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读书交流

《拐点--2009.“5.10”网络文艺辑录》连载之一书稿推介

火烧 2009-06-22 00:00:00 读书交流 1025
本书稿辑录2009年邓玉娇案期间的网络文艺作品,反映社会正义力量与网络舆论的互动,展现事件对社会思潮的深远影响。

《拐点——2009.“5.10”网络文艺辑录》书稿推介  

一、动因与释题  

1、动因:邓玉娇案,是指发生于 2009510 晚,中国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野三关镇的一起涉嫌强奸、侮辱的杀人案件。 2009616 上午11点湖北巴东县法院一审结束,邓玉娇获得自由,但因防卫过当构成故意伤害罪名仍要背负。邓玉娇被释放获得自由的事实表明,正气终于压倒了邪气,健康力量终于战胜了腐败势力,正义终于打败了邪恶,30年来倍受腐败官员和腐化“精英”们长期打压、肆意蹂躏、百般摧残的普通民众从中看到了些许希望和微弱光明。因此,不管么样说,这个判决结果都是好事。能够有这样的判决结果,究其原因,网络的作用功不可没。如果没有网络,没有广大网民的正义声浪和持续关注,而是凭当地官员们去“独自”处理,要想有这样的结果是断然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要特别感谢科技的进步。当然,科技再进步,如果人是退步的,那网络再先进也无济于事。所以,这样判决结果的出现,归根结蒂,还是社会正义力量的功劳。它又一次表明,虽然今日中国腐败横行,邪恶势力猖獗,但毕竟不是贪官污吏们可以为所欲为的场所了。    

邓玉娇案件的网络文艺反应之快之烈,使我想起19764月天安门全国人民悼念周恩来总理时传遍天下的《天安门诗抄选》,这里且摘录五言诗二首便于温故知新:  

         一

    一夜春风来,万朵白花开。

    欲知人民心,且看英雄碑。

         二

    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

    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今日之邓玉娇案件的网络文艺反应与其当年多么相似。事隔32年,此次全国人民之所以能够很快掀起声援讨伐浪潮的原因,用老百姓简单通俗地说有两点:一个患有心境障碍的弱女子竟具备了上述种种许多心境正常的女子和男人都不具备的品格,这更是她的可贵之处;一个弱女子在为共产党清理门户。基于上述原因,笔者觉得有必要将该案件发生后的网络文艺作品辑录成册。  

2、释题:作品所编辑录时间主要为案件始末期间(2009.5.10——2009.6.16)。原标题“大众文艺”不喜不怒、不温不火,角度和出发点为淡化、普通,纯粹是真情实录,是地地道道的资料汇编,容易让高层、社会接受;但考虑邓玉娇事件与去年的汶川地震、周老虎一样,题材同属社会关注的热点,为了不仅看见辑录的广度、强度,还得看见辑录的深度,便将其标题暂定为“拐点”(当然,强度也好深度也好,并不是我的标题所能确定,而是其作品本身就已有彰显)。不过,这个“拐点”不但是指邓玉娇案件本身所显现出的东西,同时也是指网络文艺演绎所折射出的思量。因此,这个“拐点”,在今后会显得尤为重要:执政党地位的巩固加强或日落西山,执政党性质的保持、发扬或变化,国家体制是否变动,法制建设能否做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思想道德的继续滑坡或回归,精神颓废、境界低下的延续或振奋,人民地位、人民万岁理念的恢复或丧失殆尽,稳定与和谐决策的现实和科学、感情和理智的结合(包括所涉及的上访接访、检举揭发、躲猫猫、抑郁症、舆论、实名制等的隐瞒打压或公平公正公开),官员信仰丧失、经济腐败、生活糜烂之前赴后继的恶化或重典惩处,官民关系、党群关系的对立或改变,对毛泽东及其毛泽东思想的反对、抵触、摒弃日甚一日或改弦更张,是文风之无病呻吟、铜臭泛滥、鬼蜮妖魔黄色下流盛行抑或是文风之振兴、繁荣、为人民写作——  

二、难点与对策  

1、难点:道德关怀与审美关注,毕竟是两回事。由于网络(网站)四通八达,平台(论坛、博客、空间)花样繁多,转帖跟帖无数,原创转载莫辨;其中由于时效这一不言而喻的道理,所编辑录难免显得赶集匆匆、粗糙遗漏、失误偏颇,所以难以齐全、完美,尽如人意。对策:在正式出版之前,将其初稿发于网络,来个热身,15天内( 710 前)所选贴文的原作者或知情者可以与我联系,尤其对作者、时间、类别划分等有误之处进行告知以便更正、日臻完美。  

