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主流媒体不要冤枉逯军同志

火烧 2009-06-22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主流媒体对逯军同志的指责展开,探讨官员权力来源与执政理念,强调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性,揭示部分官员脱离群众的现象。

   

   

主流媒体不要冤枉逯军同志

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近日,面对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郑州市规划局副局长逯军反问记者,“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这句“剽悍”的质问,引来舆论众口一词的谴责。

高举“伟大理论,重要思想”的“先进代表”逯军同志,说了一句和党中央保持一致的话,竟然遭到主流媒体的责难,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质问逯军,公然将党和人民对立起来,全然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忘记了“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一个有着30多年党龄的党员干部,为什么如此缺乏起码的党性修养?一个在本单位主管信访工作的副局级干部,为什么视群众为对立面、视舆论监督为“多管闲事”,还如此振振有词?“替谁说话”的诘问,只能说明提问者对于“为谁执政”毫无概念。

这完全是对逯军同志的冤枉。“替谁说话”?“为谁执政”?逯军同志概念明确,非常清楚。党中央反复强调,作为执政党,我们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我们党赖以生存的根本,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脱离群众、甚至将群众视为对立面,不仅是感情问题、认识问题,更是政治立场问题、政治本色问题。如果任这种倾向滋生蔓延,如何能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理论上和思想上逯军同志和党中央完全一致。

在现实生活中,在唯一实践中,全体“先进代表”,包括逯军同志认为,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上级封的、领导给的,跟群众毫无关系。他们对上级阿谀奉承,拉关系、找靠山,跑官要官,对群众飞扬跋扈,无所顾忌。他们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私欲膨胀,任人唯亲,听不得不同意见。在他们眼里,所谓“执政为民”,只是维护自己手中权力、地位和利益的幌子,一旦遇到考验便露了原形。

正因如此,共产党内当权派对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反唇相讥:“老百姓为什么不公布财产?”海事局党组书记大骂群众“算个屁”,“你知道我是谁吗?敢跟我斗,看我怎么收拾你们!”父母官用钱砸烈女邓玉娇,要求提供“特殊服务”,规划局副局长威胁新闻记者,到底是“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

在这些“先进代表”身上,公共权力已经化为维护私利的冠冕和颐指气使的权杖。“一切属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归功于人民”的承诺何存?“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誓言安在?逯军同志不愧是“先进代表”的杰出成员。

中国共产党成立88年,拥有7000多万党员,党的自身建设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造就一支经得起阶级斗争考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无产阶级先锋队伍,必须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为人民服务意识,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政府,需要人民常予监督、勤加鞭策,需要全党上下高度警醒、共相砥砺。

六十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翻身解放,按照先进代表的人民日报和主流媒体的宣传,前三十年毛泽东领导人民走向“崩溃”,后三十年先进代表改变中国进入“辉煌”。

事实是: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实现了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全民所有、集体所有、公私合营、个体经济,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主次分明,相辅相成,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既无内债又无外债,山清水秀,碧海蓝天,资源丰富,安居乐业,天下大同,洗澡堂、大食堂、工人俱乐部,主人公、铁饭碗、大锅饭,大跃进,三面红旗招展,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

毛泽东的时代人民民主专政,警察叔叔上班不拿警棍,不拿枪,不带手铐,不带狗,舍己救人、助人为乐,雷锋、王杰、欧阳海、焦裕禄、大庆人、大寨人英雄辈出,无私奉献,上下同心,军民一家,同吃同住同劳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边疆、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天下为公,谁不夸咱家乡好。

毛泽东的时代抗美援朝、抗美援越、中印边界反击,珍宝岛、南海自卫战,振国威、振军威,两弹一星,反帝、反修,高举马列主义,国际主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支持亚非拉美国家独立、自由、解放斗争,援助第三世界人民,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红色革命根据地,前三十年社会主义何来“崩溃”。

化公为私,包产到户,土地流转,生产资料重新掌握在资本手里,资源枯竭,主权丧尽,内债多多,外债累累,卖光分光抢光,山秃水臭,污海黑天,洗欲中心、燕窝鲍翅、夜总汇,贫富悬殊,黑坑假货立牌坊,下岗失业,雇佣奴隶,碎烂铁饭碗,端起要饭碗,背井离乡,流尽血汗养活资本家,廉价劳动力居世界资本工厂之首。

乞丐、小偷、妓女、强盗风起云涌,罢工、讨薪、上访、闹事波澜壮阔,又是公安又是武警,长枪、短枪、冲锋枪、盾牌、骑警、大狼狗、防盗网、防盗门、电子眼、防抢防骗,防不胜防,灭黄灭毒,越灭越猖狂,胡长海、李真、陈良宇、郑少东、皮黔生、朱志刚、许宗蘅、谢韬、李锐、牛鬼蛇神群魔乱舞,贪污腐败层出不穷,先进先富先入党,天下为私,反认它乡是故乡。

