市,热爱这个城市,建设这个城市。一会儿,请我们的工作人员协助做好移民同志们上交给国家的物品的登记工作,然后,帮助移民同志们把家具行李物品等装车,搬到家里去。其它的,我也不多说了。下面,请工作人员为同志们分发钥匙。”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黎平说:“下面,我喊到谁,就请举手示意一下。我们的工作人员会把钥匙送到你们手中。”
宁欣然说:“她就是市长啊?这么年轻。”
“是啊。她就是市长。”马博说,“她很年轻。不过,她虽然年轻,却是很了不起的。您以后慢慢就会知道的。”
“马向前……”
“到。”马博一边回答,一边举手示意。工作人员拿着钥匙往他们送了过来,马博也迎了上去,双手接过钥匙。
马斌说:“爷爷奶奶,你们干嘛非要住养老院啊,和我们一起住不好吗?”
“爷爷奶奶住养老院好。那里才是老年人待的地方。”马博说。
奶奶说:“博儿说的对。我们老了,还是住养老院好些。”
分发完钥匙,黎平又宣读了住养老院的人员名单。并请住养老院的同志们上大电客。
“同志们,”大厅里,一个约莫五十多岁的中年人从工作人员的手中拿过话筒说,“我的儿子跟我说,两年多来,村城人民夜以继日,顽强奋斗,为我们建设了如此美丽的城市。现在,他们在搬迁的万忙之中还抽调这么多同志来帮我们搬迁。我提议,我们的东西搬完以后,也立即投入到村城的搬迁工作中去。同志们说好不好。”
“好。”移民们异口同声的喊道。
周婧说:“同志们,你们的热情是非常了不起的,我们代表村城市委市府谢谢你们,同时也欢迎你们参加到村城的搬迁工作中来,但你们一定要量力而行,尤其要注意安全。下面,请我们的工作人员协助北京来的同志们,做好上交给国家的物品的登记工作,把家具行李物品等装车,然后帮忙搬到家里去。”
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移民们把汽车古玩藏品字画存折等登记上交给国家,然后有条不紊地把各种物品搬上卡车,向着自己的新家赶去。
在北京专列到达的同时,来自上海的专列也到达了平川车站,来自省城的移民队伍也到达了村城。这一天,北京上海分别开行了十几趟专列。明天,两地发出的专列还会增加。
就在这一天,不光机关企事业单位全部搬迁完毕,许多的居民也搬进了村城。这一天的搬迁,依然平安安全。
吃过早饭,黄晓蒙看闷闷不乐地坐在沙发上。几天下来,许多人已经搬进了村城,他的家旁边,许多邻居也搬走了。人们都搬家了,他的菜也就越来越没人要了。看着家里许多没有卖出去的蔬菜,他显出一脸的无奈。这么多年来,他凭着自己的勤劳和省吃俭用,积攒了一笔不菲的财富。两年前,当他得知中国即将进入共产主义的消息的时候,他的内心是极其抵触的。自己这么多年来,种菜卖菜,养猪养鸡,苦比别人吃得多,累比别人受的多,难道自己这么辛辛苦苦勤劳苦干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大笔财富,就这么化为乌有了?他不甘心,他想不通啊,这样也太不公平了。
有时候,他也会产生怀疑,这共产主义真能顺利的实现吗?会不会有一天会突然实行不下去了?尤其听说,以后钱都不要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没钱还像个什么样子嘛。没钱,这个社会消费会不会就没有控制,没有节制,那样会不会造成浪费啊。如果这个社会没有顾忌,又能维持多久呢。以后,什么东西都是国家的,人们还会爱护它吗,还会像爱护自己的东西一样的爱惜它珍惜它吗?共和国1958年吃食堂,人们是知道的,甚至可以说是记忆犹新的啊,现在这么做,难道就不会像那时一样倒退回去?在这种心态的支使下,两年来,他仍然不辞辛苦地拼命赚钱。在几乎所有的菜商都在降低菜价,少收或不收别人菜钱的情况下,他却是反其道而行之,他的菜价是最高的,别人给他整钱,他不找可以,如果谁带的钱不够或少给他钱,他是不乐意的。当然,对他的做法,并没有谁去和他计较。