2、难点:个别作者情绪化明显,遣词造句过于张扬刺激,对书稿出版审查通过带来副作用。对策:在尊重原创、理解作者心情的基础上进行1%的不伤筋动骨的剔除和润色。  

三、出版价值与意义  

这里不妨借用来源《红网》作者王志顺“编本《邓玉娇案文集》如何?”文章的话,勾描一下本人出版《拐点》的价值或现实意义。  

1、无疑是新闻从业人员从业训练和时评作者如何选取新闻评论角度的绝佳案例和宝贵教材。现在书店和书市上有不少指导新闻写作方面的书,而一些新闻从业人员特别是刚出新闻院校的大学生往往又不得其法,不解其味。此时,如果能出版这本书,一定会使他们的新闻写作水平有质的飞跃。  

2、想必大大拓宽业余文学爱好者的创作思路,激发他们的写作灵感。仅笔者从网络上了解的情况看,以邓玉娇案作为创作素材的各种题裁的文学作品可谓俯拾即是。诸如古文版《烈女邓玉娇列传》、现代诗歌版《写给邓玉娇》、小学生作文版《向邓贵大叔叔学习》、讽刺杂文版《论邓贵大的死掉》,此外,还有小品版、相声版、山东快书版等等,不一而足。  

3、关键是对促进全民普法教育有很大帮助。比如什么情况下构成强奸罪,什么情况是强奸未遂或强奸中止,再如什么叫涉嫌故意杀人,什么叫过失杀人,什么叫正当防卫,什么是防卫过当等等,以前我们在普法宣传教育上,老师一般要求我们只死记硬背相关的法律条文,但很难入脑。而从邓玉娇案发至目前为止,我们不仅牢记了有关法律条文,关键的是增强了法律意识。如果有远见的出版商能将邓玉娇案发这十几天来涉及法律方面的新闻、评论搜集编辑于书中,供大家学习参考,对全民普法教育一定功莫大焉。  

4、(笔者补充)。开启新时代文艺为人民服务为大众服务的文风。写手首先应当是一个公民,而且应是一个更能感应世态冷暖的有良知与正义感的公民;情感不仅渗透于文字内部,而且更能反映事件的本质。所以、写作不是一个公民的责任,但把作品写好却是你的责任,尤其同一主题写作更是一种才艺比拼——既富有时代在场性、又独具个我语言特色的好作品。至于文本的好孬,当然属于其次;首要的是作为一个真正的公民应当是当下历史的参与者,光想着在文字上不朽,不关怀当下,是达不到人类普遍关怀层次的,现实性和艺术性的关系,永远是一个好写手自己要不断做好的事情。怎样为人民大众服务写出好作品,那就得运用自己丰富的艺术性经验,摒弃现在网络诗歌创作带来的一个浮躁流弊,把观念从高高在上的虚无主义转到现实主义上来,从朦胧学派转到乡土学派上来,从高雅转到通俗上来,真正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去体验和把握时代的脉搏,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以此赢得时代的宠爱,人民的青睐。因为历史证明,作品的生命力在于反映时代,源于生活,唯此才能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喜欢、所接受,否则就要落伍甚至被淘汰。历史上各个朝代所产生的作品,能流传至今的都是通过诗人笔下反映时代,反映生活,给人以生活和人生启迪,充满哲理、耐人寻味,脍炙人口的作品。然 80年代中期后,一些人打着解放思想的幌子,丢掉了工农商学兵这个创作基础,写出的作品不仅无病申吟,而且让人看不懂,不少东西成了孤芳自赏,自娱自乐的一个怪物。试想,当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抛弃人民大众的时候,他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根基,死期也就不远了。  

四、网络文艺的意义与作用  

1、意义:这里也借用【民权与官权的政治决战,大众文艺的再次兴起 ——简评赞美邓玉娇的部分网络诗歌】学者张宏良两段话语加以阐述——邓玉娇案件发生后,在不到10天的极短时间内,除了铺天盖地的呼吁解救邓玉娇和声讨恶官色吏的文章之外,同样铺天盖地的是声援赞美邓玉娇的各种散文、诗词、歌赋、说唱、列传、地方曲艺等。网络上一浪高过一浪的各种形式的大众文艺作品,标志着已被扑灭30多年的大众文艺浪潮正在全国迅速复兴。网络在奠定大众经济、大众政治、大众鸣放的物质基础的同时,也在奠定大众文艺的物质基础。大众时代正在不可阻挡地向我们走来,如同工业时代形成了欧洲崛起的历史踏板一样,大众时代正在形成中国崛起的历史踏板。邓玉娇案件的历史意义就在于,她拉开了大众时代取代精英时代的历史序幕,拉开了中国民权与官权大决战的历史序幕,炸响了21世纪文化革命的第一声春雷。  

