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为什么人民变成了一盘散沙?

火烧 2010-04-26 00:00:00 网友杂谈 1055
文章分析人民力量变化原因,指出集体观念与个人竞争对社会影响,探讨改革如何分解群众力量,强调思想变化对社会格局的深远影响。
    时下许多恶性欺压掠夺百姓的事件让大家很愤怒,大家也都指出来,由于人民存在一盘散沙的弱点,在利益集团、精英统治阶层面前是弱势群体,因此才会被圈、被强拆、被剥夺、被强奸、被睡觉死、被自杀、被转基因,等等,而无力反抗。但其实,这只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人民并不一定就是一盘散沙,人民的力量可能是强大的,是能书写历史的。别忘了,1927年以来,中国人民曾展示过了强大无比的力量,不但将国内的强权势力打倒了,而且将国际上的强权霸权势力也打倒了,甚至打到了国门之外。而在人民力量最强的文革时期,群众甚至可以让不满意的干部靠边站,光靠群众舆论就可以宣告一个腐败干部政治生命的结束。

    那么为什么那时候群众力量如此强,而现在群众力量如此弱?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如此截然相反的结果?弄明白这个事情至关重要,然而其实答案又十分简单。那就是:用集体价值的观念、集体化的路线、集中民主的机制把全体群众联合起来,群众的力量就强大,权贵就不敢利用管理地位上的优势来对群众作恶;用个人价值的观念、私有化的路线、自由竞争的机制把群众分裂成各顾各、相互竞争的个人和家庭的个体,群众力量就弱小,权贵就可以利用管理地位上的优势为所欲为,就可以让江山变色,让国家财富易主。毛泽东是第一个明白这件事的,因此他殚精竭虑,发动文化大革命,希望能教育老百姓。但是,老百姓在当时领会不了其中的深义,代表老百姓立场的左派也没有领会其中的深义,连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周总理恐怕也没真正认识其中的利害。

     但有一个人领会了,他成为第二个明白这件事的人,在他周围和他之后,一些对人民窥伺已久的人也明白了这件事。只不过他们要做的是如何运用它来分解群众的力量。于是,就有了改革,有了分田到户,有了个体户,有了承包制,有了自由竞争,有了市场化,就有了今天的社会现实。

    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改革的路线简直就是精确制导。

    貌似有点形而上,但其实这就是根源。是提倡集体观念,还是提倡个人竞争,无论提倡哪一个,它都必然会影响到人的思想变化和政策的制定,进而渗透并主导经济生活,最后导致的社会现实截然不同。一个看似不起眼的貌似思想道德层面的小小变化,在短短二十年中完全改变了社会政治力量对比的格局。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