昨天,时不时会有车辆开到他家门口,但却被他以让别人先搬给支走了。眼看着邻居们一家家都搬走了,他的心里真说不出是一种什么滋味。难道这天,真的就这么变了吗?他仍然将信将疑。
妻子朱丹收拾完厨房,走了出来。她看见黄晓蒙坐在沙发上苦着个脸,心里是又好气又好笑。两年多来,她积极地投身到村城的建设之中,为村城的建设做出了自己应有的努力。这两天,她又和儿子们参加到了村城的搬迁工作之中。对黄晓蒙的抵触情绪,她是极其不理解的。可以说,整个村城地界,乃至全国,像他这样的人几乎是绝无仅有的。对于中国提前进入共产主义,谁不会为之高兴,谁不会为之欢呼啊。她和黄晓蒙结婚十几年,说实在的,他这人并不坏,而且也非常勤劳,也肯吃苦,为人也谦和,可是她就是不理解,他的思想意识为什么就这么的死板僵化,这么的不开窍,这么的与这么伟大的时代格格不入。她当然也知道这两年,他爱占便宜的事情。为此,公婆也没有少说他,两年多来,她也不知给他说过多少道理,但你无论怎么说他,他就是一句也听不进去。这几天,整个村城都在搬家,他不光自己不搬,也不愿意去帮助一下别人。你叫他去帮别人搬一下家,他只知道叫累,是断然不会去的。当然,他人还算规矩,也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情,所以,有的时候,她也就由他去,懒得去理他。可是现在,搬迁已经迫在眉睫了,隔壁左右许多都已经搬走了,他却仍然这么抵触,真让她受不了了。
“我说黄晓蒙,你这是干嘛呢?你还真想螳臂当车,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你就不怕被历史前进的车轮碾得粉碎。”朱丹越说越气,“我看你这人真的不可救药。”
但不管朱丹怎么说他,黄晓蒙就是不理不睬的。“黄晓蒙,你快起来,和我一起去帮别人搬家。”朱丹不由得气的提高了音量。
“你别嚷嚷行不行?你让我休息一下行不行?这么多年来都把我累死了,你不知道啊,你就不能让我消停一下啊?”“我看你不是累,你是心里有病。”“你才有病呢。”
朱丹正要出门,不远处,一辆小汽车开了过来,在她家门口停了下来。
“朱丹啊,你要出门啊。”原大队书记现村城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沈惠娜打开车门走了下来。与他一同下来的,还有村城市长周婧。
“周市长,沈书记,你们怎么来了。我正要去帮人家搬家呢。”朱丹说。
沈书记说:“周市长特地来看你们了。”
“朱大姐,你好啊。”周婧说着伸过手来。朱丹赶紧用双手握住市长的手说:“周市长,您好。您那么忙,怎么还能让您来看我们呢。”
“应该的。”周婧说,“黄大哥在家吗?”
“在家呢。老黄,周市长来看我们了。”朱丹把客人请进家里说,“周市长,沈书记,你们快请坐。”见沈书记和周市长到来,黄晓蒙赶紧从沙发上站了起来。
此时的黄晓蒙,心里面不免有些忐忑起来,市长怎么会来的呢,我也没犯什么呀?
周市长怎么会来到黄晓蒙家的呢?原来,昨天晚上,黄晓蒙的三个儿子,找到了周婧的家里,周市长当时不在家里,他们就一直在周市长家外面等到很晚,直等到周市长回家。“市长阿姨,我叫黄智达,他们是我的两个弟弟。真不好意思,这么晚还来打扰您。”见周市长走下汽车,几个孩子迎了上去,大儿子黄智达说。
“你们找我有什么事吗?”周市长亲切地说,“来,孩子们,上家里去。”
“不进去了。”黄智达说。
“那怎么行。走,上家去。”周市长把他们请到家里,给他们一人拿了一瓶果汁饮料。
“谢谢市长阿姨。”黄智达说。“谢谢阿姨。”两个小弟弟也说。
“你们来多久了,一直在外面等着吗?”