巴东县向人民宣战的武器是30年来坐大的官权,人民积极应战的武器是用正义和愤怒编织而成的网络文艺。与理论文章形成的网络大字报相比,由网络文艺组成的大众文艺具有更大的战斗性。因为网络文艺更加通俗易懂,更加具有大众情感,更加能够感染人打动人团结人,更加能够形成强大的群众力量,也更加具有毁灭性打击力量。特别是在政治迷雾已经廓清,阶级关系已经简单,社会矛盾已经十分明朗的情况下,通俗易懂的大众文艺比之任何理论,都具有更加强大的社会战斗力。  

2、作用:作品的正义感,不仅仅体现在意识形态的对抗上,更重要的是通过语言与人性的相互见证,来唤醒人类的普遍关怀。“ 5.10” 无非就是一起刑事案件,网络上怎么会掀起如此大的风波呢?细想一想,也许网络舆论的意义已远远超越了事件本身。其深层次原因可能在于发生这个事件的背景。具体的说,这个事件是在腐败遍地,禁而不止,淫黄横流,似暗实明的现实中出现。是在老百姓对怂恿腐败,纵容淫黄深恶痛绝这个火药桶中爆发。邓玉娇事件如同一根导火索,把百姓长久压抑的愤怒,点燃成火山爆发般的喷涌。这样,才发生了整个网络绝大多数筒子们空前的步调一致,少有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连各大论坛上的左、右网民也携手并肩。至于事件本身的细节,至于具体事件的具体环境,在整个大背景和历史条件中就显得无足轻重。这个事件引发的网络舆论起码说明一个问题:民心是必须尊重的,民意是不能强奸的。腐败的问题国家是必须真正肃除的,淫黄的现象是必须清除的。  

倘若能够如此,“5.10”案件应该是福不是祸,是喜不是忧,而小女子邓玉娇倒也算得是有功于社稷!  

五、编者创意关键词  

尽心:指感情和思想所定;  

尽力:指水平和能力所及;  

尽量:指囊括和完美所达  

六、书稿内容关键词  

真实性:全部原汁原味来自网络,不掺杂使假、胡编乱造;  

资料性:可供后人、学者、专家们学习、研究、借鉴;  

历史性:不可复得、多得,可作为档案珍藏;  

七、出版面世关键词  

时效:经济效益商机稍纵即逝;  

热点:政治影响扩大企业品牌;  

震撼:政治和经济双赢,智慧和良知共存;  

八、计划与目录  

1、计划:邓玉娇案有点像周老虎。周老虎案息纷止争后,有远见出版商马上就推出有关图书多种,仅笔者在书市所见,就有《华南虎网事:一只老虎的蝴蝶效应》(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03月出版),《虎门之争》(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1月出版)两种,据说销量还不错。我将5.10邓玉娇案后网络文艺帖子进行了收集,内容涵盖了诗、词、歌、曲艺、散文、戏剧、故事等,文字达10万出头,其中光诗歌类就有近两百首,计5万多字。今日算是开始,明日起发正文,估计五天(次)内能够发完(当然,对那些发帖数字限定300010000的,就必须延长天数(次数)了。目前本人打算寻求其出版,望有意者、有志者可与我联系,彼此若能联合亦可。  

联系方式:  

QQ382907392    

手机:13965509546    

网易邮箱:[email protected]    

QQ邮箱[email protected]   

新浪博客网址:http://blog.sina.com.cn/jxz1102  

易博客网址:http://blog.163.com/xufeng065@126/edit/  

百度空间网址:http://hi.baidu.com/xf065  

2、目录:  

序  

上篇  文学  

一、诗  

1、古言诗  

2、格律诗  

3、自由体  

二、词  

三、散文  

四、记叙文  

五、其它  

下篇  艺术  

一、歌谣  

1、歌曲  

2、民谣  

3、顺口溜  

二、曲艺  

1、说书  

2、快板书  

3、京韵大鼓  

三、戏剧  

四、其它  

后记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