洋教授的补课生搁置主权、卖国求安、苟且偷生,与鬼子“共荣”珍宝岛、钓鱼岛、南海群岛、大陆架,与八国联军“同舟共济”救危机、与帝修反坏“携手共进”渡难关,跪倒在美人的脚下当奴才,消灭东南亚人民革命,制裁朝鲜人民,维护霸权、把持核垄断,输出资本剥削世界人民,受到和杀人犯相同的鞋礼,荣获孔大人的先进学位,得到“老师”的买办文凭,后三十年资本主义如此“辉煌”。

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走向“崩溃”,高举“伟大理论、重要思想”中国进入“辉煌”。两个三十年,两条道路,两种社会,两个阶级,翻天覆地,从社会主义的“崩溃”走向资本主义的“辉煌”。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可以救中国,不能“发展中国”?因为社会主义没有“伟大理论、重要思想”。为什么只有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不可以“救中国”?因为特色社会主义不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所以,不要“救中国”只要“发展中国”,把“崩溃”的社会主义发展到“辉煌”的资本主义,把无产阶级先锋队发展成赫鲁晓夫全民党,资本家党,法西斯党,把无产阶级专政发展成“黑猫白猫”联合专政,把无产阶级革命和帝国主义时代发展成和平民主新阶段,把罪恶发展成光彩,把倒退发展成创新,把毒草发展成香花,把叛徒汉奸发展成先进代表,把红色中国发展成特色中国。

郑州这场“替谁说话”的风波,不是一件坏事。逯军同志实事求是的表态,反映了“先进代表”与人民的真实关系,当然就受到说假话的先进日报和主流媒体的害怕和憎恨,欲置逯军同志于死地而后快。它再次敲响“安危,存亡,治乱”的警钟,树起“干部品行、民心得失”的镜鉴,值得人民深思。孙子兵法曰:置于死地而后生。看来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和尚修改并转发)                                   

和尚 2009-6-21 

附原文报道

人民日报6月19日报道 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近日,面对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郑州市规划局副局长逯军反问记者,“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这句“剽悍”的质问,引来舆论众口一词的谴责。

人们之所以谴责,是因为副局长开出的“选择题”,公然将党和人民对立起来,全然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忘记了“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人们之所以谴责,更因为“替谁说话”的逻辑背后,是个别党员干部将“维护党的形象”与“维护群众利益”对立起来,拿“党的利益”做护身符,对抗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维护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

一个有着30多年党龄的党员干部,为什么如此缺乏起码的党性修养?一个在本单位主管信访工作的副局级干部,为什么视群众为对立面、视舆论监督为“多管闲事”,还如此振振有词?

“天下稍安,尤须兢慎,若便骄逸,必致丧败。”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反复强调,作为执政党,我们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我们党赖以生存的根本,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脱离群众、甚至将群众视为对立面,不仅是感情问题、认识问题,更是政治立场问题、政治本色问题。如果任这种倾向滋生蔓延,如何能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替谁说话”的诘问,只能说明提问者对于“为谁执政”毫无概念。

在现实生活中,少数党员干部错误地认为,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上级封的、领导给的,跟群众毫无关系。他们对上级阿谀奉承,拉关系、找靠山,跑官要官,对群众飞扬跋扈,无所顾忌。他们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私欲膨胀,任人唯亲,听不得不同意见。在他们眼里,所谓“执政为民”,只是维护自己手中权力、地位和利益的幌子,一旦遇到考验便露了原形。

正因如此,才会有个别高官对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反唇相讥:“老百姓为什么不公布财产?”才会有海事局党组书记大骂群众“算个屁”,“你知道我是谁吗?敢跟我斗,看我怎么收拾你们!”才会有规划局副局长威胁新闻记者,到底是“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

在这些人身上,公共权力已经异化为维护私利的冠冕和颐指气使的权杖。“一切属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归功于人民”的承诺何存?“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誓言安在?

我们党已经成立88年,在全国执政60年,拥有7000多万党员,党的自身建设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打造一支经得起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考验的队伍,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和公仆意识,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一个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政府,需要全体人民常予监督、勤加鞭策,需要全党上下高度警醒、共相砥砺。

从这层意义上讲,郑州这场由“替谁说话”卷起的舆论风波,倒也不完全是一件坏事。它再次敲响“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的警钟,树起一面“正干部品行、察民心得失”的镜鉴,值得党员干部警思。 (本文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杨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