“阿姨,我们是为我们爸爸的事来的。”黄智达说,“我们找了几个地方都没有找到您,只好上您家来等您了。实在对不起。”
“别客气。你说说,怎么回事?”
黄智达简要地向市长陈述了自己父亲的抵触情绪,希望市长阿姨能够帮助做做自己父亲的工作。“市长阿姨,我们真的为我们的父亲感到难过,共产主义多好啊,谁都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可我爸偏偏就是想不通。”
老二黄智中急切地说:“市长阿姨,就请您在百忙之中抽点时间帮我们劝劝我们的爸爸吧。”“阿姨,我们求您了。”老三黄智国也说。
“孩子们,你们都是好孩子。你们要相信组织,组织上一定会做好你们爸爸的思想工作的,我相信你们的爸爸也一定能够想通的。”周婧说。
“阿姨,您答应帮我们了?”黄智中说。
“当然。”“谢谢市长阿姨。那我们回去了。”“我送你们。”“不用阿姨。我们路又不远,骑自行车一会儿就到了。”“那你们路上注意安全。”“没有问题的。谢谢市长阿姨。”
周市长送他们出了家门,看着他们骑着自行车远去。
周市长环视了一眼屋里堆满了的各种蔬菜,说:“这么多蔬菜啊。”
“是啊,现在要菜的人越来越少了。”黄晓蒙不好意思的说。
朱丹拿出了几瓶果汁饮料,分别递给了周市长和沈书记他们。
“谢谢。”周婧说。
“周市长,您还谢什么呀?”朱丹说,“你们百忙之中还来我们家看望我们,我要谢你们才对呢。”
周婧说:“老黄同志是不是生病了,怎么看着象有些不对劲啊?”
“没有,没有。”黄晓蒙赶紧回答。
“他身体没病。他是精神有病。”朱丹说。
“你才精神有病呢。”
沈书记说:“老黄啊,这几天人们都在夜以继日地忙着搬家,兴高采烈地迈向共产主义呢,你怎么象打不起精神的样子呢。”
“我,我是确实有些不舒服。”不口吃的黄晓蒙此时显得有些口吃起来。
“不舒服就上医院看一看嘛。”周婧说。
“没事,没事,休息一下就好了。”黄晓蒙说。
周婧没有直接说明来意,而是说起了黄晓蒙的儿子们:“老黄啊,你们的几个儿子可是非常了不起啊。将来一定会很有出息的。”
说起儿子,黄晓蒙显出高兴的样子。他的几个儿子聪明乖巧,可以说,几个儿子就是他的骄傲。“您是怎么知道他们的。”
“哦,昨天晚上,他们三个找到我家,说共产主义好呢。”黄晓蒙明白了,周市长今天来,是因为儿子。他不明白的是,即使他们的儿子不找周市长,周市长迟早也会登门的。
“老黄啊,我们知道,这么些年来,你们一家起早贪黑,拼命工作,种菜还喂那么多猪。我想问你一下,你们这么拼命是为了什么呀?”周婧接着说。
“当然是为了孩子们了。”黄晓蒙不假思索。
“进入共产主义,你知道对于人类,尤其对于孩子们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从此进入了天堂,人们梦寐以求的天堂。人们从此就过上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这该多好啊。中国现在在全世界率先进入共产主义,这可是中国人民的福气啊。”周婧说。
“我就是想不通,这样不公平。现在有钱的没钱的都一样了。这公平吗?”黄晓蒙终于说出了心里的想法。
“这看起来是不公平。可是你知道吗,这样的不公平恰恰是为了以后的公平,是为了以后社会永远的公平。”周婧说,“现在有些人钱多一些,有些人钱少一些。可是谁又能保障谁永远富有呢?任何人都保障不了。再说了,人们要钱干什么呢?不就是为了让生活变得好一些吗?可是,共产主义就能够保障人们都过上美好的幸福的生活,这是多好的事啊。既然共产主义能够保障人们都过上好日子,既然人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有国家保障了,我们还要钱干什么呢?是不是啊?”
朱丹说:“共产主义多好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都不用你愁,什么都不用你操心,政府都给你安排好了,多好啊。你怎么就想不通呢?”
“我知道共产主义是要在全世界实现的,你现在在中国一个国家实现,这靠得住吗,会不会半途而废,到时候搞不下去了,又退回来?”黄晓蒙说。
“你的担心是完全多余的。”沈惠娜说,“你看看人们的热情和激情,共产主义可能半途而废吗?不可能的。它只会越来越好。”
“老黄啊,有些问题你可能还没有想通想透,这我们可以理解。但中国在全世界率先进入共产主义,绝不是中国一时头脑发热做出的决定,而是中共中央经过全面认真慎重严谨的考虑和评估的结果,因为中国率先进入共产主义,中国是有着各方面的充要条件的。进入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全世界迟早都是要进入共产主义的,这是一种历史潮流,谁也挡不住的。”周婧说。
“如果万一退回来怎么办?58年吃食堂,不也是昙花一现吗?”黄晓蒙说。
“你不管别的,我只问你,共产主义好不好?”朱丹说。
“那还用说,当然好了。”黄晓蒙说。
“既然这样,你为什么就是想不通呢?”朱丹说。
周婧显然看出了黄晓蒙的担心。“你是害怕现在什么都交给国家了,一旦半途而废,你会变的一无所有,是吗?”
“我是有这个担心。”黄晓蒙说。
“这个你可以放心。居民上交给国家的一切,包括金钱,金银财宝,古玩字画等等一切收藏,国家都是要做登记的。在这里,我可以向你保证,如果共产主义真的搞不下去了,你所上交的一切,国家都将完璧归赵。”
“那国家能不能给我出一个手续。”黄晓蒙说。
“这是肯定的。”沈惠娜说,“每个人,每个家庭所上交给国家的一切财物,国家都可以给你一个清单。”
朱丹说:“老黄,你干什么呀,别太不像话了啊。”
周婧制止了朱丹,说:“老黄啊,你的担心是完全多余的。共产主义不可能半途而废。你提到了58年,现在和那时相比能比吗?那时建国才不过十年时间,而建国之初国家是个什么状况,那可真是一穷二白,一贫如洗啊,现在呢,现在国家建国已经是150年了,现在是什么状况,和那时是完全不能相比的。不说中国目前的工农业生产水平,就是在半个多世纪以前,中国的工农业生产养活中国人都绰绰有余,今天的中国进入共产主义,怎么可能会半途而废呢?”周婧稍作停顿,接着说,“你有思想顾虑,这不怪你。是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到位,我们应该向你道歉。但现在把话说明白了,你就应该放下包袱,积极投身到这场伟大的社会革命中来。你这样做,你的妻子,你的父母,尤其你的儿子们,都会为你高兴的。”
“老黄,该想开了。”沈惠娜说。
黄晓蒙站起身来说:“周市长,沈书记,谢谢你们到来。我今天就搬家。”
“想通了,这就对了嘛。”沈书记说。
这时黄晓蒙的老父亲黄超南和老伴一起走了过来。“老书记,大婶,你们怎么过来了。”沈书记见老书记过来,连忙站起身说。黄晓蒙老父亲已经七十多了,老人以前是村里的书记,后来还干过副区长。
“黄老书记好。老夫人好。”周婧也连忙站起身说。
“周市长,您那么忙,怎么还要您亲自上门呢。”老书记说。
“爸,妈。”黄晓蒙也站立起来。“你别喊我爸。我不是你爸。”老人气咻咻的说,“我怎么养了你这么个不谙世事的东西。”
“还不向领导们认个错,赶快把家搬了?”母亲也说。
“大妈,您可不能这么说,黄大哥能有什么错啊。”周婧说,“他只是思想上有一些疙瘩,想通了也就好了。”
“想通了?想通了吗?”老父亲说。
“想通了,真的想通了。”朱丹一边赶忙说,一边向黄晓蒙做着眼色。“想通了,真的想通了。”黄晓蒙说。
“想通了就赶快搬家。”老父亲说,“不然,小心政府把你送进大牢。”
“搬,搬,我们马上就搬。”朱丹说。
“黄大哥身体好些了吗?”周婧说。
“没大碍,没大碍。”黄晓蒙赶忙说。
“如果没什么大碍,那就早些把家搬了吧。我看湾里已经搬了不少了吧。搬到村城多好啊,我们的村城那么漂亮,到了村城,也不用你爱人每天做饭了,每天衣食无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多好啊。”周婧又转向沈书记说,“沈书记,你能不能安排一下,早些帮黄大哥他们把家给搬了。”
“没问题,市长就放心吧。”沈书记说。
这时门外恰好有搬家的车队经过,沈惠娜赶紧拦住了他们。周婧说:“来,我们一起动手。”
“周市长,哪能让您搬呢。”朱丹说。
沈惠娜说:“你没见周市长的手上都贴着创可贴吗,这可是搬家受的伤。”
黄晓蒙说:“这些蔬菜也搬了吧。”
“当然要搬。这么好的蔬菜送食堂嘛。”沈惠娜说,“哎老黄,这蔬菜要不要开个收条啊?”沈惠娜的这一幽默,惹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不要,不要。”黄晓蒙不好意思地赶紧说。
村城的搬迁,原定大约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由于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也由于学生队伍及来自北京上海省城等地移民们的踊跃参与,而大大提前了,实际仅用了五天不到的时间,搬迁工作就宣告完成。省城北京上海的搬迁工作,也由于增加了运力或加开了专列,包括工厂在内,也仅用三天就全部搬迁完毕。村城人民将永远记住这个日子,这一天是三月五号。从这一天开始,村城人民就在全国率先第一个进入了伟大的共产主义。
搬迁工作比预想的也要顺利得多。原先设想可能出现的对住房分配的不满意不适应等等情况并没有出现。相反,人们对新的住房新的环境都给予了很好的评价,表示出了很高的满意度。
村城的此次搬迁,对原有区镇的各种资源,如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等以及企事业单位等进行了必要的优化整合,这无疑将为村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比如,在原有四个区镇的幼儿园大中小学养老院的基础上,建立了四所幼儿园,四所小学,四所中学,一所大学和四所养老院。在原有四个区镇卫生院的基础上,成立了四所人民医院。
在各区镇粮食加工厂的基础上,成立了村城粮食加工一厂二厂,村城面粉厂,村城面条厂。村城还建立了几座储备粮库,其中还包括一座国家储备粮库。在各区镇榨油厂的基础上,成立了村城榨油厂。在东岗食品厂的基础上,成立了村城食品厂。在龙湾皮蛋厂的基础上成立了村城皮蛋厂。
在东岗区酿酒厂和东岗葡萄酒厂的基础上,成立了村城酿酒厂和村城葡萄酒厂。在西渡区啤酒厂的基础上,成立了村城啤酒厂。在龙湾镇饮料厂的基础上,成立了村城饮料厂。
在西渡区酱品厂基础上,成立了村城酱品厂。在高集区棉纺厂的基础上,建立了村城棉纺厂。在高集区印染厂的基础上,建立了村城印染厂。在东岗区被服厂的基础上,成立了村城被服厂。在东岗区衬衫厂的基础上,建立了村城服装厂。在西渡区制革厂的基础上,成立了村城制革厂和村城皮鞋厂。在东岗制药厂的基础上,成立了村城制药厂。在高集区家具厂的基础上,成立了村城家具厂。在各区镇农技站和各区镇汽修厂的基础上,成立了村城农机汽修厂。
除此之外,村城还建立了村城自来水厂。建立了两个大型的现代化养殖场及两个大型的屠宰场。设立了村城水产养殖场。村城还成立了畜牧兽医站,建立了植物病防治所。成立了公共汽车公司和电动车自行车服务公司。建立了村城博物馆。
另外,根据国家的安排,北京上海省城,还向村城迁来了许多现代化的工厂,比如,北京电子十二厂,北京医疗器械厂,上海汽车配件厂,上海高端芯片厂,省城集成电路厂,省城机械厂等等。当然,工厂的名称无一例外地已经改为了村城。村城的工业企业数量尤其是规模,不包括从北京上海和省城迁入的企业,显然要大大多于以前的四个区镇。
村城政府机构也做了综合调整改革,成立了村城工业局,农业局,劳动局,生活局,物资局,卫生局,文化局,教育局,旅游局等,建立了村城科学文化研究院。
可以说,村城迎来了她的崭新的也将是辉煌的历史新时期。
搬迁工作即将完成的最后一天下午,村城人民决定欢送来自省上县上北京上海等地的志愿者。但他们仍然不想走,说是要继续留下帮助村城人民完成拆除废弃的房屋、兴修水利及进行农田改造等项工作,被村城人民坚决拒绝了。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们绝大多数人没有回过一次家,他们无私地为村城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牺牲。现在,村城第一阶段的建设任务已经完成了,村城没有理由继续留住他们,他们也该回家了。后来,村城党委政府提出,让他们留下来,与村城人民一起狂欢三天,同样也被他们拒绝了。他们归心似箭啊。
这天下午,村城人民将在红太阳广场,举行一个简短而隆重的欢送仪式,热烈欢送来自省上县上北京上海等地的志愿者光荣凯旋。
此时,在红太阳广场四周的向阳路上,停放着几百辆省上和县上派来的大中型客车,以及全市大大小小的客运车辆。
两点不到,红太阳广场已是人山人海。除了来自省上县上北京上海等地的志愿者,更多的是自发前来送行的村城人民。几年的顽强奋斗,几年的无私奉献,几年的朝夕相处,志愿者和村城人民已经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送行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始。村城市委书记叶君一宣布,请少年儿童为来自省上县上北京上海等地的志愿者献花,奏乐,放鞭炮。在音乐和鞭炮声中,两万多少年儿童跑步上前,为每一位来自省上县上北京上海等地的志愿者们戴上他们亲手制作的大红花。
献花完毕,村城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婧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她说: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为来自北京上海省上县上等地的志愿者同志们送行。在这里,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村城市委市府,代表村城三十二万人民,对来自北京上海省上县上等地两万多志愿者同志们表示我们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谢谢你们,亲爱的同志们。周婧深情地弯下身子,向志愿者同志们深深地一鞠躬。广场上爆发出雷鸣般的热烈掌声。
周婧说:同志们,两年多来,来自省上县上北京上海等地的两万多志愿者同志们,抛妻别子,离开父母亲人,来到村城的建设工地,为村城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与牺牲。村城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再次谢谢你们。
周婧说:同志们,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你们和村城人民一道,没有节假日,没有休息日,你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没有回过一次家;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你们和村城人民一道,夜以继日,无私奉献,吃苦耐劳,顽强拼搏,忘我工作,每天工作都在十几个小时以上,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你们的汗水甚至鲜血,洒遍了村城的大地,同志们太累太辛苦了。正是因为有了包括你们在内的全体建设者们的辛勤而巨大的付出,村城,这座崭新的美丽的现代化城市,才能在短短的两年多一点的时间里,屹立在我们这片神奇的热土上,村城,才能成为全中国第一个率先进入共产主义的光辉城市。村城在全中国率先进入共产主义,是村城人民的光荣,更是来自省上县上北京上海等地的两万多志愿者同志们的光荣!又是一阵雷鸣般的热烈掌声。
周婧说:同志们,今天,志愿者同志们就要离开了,我和所有的村城人民一样,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在这里为你们送行。志愿者同志们虽说要离开了,但你们顽强拼搏的牺牲精神,脚踏实地的苦干精神,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将永远激励村城人民,成为村城人民建设共产主义美好新生活的巨大精神动力。亲爱的同志们,虽说你们就要离开村城,但请你们记住,村城永远是你们的第二故乡,永远是你们的家,村城随时欢迎你们和你们的家人一起回家。
最后,请志愿者同志们回家以后,带去村城人民对你们家人的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祝同志们路途愉快,一路平安。再一次谢谢大家。雷鸣般的热烈掌声再一次响起。
周婧讲话以后,来自省上的志愿者刘因,代表来自省上县上北京上海等地的全体志愿者发表了讲话,她说:同志们,刚才,周市长同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村城的少年儿童为我们献上了他们精心制作的大红花,村城市委市府和村城人民还授予了我们每个人“村城市建设功臣勋章”和“村城市荣誉市民”的光荣称号。是的,两年来,我们的确非常累非常辛苦。但是,我们是在为共产主义而努力而拼搏而奋斗,我们是在建设我们的共产主义。我们虽然累虽然辛苦,但累着辛苦着,我们却快乐着。应该说,村城人民给了我们很高的荣誉。刚才,周市长同志一再对我们表示感谢,其实,我们更应该感谢村城,感谢村城这片热土,感谢村城人民。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在村城接受了锻炼和洗礼,也向村城人民学习了许多优良的品质和许多可宝贵的东西。其实,周市长同志说什么感谢呢,我们都是共和国的儿女,我们都是同志朋友亲人,我们都是在为共和国尽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我们都是在为共产主义的壮丽事业添砖加瓦。
刘因说:同志们,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和村城人民朝夕相处,已经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要说,村城,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太多的美好记忆。天热之时,你们为我们熬好了绿豆汤,备好了空调,天冷的时候,你们为我们准备好棉衣棉被,送上热茶。你们给了我们家的温暖和亲人的关爱。在这里,有我们的欢歌,也有我们的笑语;有我们的奋斗,也有我们的收获;有我们理想的放飞,也有我们对未来的展望。今天,我们就要离开了,但我们会把这美好的一切记忆珍藏;我们就要离开了,但我们会永远关注村城,祝福村城,待我们有机会的时候,我们一定会回来,回望我们的村城,看望亲爱的同志们。谢谢村城,再见村城!全场再一次爆发出雷鸣般的热烈掌声。
村城市委书记叶君一同志宣布,下面,让我们把锣鼓敲起来,鞭炮燃起来,欢送省上县上北京上海等地的同志们登车凯旋。
霎时间,会场上锣鼓声,鞭炮声响成一片,震耳欲聋。周婧和刘因不约而同地走向对方,他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周婧说:“刘因妹妹,就此别过,祝你一路平安。村城就是你的娘家,希望你有时间一定要回村城来做客。”
刘因说:“周姐,我们离村城又不是太远,我们一定会随时回来的。我跟你说过的事,你可不要忘了。”
“放心吧,忘不了。我们结婚的时候,一定会通知你们,一定会请你们来做客的。”
运送志愿者的车辆,此刻已经被装饰一新。车头上挂着大红花,车身两侧,则写着“向志愿者同志们学习!”“向志愿者同志们致敬!”“村城人民欢送亲人!”“志愿者和村城人民心连心!”“祝志愿者同志们一路平安!”“共产主义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马列毛主义万岁!”等等标语口号。
在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和鞭炮声中,运送志愿者的车队缓缓而行。今天的村城,可以说是万人空巷,在汽车经过的街道两侧,几乎站满了前来送行的人们。人们使劲地挥舞着手臂,向这些令人尊敬的志愿者同志们致意。几路长长的车队,足有几公里路的距离。人们的手臂挥舞累了,会换一只手臂接着挥舞,直到车队远远离去。
很赞哦! (1027)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